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情緒",共有255筆資料

團隊運動可改變孩子大腦,減少憂鬱

最新一篇發表於《生物精神醫學:認知神經科學和神經影像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在9~11歲男孩中,參與團隊運動與較大的海馬迴體積以及較少的憂鬱症有關。尤其對於參與有組織的體育活動,例如:學校團隊、非學校聯盟或常規課程,而不是非正式體育活動的兒童身上來說更是明顯。
2019-08-27

曾有厭食症、暴食症的女性,較易罹患產前憂鬱症

一項發表於《英國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發現,在分娩前曾經患有飲食疾患的女性,容易在懷孕期間和孩子出生後18年內出現憂鬱症狀。
2019-07-15

情緒困擾和肥胖、代謝症候群有關聯?

心情不好的時候,你會吃「高熱量食物」排解壓力嗎?收入高低原來和肥胖有關連?根據一篇2019年3月發表於《肥胖》期刊的研究指出,收入較低的人可能更容易因為心理困擾而透過情緒化飲食紓壓,進而導致肥胖的現象。
2019-07-15

你愛外婆,還是阿嬤?面度長輩討愛,孩子如何回答

「你喜歡外婆,還是阿嬤?」許多爺奶都會向孫子爭寵,常令在一旁的爸媽聽了狂冒冷汗,深怕孩子給的答案會讓老人家失望。當長輩總是喜歡向小孩討愛、或有明顯偏心的狀況出現時,家長也別緊張,因為透過引導孩子思考、讓子女學習和長輩溝通,不僅可以趁機教小孩理性溝通,也是一種難得的情緒教育!
2019-07-09

YouTube是最正向社群平台,常用Instagram則易產生負面情緒?

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爆紅的返老還童照片,不是拍照APP的新功能,而是來自於社群媒體Snapchat內鍵的濾鏡功能。社群媒體功能不斷推陳出新,已不僅只有發佈貼文而已,《2018年台灣網路報告》指出,民眾最常使用的網路服務應用前三名為「觀看網路影音」、「社群網站使用」及「通訊軟體」;其中,社群使用率更超過八成,主要為20世代族群使用。根據一項由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協會(RSPH)與年輕人健康運動(YHM)共同進行的研究發現,最易帶給年輕人負面心理健康影響的社群媒體是Instagram。
2019-07-02

面對考試及求職壓力大,花12分鐘幫助他人竟能紓壓?

面臨期末考與緊接而來的畢業季,多數大學生正處於高壓的情境中,但與其埋頭於考試準備及生涯規劃,感受強大壓力,不如起身走動、向周遭親友釋出善意!根據一篇2019年3月發表於《幸福研究期刊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的研究指出,心情不好時,與其專注於讓自己感覺更好的方法,不如祝福他人,能立即改善焦慮、增加快樂與幸福感。
2019-06-13

從阿嬤家接回孩子後,怎麼調整小孩被寵壞的習慣

孩子總是亂丟衣物、不收玩具、不收碗,怎麼說都說不聽?吃飯時常不管旁人,拚命夾菜?寫功課得三催四請、老是拖拖拉拉?在學校經常和同學打架,問他為何如此,他都怪同學,不會反省?許多家長基於現實的考量,將孩子送回阿公阿嬤家給父母照顧,接回孩子後,發現可能是長輩太寵愛,小孩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壞習慣。然而,孩子本來就和父母生疏不親,若父母強硬要求改善,又影響親子關係。本文以孩子常見的4種不良生活習慣為例,請專家提供溝通術,爸媽們不妨試試看,或許會有不錯的效果!
2019-03-29

孩子吵,阿公阿嬤全買單?隔代教養遇上情緒勒索如何解

吵著要買喜歡的東西,是每個小孩都做過的事,很多父母都知道要盡量延遲滿足小孩的需求,以免養成驕縱的脾性。但是,當被「盧」的對象不是爸媽,而是爺爺奶奶的時候,常會出現爺奶無法抵擋孫子的情緒勒索,而打破規則的情況,此時,爸媽該怎麼辦呢?
2019-03-29

你的孩子成了婆婆的孩子?怎麼溝通不傷和氣

教養育兒的觀念不同,常是導致婆媳關係出現裂痕的導火線。本文以「小孩只黏阿嬤,把媽媽的話當成耳邊風」,還有「長輩太寵孫,媽媽為了糾正小孩壞習慣,竟被小孩討厭」的教養衝突為例,請專家提供「不得罪長輩,又能達到教養目的」的溝通話術,讓長輩成為年輕父母教養孩子時的好幫手!
2019-03-29

不想追著餵飯,如何讓小學生學會生活自理

對許多祖父母而言,孫子女就像是手中肉、掌心寶,必須百般呵護,但寵溺的下場,可能讓孩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例如:總是幫小孩洗澡、摺衣服,不讓孩子有學習、做家事的機會,未來上大學,若必須到外地住宿,就可能適應不良,假如情況遲遲沒有改善,甚至可能影響到婚後的家庭生活。到底孩子上小學前,該學會哪些生活自理能力?就請專家分享小撇步,讓爸媽一步一步教孩子養成自理生活的好習慣。
201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