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專欄

做最好的選擇,然後聽天命

2020年2月底,當時新聞傳來COVID-19疫情從武漢往外延燒、封城前的大竄逃、遊輪「鑽石公主號」停泊在日本橫濱……父親和我在台大醫院偌大的病房看著電視新聞。他90歲,剛診斷出罹患大腸癌,面臨要不要開刀的抉擇?父親對因擔心而猶豫不決的我説:做最好的選擇,然後聽天命。
2021-10-25

另類老伴,「分居伴侶」讓人生下半場不孤單

老了生活有個「伴」,稱之為「老伴」,但有時結了婚,老了仍無人做伴。為避免孤單老去,歐美興起老年伴侶新型態—「分居伴侶」關係(LAT)。是指沒有婚姻形式、不住在一起,卻有長期、穩定、親密的伴侶關係,跟年輕時「約會關係」不同,老年「分居伴侶」並無走入婚姻的打算,重視的是融洽的相處。
2021-10-22

1000棵小葉欖仁

在60歲之前,我列了99件一生必做的事,例如60歲前完成登百岳、每年跑馬拉松、鐵人三項、退休後划獨木舟穿越清水斷崖、學做麵包、釀小米酒等等。大多是挑戰自我、嘗試與探索新事物,只有一件事,是我內心最浪漫的想像:種1000棵小葉欖仁。
2021-09-23

菸商漂白轉型新手段—成為電子煙大股東,買下整輯學術期刊又連買製藥廠

電子煙、加熱菸等新型菸品崛起,將傳統尼古丁升級為更容易上癮的尼古丁鹽,配合新潮、前衛的類3C吸睛外觀,在網路與社群平台積極行銷,將新型菸品包裹「安全、減害」糖衣,電子煙和加熱菸一躍成為最容易讓人「上鉤、成癮」的菸品,恐讓數十年的反菸努力毀於一旦。
2021-08-30

珍貴的生日禮物

2020年年初,當血腫醫師告訴我:「葉教授,應該是淋巴癌復發了!」我查了資料,能夠完全緩解30%,部分緩解30%,治療無效40%。即使一年中有將近四分之一的時間得要住院治療或是與副作用纏鬥,其他時間我仍然維持工作、旅遊和實現我的夢想清單。今年,我71歲生日前夕,獲得了一份彌足珍貴的生日禮物⋯⋯
2021-06-27

新冠肺炎「輕症者」吃什麼復原更快?

台灣新冠疫情持續升溫,補充足夠且正確的營養,對患者至關重要,因為在免疫系統受到新冠病毒攻擊時,身體會比平時更虛弱。任何吃、喝下肚的食物,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好的食物可能會增強免疫力,但不好的食物可能讓您復原得更緩慢,以下飲食撇步供新冠肺炎的輕症、無症狀者參考
2021-06-21

退休後老有所用,怎麼準備? 享受老後生活最積極做法就這1個

根據內政部的人口統計,台灣2021年第一季出生約3萬5千人,死亡則超過4萬7千多人,人口持續地呈現負成長,而且這個「生不如死」現象預估會持續擴大。在現代社會中,老年人到底可以做甚麼,不會成為負擔。要老有所用,到底可以怎麼「用」?
2021-06-15

防疫添購冷凍調理包,怎麼挑選少添加物、更健康的產品?

台灣新冠疫情持續延燒,許多人減少外食,選擇在家自行烹煮或是購買冷凍調理包「儲糧」。不少人好奇,冷凍會改變食物的營養價值嗎?買冷凍調理食品前該注意什麼,避免過多添加物吃下肚?食品標示是否完整,有哪些項目要張大眼睛看清楚?
2021-06-02

防疫期間如何找到生活小確幸,讓自己安心自處?

突如其來的社區防疫失守,人們又開始每天守着阿中部長的直播説明新冠肺炎染疫的數目、校正回歸的複雜計算,及宣布最攸關人民生計的防疫警戒等級。隨著警戒等級攀升,除了配合政策及防疫相關措施,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減低心中的害怕與不安呢?
2021-05-28

後疫情時代,樂齡族怎麼安排生活更樂活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台灣因防疫措施嚴謹,民眾感染風險相對國外較低。中華捐血運動協會理事長葉金川分享自身因應疫情的生活方式,建議高齡者可多參加戶外活動或國內旅遊,擴增自己的朋友圈,仍可保有豐富的樂齡生活。
202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