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自殺",共有89筆資料

台灣青少女生育率高於日韓!學校的健康教育教什麼?

社會快速變遷、家庭型態轉變,使得愈來愈多學童健康亮起紅燈,不僅染上菸癮、愛滋病,甚至不愛惜身體,企圖了結生命,面對日益嚴重的身心健康問題,校園健康教育該怎麼做才能讓下一代從小打好基礎,學會照顧自己?科技日新月異,學生生活型態與健康問題也出現複雜的變化。為了瞭解當前學生健康隱憂與原因,以及學校推動健康教育遇到的難題,《大家健康》走訪相關專業人員,期盼透過學者專業知識與實務工作者的經驗,成為學校健康教育的借鏡。
2017-07-04

21世紀醫師要面對什麼?

前一陣子電視上最熱門的新聞就是:台北市立仁愛醫院的人球案。每天打開電視,都能聽到社會各界疾呼醫界需要省思的聲音。衛生署也好、健保局也罷,權責單位無一倖免。民眾對於人球案的熱烈關切,有如日劇白色巨塔的劇情內容,愈是神秘、高不可攀,愈是吸引觀眾注意。當然,落井下石並不應該,看熱鬧外之餘,醫師也到了該學習角色轉換的時候,除需要具有醫術、醫德外,危機處理的能力更是需要加強。
2017-06-27

自殺防治的一線曙光

據9月10日路透社發自美國華盛頓的一篇報導,美國國會剛通過青少年自殺防治法案。該法案是以葛瑞特史密斯為名,他因罹患雙極性情感性精神病(躁鬱症),於去年22歲生日的前一天自殺身亡。
2017-06-20

吃抗鬱劑會增加自殺危險?

最近一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曾警告民眾在服用抗鬱劑時,需注意自殺危險性會增加。乍看之下,似乎服用抗鬱劑與自殺行為畫上了等號,其實不然。
2017-06-20

從富士康事件談員工壓力管理

2005年筆者曾主辦全國第一個企業壓力管理研討會,當時在會議中提出從身心靈三方面關照員工健康,從正確的生活態度、飲食、運動、休閒活動,到訓練員工正向思考,為自己的工作賦予價值。
2017-06-06

女作家林奕含自殺案,影響的相關法律:通姦除罪化及補教師需實名制

女作家林奕含自殺案,不僅讓通姦除罪化的議題再度掀起討論,也讓補習班安全問題備受重視。繼5月18日司改會決議通過廢除刑法通姦罪後,今日(5月23日)立法院又三讀通過《補習及進修教育法》修正條文,未來補習班負責人與員工、老師執行業務或對外招生時,除立案名稱外,都應揭露真實姓名,違者可處罰鍰、甚至停招、廢止立案。
2017-05-26

游出藍色低潮

憂鬱症患者常要與情緒病魔交戰,身心的苦痛不像感冒,1、2個禮拜就能痊癒,病程的進展,也不像一般病症,能明確地掌握,許多充滿問號的疑惑,讓他們對未來徬徨失措……
2017-05-17

心理健康應導入社區概念

目前高雄市衛生局主導推動高雄市民心理健康,僅由醫政科裡一個股來負責社區精神醫療、自殺及憂鬱防治等相關業務,尚無法成立心理衛生科來進行。至於公部門推動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及自殺防治中心,人力和經費更是嚴重不足。
2017-05-09

失業男想不開,家人怎麼搶救

秀宜看著先生呆坐沙發上,兩眼無神看著電視,不跟人說話,問他也不回,這情況已持續1個月,她嘆口氣,擔心再這樣下去,他可能會出事……
2017-05-05

如果被裁員,心境如何調適

「那麼多員工,為什麼偏偏解雇我?」、「不公平,依我的能力,公司沒理由不請我」……正如醫學上罹癌患者會面臨階段性的心情轉折,非自願失業的人也會經歷「否認、憤怒、憂鬱、接受」等4個情緒風暴。別讓負面思考牽絆,才能找到重新出發的力量。
2017-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