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專欄 張博雅 護牙,該早點正視的大問題!

護牙,該早點正視的大問題!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2024年3、4月號 
撰文/
瀏覽數 : 458
收藏 瀏覽數 : 458
護牙,該早點正視的大問題!

您的口腔健康嗎?如果這問題有點抽象,不妨先數數自己的牙齒還剩幾顆完好?正常成人牙齒不含智齒為28顆,但據統計,臺灣65歲以上國人自然牙齒平均僅剩18.61顆,比完整狀態少了10顆牙!缺牙會影響全身健康,研究指出牙周病與糖尿病具雙向關聯,此外,口內牙齒愈少,除了易營養不良,也增加失智症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WHO)(註1),認為口腔健康是衡量一個人整體健康和生活品質的關鍵指標,其對「口腔健康」的定義非常明確:健康狀況下,人體不受齲齒、牙周(牙齦)疾病、牙齒脫落等不適所影響,使人能夠執行飲食、呼吸和說話等基本功能。

從幼年到老年,好發的口腔疾病不盡相同。據衛福部2016年「成年與老年人口腔健康調查」結果顯示,18~34歲的口腔問題多為齲齒,但50~64歲,牙周病問題日漸嚴重,到了65歲以上,牙周病及齲齒引起的缺牙成為重要危機;年輕時牙齦不健康,中年易惡化為牙周病,到了高齡易牙齒脫落,成為惡性進展。

高齡化腳步比台灣還要早的日本,早在1989年厚生勞動省即提出「8020運動」(註2),目標是希望長者在80歲時保有20顆自然牙齒,以維持基本的口腔健康與生活品質;近年還進一步訂出「6024目標」,鼓勵民眾60歲時擁有至少24顆自然牙齒,值得臺灣學習。

隨著人口老化,口腔醫療上的需求會不斷增加,提醒民眾平時要留意口腔健康,要對牙齒疾病有正確認知,同時要把握醫療資源,定時進行口腔檢查。像健保給付13歲以上的民眾每半年洗牙1次(民眾僅需支付掛號費);另外孕婦、糖尿病患等牙周病高風險族群,健保也每3個月給付洗牙1次。各縣市也針對中低收入的65歲以上長者、身心障礙者提供假牙補助,都可善用。

三餐飯後要盡快使用牙線與刷牙,若刷牙時發現牙齦易流血、飲食時牙齒易酸痛,最好就近尋求適合自己的牙醫師處理,千萬不要因害怕看牙、覺得麻煩就拖延。在守護口腔健康上,勤潔牙、勤檢查,肯定能得到回報,現在就開始守護牙齒健康!(首圖/富爾特數位影像)

註1: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oral-health#tab=tab_1
註2:https://reurl.cc/E4DnQ1

❤️更多【做假牙或植牙須知、牙周病治療】,請看113年3-4月大家健康雜誌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