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老年憂鬱",共有40筆資料

近1/3退休者有憂鬱症!提早退休準備、學習自我接納,能減少憂鬱!

研究指出,28%的退休人員有憂鬱症,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推廣老年心理健康促進方案,出版《退休後,我會去找你》新書及「接納,心不受限」老年憂鬱防治宣導影片。呼籲民眾累積退休復原力,實踐樂齡生活、掌握退休主控權。
2023-11-01

阿嬤在阿公過世後足不出戶,怎麼讓她走出喪偶陰霾?

久病的配偶離世,有些照顧者會有解脫的感覺,但對中高齡照顧者而言,長年以照顧另一半為生活重心,一旦失去了重心,身心可能急遽退化及老化,如何協助喪偶的年長者重新找到生活重心與價值,讓專家告訴你!
2022-11-09

接納欣賞「老」得好

卸下養兒育女、職場工作的責任後,讓自己過得清閑自在,樂享老後,許多人認為是自然而然的過程,然而「好好老」,要先接納與學習。
2022-11-01

4招預防失落引發老年憂鬱,助高齡者心力肌力UP、迎向樂齡生活!

老化過程必經的「失落」是引發老年憂鬱症的風險因子。及早辨識出有身心健康風險的年長者,給予社會支持,能幫他們度過喪偶喪親的悲痛。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推廣老年心理健康促進方案,出版《「老得好」:人生冬天的景緻》書籍,並邀樂齡阿嬤王滿嬌與樂活大叔王中平拍攝「心力UP、肌力UP」樂齡運動紓壓宣導片,提醒民眾提升心力與肌力,預備與學習面對老年生活。
2022-10-26

幸福老:鹿楓堂的景緻

「老」不一定會和衰弱、無趣、不快樂、不活躍畫上等號。老化過程的確會經歷失去與失落,如患慢性病、失親、喪偶、離婚、獨居等,但早早開始儲備身心因應老化的健康能量,正視老的影響,接納老後的狀態,就能幸福老……
2022-10-25

退休後不想當「大型傢俱」,怎麼讓生活多點樂趣?

陳先生三年前退休,期待能陪家人、享受生活。沒想到快70歲了,越來越發現自己不受歡迎,妻子嫌棄自己是家中路障,孩子也成家立業各自忙碌,甚少一起相處。過去辛苦打拚,好不容易可享天倫之樂,怎麼現實和理想差距這麼多?
2022-10-23

每天花10分鐘做這件事,不讓失智、老年憂鬱找上門!

台灣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2020年開始進入「人口負成長時代」。過了50歲後,除了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逐漸萎縮,60~91歲時以每年0.5%速率萎縮,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如知覺動作、注意力、學習與記憶、反應力、計畫力等)。若腦部持續萎縮、嚴重退化有可能會增加未來罹患認知功能障礙及憂鬱症的風險,甚至會惡化成為失智症。目前80歲以上每5位就有1位失智,董氏基金會呼籲,要讓大腦凍齡,飲食、運動、睡眠都要顧好!
2020-10-13

退休後如何擁有快樂的銀髮人生?讓資深藝人告訴你「老年不憂鬱」的秘訣!

董氏基金會2020年最新調查指出,臺灣60歲以上民眾,總是經常感到孤單者,有明顯憂鬱情緒的比例較高。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促進老年心理健康宣導計畫,特別邀請資深藝人艾珍、陶傳正、任明廷、陳季霞等多位名人,以及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一同拍攝「銀髮學堂」系列短片及「一個人的快樂」老年心理健康促進宣導影片,呼籲大眾重視老年心理健康,同時鼓勵銀髮族找到生活的樂子!
2020-07-30

生日不快樂

有一位朋友的媽媽,平常非常喜歡做菜,總是把花椰菜炒得脆脆綠綠,很爽口。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她不再做菜,常常愁著臉,不再像原來那樣,熱衷把她所做的甜品分享給同棟樓的晚輩,甚至足不出戶……。同住的兒子問她怎麼了,她就是說不上來的不舒服,並告訴他,不知道怎麼做菜了。兒子心一驚,怕是失智症,帶她去就診,開始醫療的協助。漸漸地,她又可以簡單料理,原來不是失智,是老年憂鬱症。假以時日,相信恢復健康的她,又可以炒出清脆爽口的花椰菜……。
2019-10-07

3步驟幫助長輩建立社會連結,遠離老年憂鬱!

家中的年長者活動量足夠嗎?擔心久坐影響他們的健康嗎?那就鼓勵身邊的年長者走出家門,多與他人互動吧!根據一篇2019年2月發表於《老年學期刊》的研究指出,花更多時間與不同人互動的老年人,體能會更活躍,情緒也比較健康。
2019-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