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衛生署",共有11筆資料

跨世代的超前部署!

《那些年那些事》可說是一本集體創作,講的是張博雅院長在她擔任衛生署長七年三個月任期內,帶領一群人投入衛生專業的心力紀實,共有26位當年在崗位上懷抱熱誠與理想的當事人,從那些事的描述中,看到張院長的恢弘視野、領導力、及用人、待人的處事原則。除了寫事,也寫當中許多人與張院長的互動,有許多生動雋永的故事。
2020-08-04

新冠肺炎防疫基礎源自30年前?《那些年那些事》帶您了解張博雅的超前部署!

相較於歐美各國民眾對戴口罩的疑慮及爭論,台灣民眾對「戴口罩、勤洗手,是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的觀念根深蒂固,而喚起這份自覺的幕後推手,就是現任監察院長──張博雅。做為衛生署第一位女性首長、也是任期最長的衛生署長,民眾耳熟能詳的「健康是您的權利、保健是您的責任」、「行政院衛生署關心您」等口號即是她任內提出。她也首創許多「第一」的政策與制度,包括健保開辦、創設國家衛生研究院、全面施打小兒麻痺疫苗、菸害防制立法、愛滋防治、反毒等等。為了記錄這段台灣醫療衛生令人驕傲的歷史,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和董氏基金會合作,共同出版《那些年那些事:張博雅任衛生署長的一步一腳印》一書,並在7月17日上午舉辦新書發表會,重溫當年溫馨趣事!
2020-07-17

上騰生技顧問公司董事長張鴻仁》公衛救人,生技助人!

張鴻仁學醫,但未選擇當醫生,投身公衛領域,之後擔任公職,在多次臺灣遭遇傳染病威脅時,都在第一線防止疫情蔓延。衛生署副署長退休後,開始在生醫界服務,現在是臺灣生技產業最著名的「業師」。他以豐富的產官學經驗,屢屢為生技產業建言,希望臺灣生技產業更好,幫助更多有醫療需要的人……
2018-08-01

讓憂鬱少年勇敢築夢

憂鬱青少年向陽計畫公益募款獲得民眾熱烈支持,所募得1千7百多萬元將全數用於協助台灣近240萬名青少年重覓生活的正向期待、擺脫憂鬱情緒!今年衛生署公布2003年青少年十大死因,自殺名列第三。自1950年後至今,青少年的自殺率升高4倍多。研究發現,87%的死亡個案生前患有憂鬱症,有15%的憂鬱症患者死於自殺。為幫助台灣240萬名青少年擺脫憂鬱情緒,董氏基金會特別與7-ELEVEN於四月至六月間合作,進行公益募款,這也是董氏基金會首次以募集民眾小額捐款的方式來籌募經費。
2018-05-09

收容人戒菸成功,踏出重建人生一大步

繼2010年法務部、衛生署聯手鼓勵收容人參加戒菸就贏比賽後,2012年戒菸就贏比賽共吸引1347組收容人參加。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基金會特別鼓勵戒菸的收容人,提供首獎2萬元及貳獎6千元6組!
2017-03-24

為「心理健康促進」找一個家 ──寫在921震災周年前夕

去年921事件震驚中外,台灣百年來所遭受最嚴重的集集大地震,死亡人數超過2330人,受傷逾1萬人,房屋毀損8萬戶以上。整體經濟損失超過新台幣3千億,對於人民心理層面的創傷更無法以金錢或數字計算。921大地震發生近1年來,政府與民間均投入相當多的心力從事災難心理衛生工作,具體的作法,包括行政院衛生署在災區成立「災難心理衛生中心」,以及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組織「921心靈服務群」加入全國災後心理重建工作等。
2017-03-21

行政院衛生署署長楊志良》不當署長,我想種菜去!

行事風格絲毫沒有一點官架子,穿著更是簡單樸實,生活方式也頗為「草根」的衛生署署長楊志良坦言,對做官本來就沒有什麼眷戀,如果不當署長,他最想去種菜。他自豪除了水稻之外,幾乎所有的蔬菜都種過,因為種菜當農夫,他有更高的成就感和無比的樂趣……
2010-09-03

李龍騰》榮譽與使命並肩行

做事講求成本效益的李龍騰,曾經成功照顧好台北縣368萬人的健康,一年多前他來到了衛生署,希望讓更多人的健康得到保障,這是公衛人的責任,也是他的挑戰。
2004-04-08

李明亮-人道醫療 當做則做

以睿智化解危機、以關懷瓦解疫情, 平凡的腳步帶著體恤的神情,是力拼、也是苦鬥, 但他終於得以扭轉乾坤、力抗SARS, 他關注人道醫療,也為醫學教育深耕、懇植, 瀟灑行路,他認為:該做的就去做吧!
2003-12-07

知識和信心是戰勝SARS的要素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逐漸蔓延,傳聞高雄長庚與高醫相繼淪陷,南部地區瀰漫著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凝重氣氛。但是事實是,兩家醫院的問題都沒有想像中嚴重,現在,應該擔心的是院外的家族或社區感染,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趕緊找回「漏」到外面尚未追蹤到的病人。高醫只要照著目前專家所給的建議去做,就不會爆發不可抑制的院內感染,也不可能成為和平第二。
200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