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重度憂鬱症",共有12筆資料

量子轉念引導技術創辦人陳嘉堡–重度憂鬱症康復者自救告白

憂鬱症的患者跟家人都想找到原因、盡早康復,但每位患者的成因不盡相同,走出憂鬱的歷程也就不同。有APEI國際註冊心理諮詢師背景的陳嘉堡,多年前人生在一夕間垮台導致重度憂鬱症,嘗試解開心結的過程竟成為命運的轉折點,後來他提出「量子轉念」技術,自救後開始助人,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故事……
2021-10-11

提早一小時上床睡覺,降低23%重度憂鬱症風險

居家防疫期作息紊亂,現在回歸職場、學校,早起上班上學讓你壓力大增嗎?董氏基金會引用美國研究指出,只要提早1小時上床睡覺,可大大降低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若就寢時間再提早於晚上11點,更可減少約40%的風險。
2021-09-23

正念冥想,有助預防重度憂鬱症

據統計,約10~24%的人一生中會出現亞臨床憂鬱症狀,而這狀況正是引發重度憂鬱症的關鍵風險因子。根據一篇發表於《家庭醫學年鑑》的研究顯示,8週的正念冥想有助於亞臨床憂鬱症患者(subclinical depression)免受重度憂鬱症的侵擾。
2018-06-06

重度憂鬱症會痊癒嗎?

憂鬱症可分為5類,分別是「身體疾病導致的憂鬱症」、「藥物導致的憂鬱症」、 「重度憂鬱症」、「輕鬱症」及「不典型憂鬱症」。除了身體疾病與藥物導致的憂鬱症,應根據病因對症下藥,最需接受治療且最易造成自殺的是「重度憂鬱症」,將不易痊癒且有慢性化的可能。 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國家精神神經研究中心,最近發表重度憂鬱症患者2年追蹤研究的預測指標,共完成117位個案,其中83位症狀緩解,34位未能緩解。
2018-01-23

憂鬱症患者容易自殺嗎?

自從藝人倪敏然不幸自殺身亡後,媒體將憂鬱症患者尋短的議題,報導的沸沸揚揚,令社會十分關切;也有學者檢討,媒體報導太多負面消息,讓民眾的情緒受到衝擊,須加強自律。無論如何,憂鬱症病友與自殺的關係,已值得重視。過去的研究報告指出,自殺患者中,有五成罹患憂鬱症,二至三成是重度憂鬱症的病患;反過來說,在重度憂鬱症的個案中,四至六成患者曾經企圖自殺,10~15%會死於自殺。另有報告顯示,重度憂鬱症患者較一般人的自殺危險率高20倍。這些資料足以讓人警惕,需注意重度憂鬱症病患可能發生尋短的悲劇。然而,這群病患自殺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2017-12-25

銀髮族不鬱卒

醫藥技術快速發展,人的壽命得以延長,近年來,我國人口老化的程度,為歐美國家的兩倍,台灣已邁向高齡化社會。年紀愈老,疾病自然愈多,慢性疾病對老人的心理健康,更帶來許多衝擊。到底年長者罹患憂鬱症的比率是否較高?老年憂鬱症的徵候及預後有何不同?根據國外社區老年人的研究顯示,重度憂鬱症的盛行率為1~4%,一般人口重度憂鬱症的盛行率為6%。國外學者解釋,年長者的憂鬱症狀不如中年人普遍,可能原因包括老年人的經濟負擔與人際衝突較中年人少、老年人的信仰較中年人虔誠。然而,近幾年在國內兩項具代表性的老年社區調查,卻發現重度憂鬱症的盛行率約為6%,台灣老年人的憂鬱症比率是否較國外高?值得進一步探究。
2017-11-02

小時體重過重,長大罹患重度憂鬱症的機率較一般人高?

孩童年幼時肥胖,恐對身心帶來影響,根據一篇2017年5月刊載於「每日科學」(ScienceDaily)的研究指出,體重過重,特別是小時候就出現的肥胖,會大幅增加一生中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
2017-08-14

吃抗鬱劑會增加自殺危險?

最近一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曾警告民眾在服用抗鬱劑時,需注意自殺危險性會增加。乍看之下,似乎服用抗鬱劑與自殺行為畫上了等號,其實不然。
2017-06-20

江山易改,憂鬱難移?

55歲的黃媽媽,自幼家境清寒,沒機會受教育,從小照顧弟妹、張羅家務,養成勤奮、任勞任怨的個性。
2017-06-06

用開放的心轉化憂鬱

家人與朋友的關懷, 是支持憂鬱症患者康復的重要力量, 社會大眾更應以開放的心胸接納他們, 讓他們走出心理的陰霾,邁向人群!
2010-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