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兩性關係

> 婚姻經營

公婆生病都是老公付錢?沒工作被要求當看護?另一半拒絕不了家人的無理要求,該怎麼溝通?

小惠最近很常跟老公偉哲吵架,自從婆婆兩個月前中風後,偉哲就時常進出醫院照顧,最近夫妻兩人吵得更兇了!幾經思量後,偉哲和四個兄弟姐妹決定把半癱的媽媽送進療養院,然而當討論到費用開銷時,小叔和小姑卻都以家中經濟拮据為由拒絕支付費用。偉哲雖然很不情願,但想到年邁的母親需要照顧,還是咬著牙支付媽媽住院後的所有開銷。只是隨著媽媽出院後,即將住進療養院,想到未來長照的費用,偉哲就覺得頭痛!
2020-05-20

害怕回家過年?丈夫和兒子過年教戰守則

逢年過節,本該是溫馨團聚的日子,但闔家團圓的背後,也許有人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焦慮不安的感受。請回想一下,過去的年節經驗,妻子是否有出現心情低落、浮躁焦慮的「春節壓力症候群」?以下列出「妻子害怕回家過年」的心理狀態,提醒男性朋友們注意。
2020-01-21

夫妻摩擦不斷?心理師教你換個方法溝通

「女性的空巢期」及「男性的中年危機」是熟齡婚姻常見的衝突因子,當子女長大離家後,少了孩子居中做潤滑劑,就容易陷入婚姻危機。假如夫妻因興趣不同、時常起爭執,該如何化解隔閡?若另一半退休後總愛「甲你黏迢迢」(臺語),該如何讓對方把生活重心從自己身上移開?專家指出,只要夫妻相處堅守「先自得其樂,再與君同樂」,就能讓相看兩相厭的婚姻關係得到喘息的空間。
2019-03-04

忍了半輩子,老後婚姻失和,只能卒婚嗎?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的資料,結婚25~29年夫妻的離婚率,自1994~2004年間成長了4倍,就連結婚30年以上的夫妻,離婚率也增加了3.8倍。當退休後,家中出現空巢期,夫妻獨處時間變多、衝突也容易增加,究竟老夫老妻共同生活了大半輩子,不想再忍下去時,該怎麼溝通才對?除了離婚以外,還有別的選擇嗎?
2019-01-02

當伴侶越老越「番顛」,如何讓婚姻關係加溫?

「妳今天為何這麼晚回來?……你要小心新認識的朋友!」、「衣服為什麼要這樣晾?為什麼不用夾子夾起來?」當退休之後回歸家庭,家人相處的時間突然變很多,密集的相處很容易連芝麻綠豆大的事,都成為負面情緒的引爆點,老伴似乎愈來愈難搞。假如親密伴侶退休後難相處,該如何改善?除了分居、離婚,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夫妻關係呢?
2019-01-02

親愛的,孩子教不好是誰的錯!

另一半常把教養小孩的責任推到妳身上嗎? 不參與教養,還常指正妳教小孩的方式有問題? 如何改變另一半的心態,一起分擔教養重任, 專家說,「放低姿態、懂得求助」很重要!
2019-01-02

摳門老公,讓妳忍無可忍?

家裡的燈永遠捨不得開、洗澡水要全留下來洗手與沖馬桶、 毛巾破了也不能丟、下班後還要去市場撿葉菜…… 另一半種種的摳門行徑,已讓你大呼「受不了」了嗎? 對付已節省過頭的枕邊人,有什麼方法能讓他們好相處一點?
2018-12-31

先生的方向就是妳的方向?

兩性平權的口號喊了許久,究竟女性在踏入婚姻生活以後,要怎樣兼顧家庭而又活出自己呢?本期特別訪問了陽明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以女性觀點來跟我們分享她的感受。
2018-09-10

讓愛飄洋過海溫暖你

夫妻分隔兩地,常是婚姻亮紅燈的導火線,也常造成親子間的疏離與衝突,怎麼施展創意才能穿越時空限制,傳遞彼此的關愛,維繫家庭的和諧與情感?「離久情疏」可說是親子之情、夫妻之愛最無奈、最遺憾的損失。然而,隨著國際化腳步加快,地球村的時代來臨,在生涯發展的過程中,承受長期或短期的分離,似乎已成為現代人不可避免的宿命。
2017-12-12

婚後有家要顧,朋友圈難維繫?

妳是否有這樣的經驗,婚後,每天忙工作、忙家事,好不容易等到假日可以出外透氣,原本計劃要參加好友的Party,卻因另一半「Say No」,只能悶在家裡。不妨準備幾招應對,既維持夫妻間的甜蜜,自己也能開心跑「趴」。
201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