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疾病保健 口腔衛生 半夜牙痛如何急救止痛?

半夜牙痛如何急救止痛?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2024年3、4月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0790
收藏 瀏覽數 : 10790
半夜牙痛如何急救止痛?
半夜牙痛到整個頭都在痛、怎麼辦?除了吃止痛藥,醫師傳授一作法緊急止痛!若忍痛2、3天後不再痛,恐神經壞死,但細菌仍在,仍可能侵犯牙根,有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敗血症的風險,盡快就醫治療才能避免惡化!
 
牙痛真的是牙齒在痛嗎?牙痛原因多,臨床上最常見的原因為牙髓炎和牙周(牙齦)發炎,羅東博愛醫院贗復補綴科主治醫師葉昭孝提醒,除了牙齒外,頭部三叉神經痛、頸椎附近肌肉僵硬牽扯臉部肌肉發生疼痛,也會讓病人誤以為是牙痛。針對自覺牙痛的病人,牙醫師會先做基礎檢查,若非牙齒與牙髓神經引發的疼痛,會將病人轉診神經內科。

牙痛睡不著!先釐清是哪種痛

若確定牙痛原因來自口腔,則需進一步釐清牙痛發炎部位,牙痛依據發作性質可分為急、慢性。急性牙痛成因可能是蛀牙(進展至牙髓炎、根尖周圍炎)、牙齦發炎,慢性牙痛可能來自咬合痛、敏感性牙齒與牙周病。(延伸閱讀:不到30歲就有牙周病?小心侵犯型牙周病)

觀察症狀推敲牙痛原因

牙痛消失別高興 恐是神經壞死

急性牙痛的痛感可能由下巴痛一路延伸至頭痛,迫使病人第一時間急著找牙醫求救,但若發現忍了2、3天後似乎不再痛,可別高興得太早,要注意可能是神經發炎後已慢慢壞死,「不代表痊癒!」
 
葉昭孝醫師表示,發炎及疼痛是身體對抗外來物質時啟動的免疫反應,後來漸漸不覺得痛,可能是牙髓處的神經血管壞死,但細菌仍存在,可能會慢慢侵犯牙根尖,造成根尖周圍炎,並往更下方的骨頭破壞,甚至穿出骨頭,進入淺層肌肉,產生蜂窩性組織炎!(延伸閱讀:「牙齦出血」要不要就醫?)
 
若是病人靠止痛藥壓下痛感,會短暫感覺不到痛,但在免疫系統變差時,疼痛又會發作,因此牙痛千萬不可輕忽。葉昭孝醫師提醒,「若是放任細菌滋生引起蜂窩性組織炎,病人會出現發燒等急性感染症狀,嚴重可能引發敗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緩解急性牙痛!先清潔口腔殺菌

陳俊榮醫師曾遇到病人喊牙痛,仔細檢查才發現是芝麻粒卡在牙齦中取不出導致牙肉發炎流血。他建議牙痛時,若在國外或短時間無法看牙醫,可先試著以牙刷、牙線清除異物,並佐以漱口水殺菌清潔口腔,若仍未緩解,再考慮服用止痛藥,先舒緩疼痛,並盡快就醫。(延伸閱讀:夜用牙膏、漱口水、噴劑能除口臭、長效維持好口氣嗎?)
 
蛀牙引發牙髓炎,再導致根尖周圍炎,是一連串的疾病進展,若沒有在第一時間治療阻擋,可能一步步惡化。陳俊榮醫師表示,牙醫師會透過問診、檢查做出判斷,決定適當的治療,例如清掉蛀牙處再補牙或根管治療。(延伸閱讀:國人65歲後只剩18顆牙 不想掉牙該知道的7件事)
 
勤用牙線、牙刷潔牙,能避免大部分的牙齒疾病,建議成人每半年至牙科洗牙一次,這能早期發現牙齒或牙周的問題,做好控制、避免惡化。
 
陳俊榮醫師提醒,已有研究證實糖尿病、牙周病會互相影響,治療牙周病有助於血糖控制,反之,血糖控制不好,則可能導致牙周病患者有更嚴重的牙周組織破壞,因此同時有牙周病與糖尿病的人,需更注意口腔清潔。此外,懷孕婦女、有心臟疾病、骨質疏鬆者也可能有較高的機會罹患牙周病,除了勤於潔牙,也建議每3個月洗牙一次。

4種人善用健保提供的洗牙(清除牙結石)服務

◆每半年健保給付洗牙一次→ 13歲以上國人
◆每3個月健保給付洗牙一次(僅需付掛號費)
(1)懷孕婦女
(2)糖尿病者
(3)高風險疾病患者(口乾症患者或腦血管疾病、洗腎、惡性腫瘤等)
(資料整理:張芮瑜)首圖/富爾特數位影像
 
 
❤️更多【做假牙或植牙須知、牙周病治療】,請看113年3-4月大家健康雜誌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