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失智",共有105筆資料

孤獨是日趨嚴重的健康流行病,當心蠶食健康

你覺得孤獨只是種感受,只要學會共處,就沒什麼大不了?事實上,長期感到孤獨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孤獨會提高壓力荷爾蒙,造成身體發炎症狀,增加罹患心臟病、關節炎、糖尿病、失智症的機率。另外,孤獨也與憂鬱、焦慮、甚至自殺有高度關聯。近兩年防範新冠病毒蔓延所採取的隔離與封城措施,也使得孤獨問題變得更嚴重,讓許多人的心理健康狀況更加惡化……
2022-01-04

照護失智或憂鬱長者,怎麼溝通回應避開地雷少衝突

失智者的提問常把家屬難倒,例如「我的錢不見了」或吃過飯卻不停地問「何時要吃飯」;而當憂鬱症者說「我好想死」,家人則很苦惱該怎麼回答。醫師建議先了解失智症及憂鬱症的症狀,有助於避開照顧時的地雷,也傳授溝通回應的方法,以免因誤解而衝突不斷,也能避免照顧者過於勞累或挫折而成為下一個被照顧者。
2021-12-03

樂齡族遠離憂鬱失智,透過「三力、三空、三動」超前部屬、照顧身心!

憂鬱和失智是影響老年身心健康的兩大威脅,罹患憂鬱症的長者自殺率高,失智症則增加對照顧者的依賴。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老年心理健康促進宣導計畫,邀請國民阿嬤譚艾珍與飛躍羚羊紀政、時尚老人林經甫、整形教母林靜芸、小李飛刀衛子雲、不老頑童王小棣、退休老總江育誠、生活實踐家丁菱娟,以及品味私塾創辦人王文靜,拍攝「樂齡夢x享實踐」系列短片,及「獨享的快樂」音樂短片,並發表《給照顧憂鬱和失智長者的你》書籍,呼籲民眾超前部屬,為中高齡生活做好準備,學習身心照護,樂享獨處而自在。
2021-11-16

晚上睡不好,白天坐著老打瞌睡,不是正常老化?

在台灣,約四成的老年人有睡眠障礙,晚上睡不好,早上坐著卻又老想打瞌睡,但多數長輩並未就醫。其實,長者失眠問題不可輕忽,可能與巴金森氏症、失智症、憂鬱症、焦慮症等身心理疾病有關......
2021-11-05

樂齡瘋桌遊 活化腦力防失智

你玩過桌遊嗎?多項文獻指出,玩桌上遊戲有助減緩老年人認知退化和憂鬱的現象。醫學研究也發現,上了年紀若能保持好奇心、頻繁接觸新事物,例如每天從事一小時的益智活動,可降低失智風險。如果不了解什麼是桌遊,不妨看看台北仁濟院「腦力激盪桌遊班」的學員如何藉由桌遊健腦益智、練記憶,授課老師也推薦5款青銀共玩的桌遊,一起感受桌遊魅力吧!
2021-11-02

換鼻胃管、尿管、傷口處理有困難?有醫療照護需求,都可申請居家護理醫療服務

當家人面對失能、失智等健康問題,若需要長期照護的整合性服務,撥打衛生福利部提供的「1966」長照服務專線,除了可諮詢各種長照資訊外,別忘了詢問居住地附近的居家護理所。因為長照服務機構除了民眾較熟悉的社區服務中心、日間照顧中心、安養中心,佇立於街頭的「居家護理所」還能提供「到宅服務」的護理醫療照護,例如更換鼻胃管、導尿管、氣切口等,給予家屬更多專業協助。
2021-11-02

感到孤獨的年長者,平均壽命少3~5年!三招避免孤寂影響身心健康

據2021年7月發表於《美國老年醫學會期刊》的研究指出,與同齡的年長者相較,感到孤獨者的預期壽命比不認為自己孤獨者短。年長者在新冠肺炎的防疫規範下,可能面臨更大的孤獨風險,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長者三招,避免孤寂影響身心健康。親友平時可多透過電話、視訊傳遞對長輩們的關心,或趁著中秋佳節陪伴家中長輩。
2021-09-10

生命盡頭想瀟灑的走?用「預立醫囑」為自己做決定

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主角的工作,是整理往生者的遺物,在收納過程中,回顧亡者的生命訊息和情感,生者和亡者之間的連結觸動人心,也勾起不少觀眾對生命無常的感觸。在人生的最後一哩路,沒有人不想好好地向至親摯愛道別。2019年初病人自主權利法正式上路,確保病人在生命盡頭,無論狀態好與壞,皆能夠以自己選擇的方式,向親友說再見。
2021-08-17

退休後老有所用,怎麼準備? 享受老後生活最積極做法就這1個

根據內政部的人口統計,台灣2021年第一季出生約3萬5千人,死亡則超過4萬7千多人,人口持續地呈現負成長,而且這個「生不如死」現象預估會持續擴大。在現代社會中,老年人到底可以做甚麼,不會成為負擔。要老有所用,到底可以怎麼「用」?
2021-06-15

長期失眠、睡太多恐釀失智症!一表看「助眠食物」讓你睡好覺

根據調查,全台約10%的人苦於慢性失眠,睡眠問題不僅影響日常的判斷能力、記憶力,還可能提高罹患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風險。董氏基金會提醒,含色胺酸的食物可幫助合成褪黑激素,調節生理時鐘,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
202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