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憂鬱症",共有369筆資料

憂鬱症恐促發中年女性罹心臟病

根據統計,每年死亡人口中,約1/4的人死於心臟病。而最新研究更指出,有憂鬱症病史的中年女性,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會明顯提高。
2017-02-14

​閱讀能增加心智彈性

研究證實持續讀詩的經驗,可能有助於挑戰僵化的思維和固定的想法,並透過重新評估和接受嶄新意義的過程來增加心智彈性,這是一個經歷內在獎勵(reward)的過程。
2017-02-10

虛擬現實療法,有助於治療憂鬱症

一項刊登於《英國精神病學期刊》網路版(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Open)的研究指出:「虛擬現實療法」透過鼓勵人們善待自己,有助於治療憂鬱症。
2017-02-10

光照療法,有助於非季節性憂鬱症治療

研究指出:治療季節性情緒障礙的光照療法,可能也有助於治療非季節性憂鬱症。
2017-02-10

高齡產婦的女兒,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高

高齡產婦的女兒在進入成年初期,面臨壓力、焦慮和憂鬱的風險可能增加。 研究者針對1200名出生於1989至1991年的澳洲人進行20年的追蹤。結果發現,出生時母親年齡在30~34歲的女性,在20歲時的壓力水平較出生時母親年齡輕的女性高。出生時母親年齡大於35歲的女性,在壓力、焦慮和憂鬱的水平上更是高出許多。 該研究發表於《異常心理學期刊》,文中也提到出生時母親的年齡對男性未產生影響。而出生時父親的年齡對子女皆無影響。
2017-02-10

產後憂鬱症狀有哪些?家人如何預防、治療及協助?

約30%~75%的初產婦,都曾面臨程度不一「產後憂鬱」症狀,嚴重的產後憂鬱,不只會讓媽媽想不開,甚至可能危及新生兒性命。當家人有了產後憂鬱症狀,不是一句「想開點」就能解決或治療的。身為丈夫及家人,該如何預防?如何陪伴產婦走過產後低潮?本篇教你治療方法及表達關心的方式,讓全家一起走出憂鬱氛圍!
2017-02-09

停經年齡較晚,減少罹患憂鬱症風險

一項醫學文獻回顧指出:停經年齡較晚的女性在日後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低。該項統合分析資料包含了67714名婦女。研究作者來自雅典大學Eleni Th Petridou博士以及其他包括14個研究的協同作者。 統計的研究顯示,停經年齡和生育期的增加與憂鬱症呈現逆相關。相較於過早停經,40或40歲以上停經婦女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少了50%。較晚的停經年齡和較長的生育期,意味著較長時間暴露於內源性雌激素中。該統合分析指出,透過停經年齡和生殖期階段的評估,處於內源性雌激素的時間增長具有潛在性的保護作用。
2017-02-06

澳洲員工比歐洲員工,更傾向隱瞞憂鬱症

一項澳洲研究指出:將近50%因憂鬱症請假的澳洲員工,擔心失去工作,對雇主隱瞞請假的理由,這比例約為歐洲的2倍,顯示澳洲的精神疾病汙名化比歐洲國家嚴重。
2017-01-25

憂鬱症風險可能在女性月經結束後下降

研究發現,有憂鬱症狀的女性從最後一次月經往前推算10年,到最後一次月經結束後8年的這段期間,憂鬱症狀會持續性減緩。 來自賓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Ellen Freeman及其同儕針對203名年齡介於35到48歲之間的女性進行研究,她們在1996年時尚未進入更年期,該研究持續追蹤這些女性至2010年。
2017-01-25

新生命到來後的幽谷──產後憂鬱症

歡喜迎接新生命的來臨,卻在產後出現憂鬱症狀,該怎麼辦?
2017-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