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專欄

樂齡族想吃得營養,善用飲食7技巧

很多疾病都和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大魚大肉,吃得太過豐盛,可能增加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大腸癌等疾病的風險,但若吃得太少,鈣質或蛋白質攝取不足,則可能導致骨質疏鬆症或肌少症,嚴重影響身體的活動度。到底上了年紀的銀髮族,該怎麼吃才能維持足夠的營養,同時能避免疾病威脅?
2018-05-25

上班族怎麼健康喝果汁?

全球經濟起飛後的飲食型態,導致新新人類吃太多、吃太好,卻又「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不足」,形成「新營養不良」。近一、二十年來,各地也累積了成千上萬的研究報告,直指自然界中植物性的蔬果、核果等食物,對現代人健康最有利。藉由專業人員不斷提醒,媒體大力地傳播宣導,工業革命後人類扭曲的飲食文化終於有逐漸回歸自然與健康的跡象。
2018-05-16

青森縣立美術館的純白之美

二○一八年年初,日本建築大師青木淳應邀至臺灣演講,他自曝喜愛臺灣,並且對宜蘭的城市風貌感興趣。對建築迷而言,他最被推崇的作品為純白如畫的青森縣立美術館,這是為了展示青森縣豐富的鄉土藝術文化而成立……
2018-05-01

魚肝油,尚「鈣」好?

常有朋友問,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吃魚肝油來補充營養,我往往建議他們,先釐清魚肝油的成分與功效,再決定是否需要食用。
2018-04-27

改吃果糖,無助於減肥

糖,主要用來調味,不過,現代人吃糖越來越挑剔,除了口味,還考慮營養與健康;常聽人問起:紅糖比較補?冰糖是否比砂糖好?而果糖是不是可以減肥?難道糖尿病從此與糖絕緣?究竟真相如何,恐怕得先從認識「糖」開始。
2018-04-25

老年有慢性病,該選擇哪些運動?

明知運動對健康是個好習慣,可是,膝蓋有些退化的熟齡族,或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常怕運動增加關節負擔,或擔憂心肺功能負荷過重,到底哪種運動才適合?
2018-04-20

觸覺遊戲,鼓勵孩子放膽探索世界

您跟孩子在肢體互動上,是否常有溫暖的接觸?當你想要擁抱孩子時,孩子是否害怕觸碰?或是不喜歡洗頭,討厭水滴到眼睛的感覺?還是只要衣服標籤沒拆,一穿上衣服就哭鬧不休,就像童話故事中尊貴的豌豆公主,因為放在100層床墊下的那顆豌豆,而輾轉難眠。也許他不是找麻煩、也不是個性拗,而是身體對觸覺比較「敏感」,也就是在感覺統合理論中說的「觸覺調節失調」。這些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對外來的觸覺刺激會產生障礙與困擾。
2018-04-18

含「活性乳酸菌」的產品,整腸功效比較好?

近幾年發酵乳品相當風行,像優格、優酪乳,以及養樂多都是這類產品。廣告上常常提到這些產品可以幫助消化、健胃整腸,有些更強調含有「活性」乳酸菌,還有添加「果寡糖」,弄得不少消費者是霧裡看花,到底含有哪些成分的乳酸菌產品,整腸、改善便祕的效果比較好?
2018-04-11

從野蠻建築到茶屋的春天

建築作品有時代表著一種批判與省思,日本的野蠻建築師藤森照信就是這類別的代表……
2018-04-11

​三隻猴子

我的爸爸常說,老了就該學學日本東照宮裡的那三隻猴子(一隻捂著耳朵、一隻捂著眼睛、一隻捂著嘴巴),它本象徵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而他解釋:這是老天爺特別的安排,老伙呀(台語)聽力漸漸變差是要我們不該聽的不用聽那麼多;視力漸弱是叫我們凡事不用看得這麼清楚,差不多就好;不該說的不要嘮嘮叨叨固執有意見,要多配合年輕人……。
2018-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