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兩性關係 婚姻經營 夫妻兩人管教小孩觀念不同,該如何跟另一半溝通不要吼叫、責罵小孩,維持關係?

夫妻兩人管教小孩觀念不同,該如何跟另一半溝通不要吼叫、責罵小孩,維持關係?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8891
收藏 瀏覽數 : 8891
夫妻兩人管教小孩觀念不同,該如何跟另一半溝通不要吼叫、責罵小孩,維持關係?

升上小六後,小琪的功課變難很多,以前只要花半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如今卻得花兩到三小時才能完成。再加上滑手機、玩遊戲的時間,小琪比以前更晚睡。

爸爸越來越看不下去,常一回家就嚴厲要她趕緊寫功課、數落她成績變差,音量大到左右鄰居、樓上樓下都能聽到,全家氣氛也變得很不好。但小琪的成績並沒有因此而變好,反而越來越沒有信心,甚至覺得自己很笨,萌生出未來往演藝圈發展就不用念書的想法。然而爸爸因小琪成績變差限制她用手機,讓小琪更加難過……。

為了緩和情況,媽媽請另一半改變對小琪的管教方式,要他不要大聲罵小孩,覺得會造成小孩很大的情緒壓力,讓小琪更自卑。 沒想到先生竟然生氣回嘴,「女兒功課寫不完、考不好,當然要罵,都是太太沒教好,不能再縱容!」讓媽媽錯愕不已,相當苦惱教養觀念不同調,但因為小孩的成績始終沒起色,媽媽也沒有籌碼跟先生溝通,到底該怎麼解決這教養困境?

不少家庭諮詢專家發現,夫妻爭執的最主要原因,多半是「孩子的教養問題」,然而當夫妻管教不一致時,其背後導致的原因,絕不單純只是「管」和「教」的問題,與其想要說服對方,不如讀懂衝突背後的原因,想辦法「異中求同」,比較能共同面對教養問題。

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楊俐容,本身是EQ專家,但她認為,夫妻間管教不一致,解決之道不全在EQ,而在於是否「讀懂」另一半,善用「異中求同」的方法共同面對孩子的難題。

與其說服談判
不如異中求同

楊俐容認為,管教態度不一致往往會導致夫妻關係不佳,這時再想試圖「說服」對方,通常不會成功,此外,溝通也不能講「籌碼」,因為溝通不是談判,談判才需要籌碼。

所以當配偶正在嚴厲教導孩子的當下,另一方雖然不認同,但該做的事是「異中求同」,也就是冷靜想想彼此最大的共同目標是什麼。如案例中夫妻兩人的目標都是「希望孩子好」,那麼媽媽就可以在孩子面前同理爸爸的心情,說出「我們都希望你變得更好……」,而非是說「你爸爸也是為你好,你應該聽爸爸的話」。

特別是爸爸講話不好聽,又吼又叫還唱衰孩子時,媽媽在當下一定要當「翻譯」,解說給孩子了解:「你有沒有發現,爸爸真的很關心你。看到你功課變多、變難,時間不夠用,常常忙到很晚,爸爸實在很擔心你的身體,也擔心你應付不來現在的生活……」一旦爸爸內在的心情有被媽媽同理到,通常情緒就也不會再那麼強烈。

先生不被另一半認同
無名火大爆發

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在超過30年教學、諮商及帶領婚姻團體的經驗中則發現,夫妻關係親密的家庭,因為孩子問題而爭吵的情況比較少。這裡所謂的「親密」,除了身心的水乳交融,也包括正在發怒或處理事情時,「另一半會不會站在我這邊」,如果先生正在怒責小孩,太太卻老想著替孩子緩頰,只會引來先生把太太和孩子罵在一起。

廖清碧以案例為例說,爸爸在教孩子的當下,如果覺得太太跟自己站在同一邊,有先維護爸爸的尊嚴,聲音自然而然就會變小了。「夫妻關係先好起來,再來共同幫助孩子面對課業問題,就會簡單可行許多。」

所以在衝突當下,媽媽應該說的是:「孩子,爸爸不是在罵你啦。爸爸只是希望你更積極一點,在這個年紀,思考怎麼樣把你的成績變好一點。爸爸真的很擔心你將來進入社會,跟別人競爭會有困難啦。」媽媽沒有覺得爸爸大聲責罵不對、管教過於嚴厲,批評孩子會傷了孩子……而是就事論事,親子之間才比較可能冷靜思索如何解決課業問題。

疏通兵分兩路
策略各不相同

楊俐容認為,很多價值觀來自本身經驗,一路順風的家長希望孩子複製自己的人生;一路不順卻事業成功的家長,比較願意給孩子選擇的空間;求學順利卻事業不順的家長,不會相信成績等於成就;求學不順事業也不順的家長,拚了命也要孩子好好學習,日後出人頭地。

楊俐容建議,看懂爸爸的心情後,等親子衝突降溫,媽媽要積極疏通兩邊的想法往共識靠近,等溝通協調得差不多了,再平心靜氣坐下來一起討論。

針對先生的部分,要就「事實」部分重申:「孩子成績令人擔心,愈來愈晚睡……讓你很擔心」,接著才開始討論怎麼讓孩子改變學習態度。楊俐容說,有些先生認為打罵教育沒什麼不好、孩子的情緒也應該熬得過去,太太與其一廂情願用愛的教育說服先生,不如引用專業論點,讓先生認知到「罵人是無助於學業進步的」。

例如介紹一篇具權威性的文章讓爸爸知道,「當大腦聽到大聲呵斥的聲音,會產生焦慮和壓力,讓學習力變差、記憶力下降……所以,我們要不要來看看還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爸爸本意是希望孩子的學習能提升上來,自然也就不會再採用吼叫責罵的方式管教孩子了。

想解決實質問題,媽媽一定要知道爸爸的期望值,可以這麼問:「在課業變多、變難的情況下,爸爸覺得小琪要考幾分或第幾名是可以接受的呢?」如果爸爸要求段考成績一下子提升到全部都80分,就要討論從平均60分一下子變成平均80分的可能性高不高,如果不可能做到,那麼合理的期望又是多少?

接著,還要討論有哪些科目過於抽象思考,在還沒想到辦法改善之前,能否降低標準?有哪些是孩子原本擅長的,可以要求高分一點?或是如果孩子每天都乖乖坐在桌前學習,沒有玩手遊或看電視,能否不以成績看結果……。另外,媽媽也要要求孩子努力,讓爸爸看見孩子有尊重之前的承諾,萬一成績上不來,爸爸也比較不會苛責。

孩子也想成績好
困難應全家齊心面對

「這個協商的過程,必須一次又一次的反覆討論,讓爸爸逐漸意識到每個孩子的潛能不同,必須有合理的期待。」於此同時,媽媽也要和孩子談:「如果爸爸可以接受你某些科目降低標準,那你有哪些拿手的科目可以高分一點?」楊俐容認為,這個過程,可以幫助孩子認知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是否真如自己想的,適合走演藝之路。

廖清碧則認為,必須把成績「還給」孩子,孩子才有可能為自己的前途打拼。「讓孩子心生畏懼卻又不得不學,孩子只會愈來愈沒有生命力;孩子心生反抗而拒學厭學,自然也達不到父母的期望,所以在和孩子談的過程,不要形成孩子抗衡心。」

只要孩子願意為下次考試努力,明白就算進演藝圈也不能腦袋空空,哪怕下次考試只進步3分、5分也應加以鼓勵,同時在每次段考後陪孩子談談:「這中間你做了什麼,所以成績進步了?或你做了什麼,所以成績沒進步?」逐步找回孩子對學習的信心。

另一方面,有智慧的媽媽即便內心想支持孩子,最好也不要在爸爸全然反對的情況下,惹來不必要的攻擊。只要鬆動其固著想法,讓另一半知道,不是只有成績好的人才有前途,更何況,沒有一個孩子不想自己的成績好起來,但有時候就是無能為力呀……。當然也可以舉些實例,說明朋友小孩透過哪些努力,終於成了受歡迎的網紅……。

廖清碧說,爸媽必須先組成同盟,再一起面對孩子,讓孩子知道父母要孩子學習,是為了將來能更穩健的走人生之路(林志玲因為是學霸,才能在演藝圈紅這麼久嘛),不論未來想走哪條路,孩子有任何困難都可以提出來,全家人一起面對,才有可能扭轉孩子定不下心來學習的狀況。

關鍵字: 夫妻溝通楊俐容教養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