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壓力",共有310筆資料

不管技巧如何,藝術創作都能緩解壓力

《藝術治療期刊》研究發現,只要45分鐘的藝術創作,就能減低腎上腺皮質醇水平。腎上腺皮質醇又稱為「壓力荷爾蒙」,是一種由腎上腺分泌的荷爾蒙,會隨壓力增加而分泌。
2017-02-21

閱讀能減少壓力且延長壽命

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發現,閱讀能夠延長壽命。在12年的追蹤期間,每週閱讀超過3.5小時的成人比沒有閱讀習慣的成人,在死亡率上明顯少了23%。到底閱讀可以帶來哪些好處?
2017-02-14

美國2/3家長認為,應教導孩子因應壓力

美國發表最新民調,許多家長都希望老師能夠在性教育和物質濫用等議題之外,拓展健康教育的課程。調查指出,高達2/3的家長認為,初中和高中應該教導孩子如何因應壓力、憂鬱、霸凌和自殺等議題。
2017-02-14

光照療法,有助於非季節性憂鬱症治療

研究指出:治療季節性情緒障礙的光照療法,可能也有助於治療非季節性憂鬱症。
2017-02-10

高齡產婦的女兒,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高

高齡產婦的女兒在進入成年初期,面臨壓力、焦慮和憂鬱的風險可能增加。 研究者針對1200名出生於1989至1991年的澳洲人進行20年的追蹤。結果發現,出生時母親年齡在30~34歲的女性,在20歲時的壓力水平較出生時母親年齡輕的女性高。出生時母親年齡大於35歲的女性,在壓力、焦慮和憂鬱的水平上更是高出許多。 該研究發表於《異常心理學期刊》,文中也提到出生時母親的年齡對男性未產生影響。而出生時父親的年齡對子女皆無影響。
2017-02-10

有眾多臉書朋友的青少年,壓力和憂鬱的風險較高

一篇發表於《精神神經內分泌學》期刊的新研究指出,擁有愈多臉書朋友的青少年所承受的壓力愈大,這可能增加了他們日後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2017-02-10

產後憂鬱症狀有哪些?家人如何預防、治療及協助?

約30%~75%的初產婦,都曾面臨程度不一「產後憂鬱」症狀,嚴重的產後憂鬱,不只會讓媽媽想不開,甚至可能危及新生兒性命。當家人有了產後憂鬱症狀,不是一句「想開點」就能解決或治療的。身為丈夫及家人,該如何預防?如何陪伴產婦走過產後低潮?本篇教你治療方法及表達關心的方式,讓全家一起走出憂鬱氛圍!
2017-02-09

「適度」運動,有益青少年健康

研究指出,規律地運動能夠減少壓力和焦慮,能提升自我價值和大腦功能,有助身心健康。每週運動14個小時有益於青少年身心健康,然而,超過和太少對身體似乎有害。 瑞士的研究者,洛桑大學Arnaud Merglen及其同儕將研究結果發表於11月20日網路《兒童疾病檔案》期刊。他們發現:每週運動14個小時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這個數字高於歐洲、美國和世界衛生組織給青少年的建議:每週運動7小時。
2017-01-25

氣炸鍋、壓力鍋,如何正確使用?

想要輕鬆做出美味料理嗎? 市面上推出氣炸鍋、壓力鍋等料理小幫手,使用這些鍋具要注意什麼? 方便輕巧的不沾鍋、鋁鍋,真的少用為妙嗎?哪些安全上的疑慮,你該知道!
2017-01-19

學測剩兩天,焦慮睡不著怎麼辦?

學測在即,擔心考不好、考試失常,壓力大睡不著怎麼辦?
2017-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