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溝通",共有325筆資料

數位原生代VS網路移民,數位代溝如何解?

數位原生代最怕「沒電沒網路」,但對老一輩的數位新住民來說,沒電沒網路還是活得很自在?恐怕未必!國內一項針對青少年及家長網路使用習慣的調查顯示,每天上網的家長有47.4%,比青少年的21.2%更高,顯然「沉溺網路」已不只是年輕人的通病……
2019-10-31

中職人氣王引退,培育「恰恰」彭政閔的幕後功臣是他

對許多運動員來說,父母常常是自己運動生涯中的啟蒙導師兼資深教練,連霸15年中職人氣王的中信兄弟球星「恰恰」彭政閔自然也不例外。隨著19年中職球員身分結束,「恰爸」彭建明卻當了32年的「最資深恰迷」,身兼心靈導師與教練,一手將矮胖不起眼的小恰恰推成中職先生,更是彭政閔棒球路上最重要的角色。
2019-10-18

面對職場霸凌、性騷擾#MeToo,5步驟討回公道!

香港反送中事件已延燒數月,上週香港平等機會婦女聯席更舉行「反送中 #metoo 集會」,正式呼籲在反送中運動中遭到性暴力的民眾,勇於說出自己的痛苦。事實上,這幾年,席捲全球的 #MeToo運動,讓許多女演員跟女性運動員,全都勇敢站出來控訴她們曾經遭受的霸凌與性騷擾;還有許多人則是透過社群媒體來分享她們的相同遭遇。假如你正經歷職場性騷擾,而且騷擾你的人正好是你的上司,該如何為自己討回公道?
2019-09-04

臉書成癮、沉迷IG?6個方法幫你戒掉社群成癮!

每天通勤等車、排隊買便當、甚至睡前躺在床上,都會習慣拿手機滑一下臉書、逛一下IG?從事教育與家庭諮商工作的正向心理學專家戈斯坦,曾進行多項專案研究計畫。他提到,儘管我們都意識到,大家會刻意在網路上展現好的一面,但看到朋友每天在社群媒體上PO美食照或旅遊文等炫耀式的貼文,我們還是免不了會產生羨慕、忌妒或自憐自艾的情緒。想要避免自己陷入社群媒體帶來的負面情緒,該怎麼做?本文提供三個有效縮短掛網時間的方法!
2019-09-04

被朋友和手足占便宜?這樣溝通不再被情緒勒索

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會遇見喜歡占人便宜或自私的人,若對方只是普通朋友時,只要疏遠即可,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但是當對方與自身的關係和利益牽扯較深時,例如:室友摳門,但礙於房屋合約還未到期,無法搬離,或愛計較的這個人就是自己的親手足,恐怕不是能瀟灑說不理就不理的!專家建議,不想被情緒勒索,在面對人情壓力時,不妨善用「我訊息」溝通模式,透過簡單三步驟,就能簡單化解尷尬僵局,還能說出心裡話又不失禮!
2019-08-27

花過多時間玩電玩的女孩,社交能力較差?

暑假已經過了一半,孩子除了參加營隊、補習、旅遊外,是否也因通融讓孩子大大增加打電玩的時間?!根據一篇2019年4月發表於《兒童發展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孩子花太多時間玩電玩將影響其社交能力,尤其是10歲時經常玩電玩遊戲的女孩,其社交能力到了12歲時,會比不常玩電玩遊戲的女孩低。
2019-08-15

父親節最棒禮物是與孩子玩樂!因為爸爸照顧孩子有更多幸福感

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即將到來,歡慶父親節之際,各位爸爸們是否覺得,真正的快樂與幸福其實正是照顧孩子的時刻?根據一篇2019年2月刊登於《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學報》的研究指出,相較於母親,照顧孩子時,父親有更多的幸福感!
2019-08-05

校門關比鬼門開還可怕?家長必學,讓暑假變期待的方法!

暑假到,網路上就流傳著一則笑話:「七月,比鬼門開更可怕的是校門關!」對許多孩子而言,兩個月的暑假是自由放鬆的時光;但對父母來說,卻可能增加了不少與孩子有關的壓力!根據英國調查,父母因為孩子而感到有壓力的次數,每天至少有六次,並表示自己每天將近40分鐘感到焦慮,每個月有八天感覺需要一點休息或自己的時間。
2019-07-31

從身體教育,教導孩子學習溝通與同理心

想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人際關係嗎?不妨讓孩子用身體與別人互動對話,拉近彼此距離吧!透過自由地舞動身體,孩子學習用肢體活動展現心中的感受,也猜想同伴表達的意思,溝通變得更有趣自在!在互動分享的過程,不只幫助孩子走出自我中心,包容同伴的不同,更能啟動孩子的思考力,展現天生創造力。
2019-07-12

你愛外婆,還是阿嬤?面度長輩討愛,孩子如何回答

「你喜歡外婆,還是阿嬤?」許多爺奶都會向孫子爭寵,常令在一旁的爸媽聽了狂冒冷汗,深怕孩子給的答案會讓老人家失望。當長輩總是喜歡向小孩討愛、或有明顯偏心的狀況出現時,家長也別緊張,因為透過引導孩子思考、讓子女學習和長輩溝通,不僅可以趁機教小孩理性溝通,也是一種難得的情緒教育!
201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