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心靈活水 照顧陪伴 常見照護衝突,醫師教你不NG話術

常見照護衝突,醫師教你不NG話術

出處/ 2015年11月號/第343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5563
收藏 瀏覽數 : 5563
常見照護衝突,醫師教你不NG話術

爸媽或阿公阿嬤年紀越大,個性越來越固執、越來越難溝通嗎?別急別氣!專家教你溝通術,讓你輕鬆溝通不NG!


「媽媽越老越愛碎念,動不動就嫌東嫌西」、「爸爸血壓居高不下,要帶他出門看醫生,他一直不肯!」隨著家中長輩年紀漸長,不少子女受限於相處時間不足,導致溝通出現摩擦。若爸媽衰老後衍生生理退化、心理憂鬱等問題,精神科醫師提醒,與憂鬱老人溝通,必須具有耐心、同理心與關心的「3心」特質,再加上一些正向對話技巧,才能打破老人「歹逗陣」迷思,進一步營造和諧互動氣氛。

解析狀況題
讓你更自在與憂鬱長輩應對

雖然臺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但銀髮族的心理衛生問題,重要性始終不如三高、癌症等老人常見疾病;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副院長、臺灣精神醫學會祕書長黃敏偉更指出,老年憂鬱症常與失智症等疾病混淆,不易在第一時間被診斷發現,無形間增加許多家庭與社會負擔。

臺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蔡佳芬提醒,老化是一種漸進式失去的過程,不論你我,當身心因老化逐漸喪失自我控制能力,這種感覺任誰都不好受。面對老化帶來的失落,不少個性敏感、自尊心較高的老人家,會出現較多情緒問題。子女應多感受、體諒父母乍聽尖銳、情緒化字眼背後的心情,多點包容與正向回應,才能化解衝突,為父母營造和樂的老年生活。面對不同的老人憂鬱個案應調整應對方法,以下是常見的衝突情境,請醫師建議如何更輕鬆的與爸媽溝通。

衝突情境1
好說歹說
媽媽就是不願出門

出社會多年,怡秀一直想帶從未出國的媽媽到國外走走,但媽媽髖骨骨折開刀後,雖已康復,但擔心再摔倒骨折,不要說出國了,連到住家附近公園走走,她都不願意。看著媽媽日漸變成白髮蒼蒼的宅女,讓想盡孝心的怡秀傷透腦筋,幾次溝通無效,還爆發了口角爭執。
破解關鍵

面對回應與自己相左的長者,黃敏偉醫師提醒,老人家雖然各方面功能都退化,身為晚輩,最忌諱用命令、激將的口吻「建議」長輩執行你希望的事。蔡佳芬醫師建議,遇到這類僵局,可試著找長輩最信任、疼愛的人,以邀約或自嘲幽默的口吻,站在長輩角度,向其提出建議,且不要因一次拒絕就氣餒。透過一次次邀約,找出長輩不願出門的真正原因;並善用節日,多給幾個外出的理由,都有助引導長輩出門。

NG說法

★ 命令口吻►反正旅費我出,你給我去玩就對了!

★ 數落口吻►不想去玩就算了,之後不要怪我沒帶你出國!

OK說法

★ 自嘲策略►前陣子跟同事聊天,同事講到日本人氣人偶熊本熊,我還以為真有那種熊,鬧了笑話好糗哦!熊本熊是日本福岡的吉祥物,我們沒去過,搭飛機也不會很遠,我們一起去看看?

★ 信任邀約策略►找孫子、孫女或長輩信任的人,「邀請」長輩一起出去走走。例如:現在日幣貶值,出去玩很划算,少一個人旅行團開不成,你跟我們一起去啦!

★ 多元選擇策略►出國如果太遠,不然我們在臺灣玩?看是要去高雄吃美食,還是要去花東看自然景觀?

衝突情境2
爸爸排斥看病
病情越拖越嚴重

志維的爸爸有高血壓,常常胸悶、頭暈,寧可躺在床上休息,就是不願意去看醫生。志維不解爸爸為何明明不舒服,卻整天窩在家,每次叮嚀爸爸不舒服要去醫院檢查一下,爸爸總是一臉絕望又生氣的說:「反正我老了,沒用了,看病只是浪費錢……」。

破解關鍵

黃敏偉醫師觀察,長輩們不愛看病,多數原因與害怕的鴕鳥心態、擔心拖累晚輩的罪惡感,以及就醫環境不友善,覺得看病很麻煩等因素有關。對於寧可硬撐,也不願「有病治病」的長輩,釐清不想看病的原因,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蔡佳芬醫師也提醒,長輩畢竟是長輩,為人子女者,應對長者多一點耐心與包容,不要因為老人家一次拒絕就氣餒,或是「見笑轉生氣」,以免問題沒解決,反而兩敗俱傷。

NG說法

★ 強勢口吻►生病就是要看醫生,明天我帶你去。

★ 激將口吻►是你說不去看病的,以後不要喊不舒服!

OK說法

★ 他人經驗策略►我朋友才30歲就得到高血壓,聽說有胸悶、頭暈這些症狀,爸爸你也有嗎?要不要這周找個時間,我陪你去看醫生?

★ 自當誘餌策略►我最近健檢被檢查出高血壓,爸爸你陪我去看醫生,好嗎?我們兩個一起去比較有伴,你也可順便問醫師,有什麼方法能改善胸悶、頭暈?

★ 降低恐懼策略►最近新聞說,現在治療高血壓藥物很好,吃了沒什麼副作用,也不會讓病情惡化到爆血管。爸爸,我們要不要一起去做一下檢查,搞不好簡單吃個藥,就能控制了。

衝突情境3
看什麼都不順眼
爺爺就愛嫌東嫌西

大碩的爺爺過去是參與戰爭的士官長,硬脾很拗,對生活瑣事一律高標準看待。追求完美的性格,讓大碩爺爺說話總愛嫌東嫌西,最愛挑剔大碩的服裝儀容,酸言酸語讓同住的大碩,常不知道該如何跟爺爺溝通。

破解關鍵

老人家愛碎念、嫌東嫌西,常讓很多晚輩受不了。黃敏偉醫師表示,長輩看什麼都不順眼,除了與本身性格、後天生活環境,或世代間的「代溝」有關之外;部分愛嫌東嫌西的長輩,其實是沒有安全感、渴望被關心,才容易以嫌棄、抱怨的口吻,吸引晚輩關注。蔡佳芬醫師建議,對於這類長者,必須付出多一點耐心與同理心,可找出屬於長輩正面的價值,使其得以發揮,如此有助化解衝突,也能讓長輩情緒得到抒發。

NG說法

★ 質疑口吻►穿衣服自在最重要,現在不流行以前那種穿衣服的方法了!

★ 不耐煩口吻►都什麼年代了,還在講抗戰故事。

OK說法

★ 認錯口吻►我的服裝儀容跟爺爺比,真的不夠整齊,我會好好檢討。

★ 虛心受教►爺爺以前當士官長,服裝儀容都是怎麼快速打理整齊的呢?快點教我!

★ 轉移焦點►謝謝爺爺指導,我等下會把衣服穿好的,我快遲到了,先出門了,晚上再幫你帶點心回來喔!

老人愛碎念
是憂鬱症、還是失智症?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副院長黃敏偉分析,失智症患者的退化,是因大腦認知功能下降,導致言語重複碎念,記憶不可逆的持續退化;老年憂鬱症的碎念、負面情緒較有「針對性」,親友應多觀察長輩日常反應的細微差異,才有利於早期介入治療,提高生活品質。
 
症狀差異 失智症引發的碎念 老年憂鬱症引發的碎念
因大腦認知功能下降,導致言語重複碎念,記憶不可逆的持續退化。 碎念的內容及負面情緒,較有「針對性」。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