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熟齡照護

> 退休準備

退休準備M型化!別讓肌少、骨鬆破壞老後生活

據內政部最新「2022年簡易生命表」統計,國人平均壽命79.84歲,其中男性76.63歲、女性83.28歲,分別高於全球男女性平均壽命,然而,國人在生命的最末,需仰賴他人照顧的光陰竟有8年之久,怎麼做才能健康的活到老?
2024-09-12

職業地位高退休後易適應不良,專家建議5招化解

工作可帶來成就感,能展現自我價值,但退休後頓失舞台易感到失落,尤其高社經地位、工作成就高的人,退休後更易適應不良。家人想給予協助,也常遭到拒絕。想自在享受退休生活,專家建議從5方向調適與經營!
2023-11-23

退休後變憂鬱,度日如年怎麼辦?

退休會衝擊生活,除了財務上的挑戰,也易失去成就的來源,可能懷疑自我價值,若未充分準備與規劃,易適應不良與產生憂鬱、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觀察2重點,覺察與接納情緒的變化,做出改變,重新安排想要的生活。
2023-11-07

近1/3退休者有憂鬱症!提早退休準備、學習自我接納,能減少憂鬱!

研究指出,28%的退休人員有憂鬱症,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推廣老年心理健康促進方案,出版《退休後,我會去找你》新書及「接納,心不受限」老年憂鬱防治宣導影片。呼籲民眾累積退休復原力,實踐樂齡生活、掌握退休主控權。
2023-11-01

中高齡者五成感到孤單 如何不讓孤獨加重身心不適

您身邊的高齡者有慢性疾病?獨居或只和看護同住?或最近經歷了重大失落事件,例如家人過世?注意了!這些都是會引發高齡者孤獨感的重要因素。面對高齡孤獨者,可從「身體照顧」、「提升社交活動」,以及「善用科技輔助生活」等面向著手,幫他們找到自己的價值。
2022-07-09

退休後如何擁有快樂的銀髮人生?讓資深藝人告訴你「老年不憂鬱」的秘訣!

董氏基金會2020年最新調查指出,臺灣60歲以上民眾,總是經常感到孤單者,有明顯憂鬱情緒的比例較高。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促進老年心理健康宣導計畫,特別邀請資深藝人艾珍、陶傳正、任明廷、陳季霞等多位名人,以及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一同拍攝「銀髮學堂」系列短片及「一個人的快樂」老年心理健康促進宣導影片,呼籲大眾重視老年心理健康,同時鼓勵銀髮族找到生活的樂子!
2020-07-30

4招肌力運動治療退化的關節,揮別膝蓋痛

有些人一過中年,常覺得腰痠背痛,走點路就腳痠,能做的事越來越少,生活越來越沒有樂趣,這個「年齡限制」最早可能發生在50多歲,但也有70、80歲的人,體力比年輕人還好,從不覺得年齡限制了生活。為何有此差異?讓專家告訴你保持活力的祕訣!
2020-04-27

當孫子離家,爺奶怎麼調適空巢人生

當整天陪在身邊的孫子女因為要上學,被父母接回家裡後,生活頓失重心的爺爺奶奶會有強烈的失落感,如果這種負面情緒未獲適當的紓解,就有可能引起憂鬱症。專家提醒父母,老人家往往需要一段時間調適孫子女不在身邊的落寞,所以,最好「漸進式」地從阿公阿嬤身邊接回孩子,讓爺爺奶奶可以慢慢適應。
2019-03-28

別抓著孩子過生活,50歲後提早準備人生下半場

當兩人結婚後,要互相扶持照應的甜美承諾,不知不覺在光陰與現實中磨損,有些父母無形中將生活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將孩子遞補為伴侶的角色,不自覺的成了別人口中指控的「控制狂父母」,讓孩子感到龐大壓力,不時想逃。如何避免這一切,不靠孩子刷存在感,有些事你現在可以先明瞭……
2019-01-02

退休後,如何轉變心境?4步驟讓自己勇敢追夢

不論是到社區或海外做志工,享受「施比受更有福」的快樂,還是嘗試過去一直想學卻沒機會碰觸的芭蕾舞或薩克斯風,亦或是安排一趟夢想已久的旅行,都是「自我實現」的一種體現。很多人會建議退休後頓失重心的人勇於追夢,做個夢想實踐家,但專家指出,「夢想」不一定是完整、龐大的計畫,只要實踐時能感覺快樂,就能讓日子過得圓滿又充實……
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