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壓力",共有302筆資料

日本女星竹內結子疑產後憂鬱自殺!五分之一憂鬱媽咪不求助,怎麼調適育兒壓力?

日本高人氣女星竹內結子9月27日自殺辭世,享年40歲。有報導指稱,今年一月才生下第二個兒子的她,因育兒備感壓力,有產後憂鬱跡象。根據2018年1月發表於《婦幼衛生期刊》的研究指出,有21%罹患產後情緒疾患的新手媽媽,未能向醫療照顧提供者主動尋求幫助,此外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媽媽認為,社會支持不足。不少新手媽媽面對育兒初期的手忙腳亂,周圍親友注意力的轉移、身材無法恢復……等,可能感到憂愁而開心不起來,身旁的人不妨主動多點關心!(2020年9月27日更新內容)
2020-09-27

平均每小時4人想輕生!憂鬱想自殺怎麼辦? 心理師2技巧練習改善情緒

台灣自殺防治中心公布最新數據,2019年共有3.5萬人次企圖自殺,意味著平均每小時有4人意圖自殺,其中,24歲以下就占25%。心理師建議,民眾可利用「心情筆記」,認識心情變化,一旦覺察壓力和負面情緒,就能提早用適合自己的紓壓方法調適,遠離憂鬱低谷。
2020-09-08

飛靶國手楊昆弼》從夜市射擊王變奧運國手,培養抗壓力讓子彈飛

「射擊其實是自己和自己比賽的一種項目,就是以一種比較放鬆、快樂的心情去比賽,沒有給自己設定一定要拿牌。」21歲的楊昆弼,來自彰化縣二水鄉,目前是全國、亞州以及世界的不定飛靶射擊紀錄保持人。
2020-09-08

有運動習慣,較少感到壓力!游泳國手王冠閎、攀岩選手李虹瑩呼籲:規律運動讓身心減壓

調查發現,六都國、高中職學生,有27.7%近半年常感到有壓力,平均每天感到壓力大的時間超過一小時者占50.4%,然而,運動時間愈充足者,感到壓力的比例愈低。為了鼓勵學生多運動紓壓,教育部體育署與董氏基金會推展「樂動150,提升運動力」計畫,除了邀請游出東京奧運A標成績的游泳國手王冠閎、攀岩選手李虹瑩分享如何培養運動習慣,以及面對挫折時心態的轉換,也教導民眾將生活中必做的洗臉、刷牙等五件事結合運動,讓運動變簡單、「5所」不在!
2020-07-08

肚子餓就易怒、不開心?原來是血糖搞的鬼!

當人們想到負面的情緒狀態和壓力時,通常會想到心理因素,而非代謝因素。然而,2018年9月刊登於《精神藥理學》期刊的研究指出,低血糖會帶來強烈的生理與心理壓力,且血糖的驟降會對我們的情緒產生影響。
2020-06-22

有壓力、心情不好就想吃東西?如何判斷是肚子餓,還是情緒性進食才吃不飽?

日常生活中,常可以看到人們並不總是為了滿足生理飢餓才進食。許多人會因情緒低落或焦慮,以「食物」調解情緒,令人好奇是怎麼回事?其實,負面情緒可能產生空虛的感覺,人們為了填補這些空白的假象,在食物中找到舒適感,以壓制和舒緩負面情緒。
2020-05-27

防疫新生活運動也別忘了紓壓!當心壓力、孤單、睡眠不足會增加疾病感染風險

在第一線防疫、醫護人員及全民的團結努力下,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趨於平穩,為了兼顧防疫與民眾的生活品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將推動新生活運動。提醒民眾,千萬別忘了紓壓的重要性!因為壓力、孤單和睡眠不足都會造成免疫力大幅下降,若此時正好暴露在有病毒的環境下,受感染的機率就會提高,這是2020年3月刊登於《神經科學新聞》的研究所指出。
2020-05-25

新冠肺炎居家防疫,卻助長家暴事件?該如何陪伴受虐兒跨越情緒陰影、勇敢前行?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沒想到卻意外助長暴力?因應疫情,各國政府相繼推出防疫政策,其中最普遍的就是居家防疫和在家工作措施。然而,卻有人因不滿生活失去掌控,而把氣出在家人身上,導致全球家暴案件急速上升!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些家庭卻發生令人不愉快的事情。當家庭暴力成為家庭祕密,「家」不再是安全、避護的避風港,在孩子最恐懼時,該如何陪伴他們跨越情緒陰影、勇敢前行?
2020-04-30

壓力讓人更能同理,也更容易感受他人的情感支持!

世界各國正壟罩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困境中,雖有相關防疫措施,大多數民眾仍有對未知的不安與壓力,但壓力不見得都是帶來負面影響,根據一篇2020年2月刊登於《壓力與健康》期刊的研究指出,壓力會使人們更容易給予和接受他人的情感支持,可能有助於人們和他人產生聯結來因應負面情境。
2020-04-13

小心3大危險耳鳴,讓聽力喪失!就醫治療這樣描述,有助診斷

耳鳴是指外在環境沒有其他噪音干擾時,耳朵感知到喀噠聲、嘶嘶聲、咆哮聲或嗡嗡聲。聲音可能非常高頻或低沉,也可能單耳或雙耳同時聽見聲音。耳鳴可能是身體的警訊,建議及早就醫找出病源。究竟耳鳴到什麼程度必須就醫,以免影響聽力?就醫時該怎麼描述,能幫助醫師判斷?若突發性耳聾,又該如何治療?
20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