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董氏",共有483筆資料

調味酒熱量被低估,酒類食安品質誰保障?

酒類熱量不低,調味酒更是額外添加糖,喝起來香甜順口,很受大學生、女性消費者,甚至是銀髮族喜愛,在超商、量販賣場也很容易買到;但臺灣目前未規定酒類之成分、熱量與含糖量標示,因此喝下多少熱量和糖、喝下什麼成分和添加物,消費者都無法得知!建議酒類,尤其是調味酒,應比照《食管法》詳實標示內容物、食品添加物、熱量與糖含量等,讓消費者知情,以便選擇。
2018-04-11

水需要加味嗎?

加味水標榜的是水中加了營養多多,實際上,它是一種冠上水字的飲料,比水多糖多負擔。 在健康與環保意識的抬頭下,水飲料市場逐年成長,以 88年為例,成長率高達 22.5%;整個年度,飲料市場共推出 385項新產品,包裝飲用水佔其中的 113件;而在包裝飲用水百件以上的新產品中,又以加味水產品佔了 85項,佔 75.22%之強。
2018-04-11

調味酒未標示「含糖量、熱量」,不知不覺會喝胖!

臺灣當前酒類取得十分容易,在超商、量販賣場等各式酒類一應俱全且開架陳列;廠商、通路也常有啤酒季、買x罐打x折等促銷活動,一罐酒品的售價甚至比許多含糖飲料、手搖杯的價錢還便宜,在在都增加消費者喝酒的頻率,但董氏基金會調查臺灣市售調味酒,發現市售調味酒多數有標示不清的問題,希望政府能落實調味酒需詳實標示成分、熱量和含糖量,使消費者了解到底喝下了什麼?
2018-04-11

青少年心事誰人知?借鏡美國推行ADAP計畫,有助青少年遠離憂鬱!

少年維特的煩惱誰人知?不是爸媽、不是老師,大部分的青少年有心事都會跟同儕說,但當同學不太對勁,該如何幫助他呢?根據一篇2017年12月發表於《美國公共衛生期刊》的研究指出,青少年憂鬱症覺知計畫(ADAP),可促進憂鬱青少年為自己或同儕尋求協助。
2018-04-09

哈林哈菸險沒命,揪吸菸者參加「戒菸就贏」比賽

在國民健康署的帶領下,由董氏基金會邀請哈林擔任代言義工,呼籲全國300多萬名成人吸菸者「與我同行,戒菸一定行」,只要報名2018年「戒菸就贏比賽」,5月2日到29日一口菸都不抽,就有機會抽中最高獎金30萬元!
2018-04-02

千禧世代,憂鬱比例高!原因出在……

還以為Y世代(千禧世代)年輕人都是草莓族嗎?一項研究可能顛覆你的想像!根據一篇2018年1月發表於《心理學公報期刊》的研究指出,Y世代的年輕人處在比十年前更高的憂鬱、焦慮和自殺意念水平中,而這可能不是因為抗壓力差和嬌生慣養導致,而是與Y世代年輕人追求完美的特性有關。
2018-03-14

吃快易兒童肥胖、吃慢易蛀牙! 請給學童足夠的吃飯時間

董氏基金會2017年底調查3~12歲孩童用餐時間,發現半數孩童待改善!有二成一孩童吃太快,每餐不到20分鐘;另外二成七則是吃太慢,每餐超過35分鐘以上;更有3%的孩童吃超過1小時。
2018-03-07

校園情緒教育在推動上出了什麼問題?5個原因,讓「心理健康促進課程」陷入難產!

究竟台灣的校園心理健康促進缺了什麼?在「從邊緣到主流」校園心理健康促進實務研討會第二天的「校園心理健康促進的資源地圖」關鍵論壇裡,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台灣應用心理學會、張老師基金會及台灣諮商心理學會等六個單位在座談中分別指出,缺乏跨部會的政策、校園諮商老師不足、學校上課時間有限、心理健康疾病的汙名化及「心理健康」定義不明確等5個原因,是讓「心理健康促進課程」陷入難產的主因。
2018-03-04

孩子少憂鬱,董氏有方:樂動校園,用趣味讓學生跑起來!

憂鬱情緒及憂鬱症的問題,不只會發生在成人身上,根據董氏基金會歷年的調查(2002、2004、2010、2011)發現,台灣青少年中平均每5位就有1位有明顯憂鬱情緒需要專業協助。而情緒障礙的問題,容易使青少年產生偏差行為,小則出現家庭、人際關係的溝通不良,大則如藥物濫用、自我傷害、虐待、犯罪及暴力等。
2018-03-04

戴手套倒水、綁沙袋跳繩,「老化體驗課程」讓學童更懂老!

中國人常說,「含飴弄孫,安享晚年,不亦樂乎!」但實際調查卻發現,雖然超過75%的祖父母都會經常主動關心孫子女,但反過來,會主動關心祖父母的孫子女卻僅佔48%,不到一半。為此,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特別規劃了「學童體驗老化方案」,期望能透過系列課程,跨越世代隔閡,讓學童更「懂老」,拉進學童和阿公、阿嬤的距離。
2018-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