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吃出健康

馴服甲狀腺亢進,4個飲食生活關鍵+紓壓食譜助你一臂之力

甲狀腺機能亢進雖然已成為國人常見的疾病, 若身為高危險群,也不必過度擔心, 4個錦囊教你鍛鍊身體的金鐘罩, 從生活中自我照護,馴服不安分的甲狀腺疾病。 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因素很多,多數原因是自體免疫系統失調,還有其他內外在因素。不過,專家認為,就算是高危險群,只要平時注意飲食、運動和心理的平衡,即可避免誘發甲狀腺機能亢進,遠離失眠、發抖、脖子粗等困擾。
2018-01-04

外食族如何吃得健康?

外食、缺乏運動,幾乎是多桑們的生活寫照, 終日忙於工作,自己的健康往往拋在腦後。 只要謹記外食訣竅,工作時不忘做個簡單運動操, 就能讓身體的紅燈變綠燈,成為活力十足的SUPERMAN! 現代多桑生活忙碌,總是在趕上班、趕應酬的日子中度過。根據去年TVBS的父親節調查,16%的爸爸鮮少回家吃晚餐。此外,每天都運動的爸爸只占27%,17%很少運動,7%從來不運動。
2018-01-03

吃出更聰明的腦袋?

想讓大腦更活化,上班時更靈光,小孩念書時能更幫助記憶,有哪些食物能幫忙,讓人一目十行、過目不忘,將所有的知識都裝到腦袋呢?以下食材及飲食方法,讓你的大腦更活化!
2018-01-03

逾兩成大學生不會煮菜,您有教會孩子下廚嗎?

董氏基金會針對大學生進行調查發現,不與父母同住的學生,一週有超過5天午餐會選擇外食,晚餐也是相同比例;超過兩成大學生表示,自己完全不會煮菜,只好三餐外食!進一步比較會自己準備餐食與外食者是否會注重飲食均衡,會自己準備餐食者,有超過七成表示會注重健康,幾乎是外食者的兩倍!
2018-01-01

鯊魚、旗魚、鮪魚含汞,孕婦及孩童每週食用量別超量

​食藥署日前公布最新飲食建議,由於部分大型掠食性魚類有蓄積較高濃度的重金屬「甲基汞」之虞,恐影響胎兒及兒童神經發育,故建議孕婦、計畫懷孕婦女及6歲以下兒童最好避免食用。然而,魚類為優質蛋白質,亦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營養素,是孕婦及兒童建議應攝取的食品之一,魚類到底要怎麼挑選、料理,才是對身體有益的呢?
2018-01-01

糖,真的吃不得?

甜食使人愉快,很多人天生就喜歡甜食。不過,隨著年齡的增加,有些人對甜食的喜好會些許降低,也有些人終身受不了甜食的誘惑。這麼美好的食物——糖,對身體有什麼影響?是好是壞?大部分有關糖的報導,多對健康有負面影響;然而,這種可以昇華男女情感,讓人甜在心頭的食物,真有那麼不好嗎?
2017-12-27

當魚油遇上Omega-3

魚油在市售各種營養補充品中,一向備受青睞,但是,你知道魚油中哪個成分才是真正的幕後功臣?市場上的魚油產品多如牛毛,如何分辨真假?平時還可從哪些食物攝取其養分,達到經濟又健康的效果?你一定聽過,吃魚油可以補這、補那,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含有Omega-3。Omega-3被坊間廠商大作廣告,吃了可以變聰明、減少罹患乳癌的機會等,幾乎快變仙丹了,到底它的廬山真面目是什麼,在人體中扮演什麼角色?
2017-12-26

輕食主義,美味無負擔

近來,不管是新聞報導、廣告或超商的食品架上,都可看到「輕食」的蹤跡。多數人以為輕食就是減肥食品,其實,輕食是一種飲食方式,只要掌握它的精神,便能幫助你在沈重的生活中,享受美味及健康。侃志是一個業務員,忙碌的工作讓他成為三餐老是在外解決的「老外」族:早餐外帶漢堡或三明治果腹,愛吃大塊肉的他,午餐喜歡吃排骨便當,晚上則到夜市吃一盤炒麵或燴飯。一年一度的公司員工健康檢查,才30出頭的侃志竟然被醫生警告,已經有體重過重、膽固醇過高的毛病。
2017-12-26

用好油,健康少煩憂

葵花油、橄欖油、清香油……,走進超市,放眼望去,各種品牌、名稱的「油」五花八門,讓許多婆婆媽媽看得眼花撩亂,不知該選什麼油最健康。坊間食用油「百百款」,但主要區分為「植物性油脂」與「動物性油脂」兩大類。植物油如花生油等,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所以呈液體狀;動物油如豬油等,則因飽和脂肪酸較多,常溫下多呈固體狀。
2017-12-26

小時候胖,不只是胖

過去談到孩子的健康問題時,一般人常會想到麻疹與青春痘,而不是糖尿病、心臟病與高血壓。然而,這些疾病已不再是成年人的專利!肥胖兒童人口快速竄升,到達危害身體的警告數字,我們的孩子可能很快就要面對嚴重的健康問題。學者預估,若不即時處理兒童的健康問題,未來會有6000萬名兒童,在他們的早期成年人生活中,面臨糖尿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痛苦,因此,對未來的社會而言,預防與治療兒童肥胖非常重要。雖然目前已經可以預防與治癒痲疹,甚至一些白血病,但在控制肥胖方面,仍是沒有答案的大挑戰。
201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