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壓力",共有310筆資料

《火神的眼淚》揭露:最可怕的不是工作辛苦!而是無效溝通引發的錯誤決策...怎麼讓主管更信任自己?

熱播消防職人劇《火神的眼淚》其男主角之一的林義陽, 在劇中個性敢怒直言, 因堅持消防安檢規定與上司和他人發生諸多衝突, 最後竟不幸葬生火窟之中,令人唏噓。 倘若時光倒轉,林義陽面對各方施壓, 可以如何修正溝通應對方式,讓焦慮主管採取自己的建議?
2021-06-23

吃巧克力.深海魚.堅果.五穀能有好心情?吃錯則更憂鬱?

你是壓力太大,就會找食物慰藉的人嗎?事實上,選擇某些食物,的確能適時地舒緩壓力,到底哪些食物有抗壓魔力,讓人充滿活力?甜蜜的糖果、誘人的蛋糕、令人無法抗拒的巧克力,加上一杯濃郁咖啡,都代表午後令人期待的美妙時光,給人一股快樂與幸福感,但吃甜食真的有抗憂鬱的作用嗎?什麼食物可以讓人心情愉快,遠離憂鬱?
2021-06-21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 2大族群壓力快破表! 5招幫助自己防疫期維持健康身心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延長至一個半月,除加強防疫措施,心理防疫也不能少。緊張型的年長者若過度關注疫情變化,就會變得更加焦慮、擔憂自己被感染,進而出現失眠、心理健康問題。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建議,民眾疫情期間盡量維持規律的生活型態,減少新聞訊息,專注可控事物。
2021-06-11

適度壓力會讓表現更好嗎?想解決問題,6個辦法幫助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承受些許壓力可以使人們表現得更好」的觀念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然而,一項發表於《大腦皮質期刊》的研究指出,即使是輕微的壓力也可能傷害許多人的執行功能,例如:自我控制、集中注意力、工作記憶和問題解決等心智技能。
2021-05-27

疫情讓你焦慮?5招用對「正念」提升防疫抗壓力!

疫情讓你焦慮?不妨用焦慮的天敵「正念」提升精神免疫力!正念用英文講就是mindfulness,意思就是覺察、關注和注意,可幫助人們更好地進行情緒管理、自我調節、提升注意力等。
2021-05-18

從事劇烈運動對青少年的壓力管理有正面影響

根據韓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一項線上調查結果指出,每周進行5次以上運動的學生比沒有運動習慣的學生,感受到的壓力較小,而且隨著運動頻率降低,自殺意念可能性會增加。
2021-04-27

反覆夢見災難現場、失眠易怒...意外後修復心理創傷可做2件事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常發生在經歷重大意外的人身上,但非當事人也可能因目睹或耳聞至親罹難而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如過度責怪、不斷重複回憶事故情境或絕口不提任何有關創傷事件的記憶,有自我傷害的衝動。專家提醒,要預防或緩解症狀,最重要的是要察覺症狀,慢慢地找回生活的主導權。
2021-04-23

青少年失眠是成年後憂鬱症、焦慮症前兆?少喝手搖飲能幫助一夜好眠?

調查顯示,超過20%的青少年曾失眠,醫師提醒,青少年不會沒原因失眠,有些精神疾病會在成年早期發病,但在青春期時有病前的潛在症狀,以失眠、憂鬱、焦慮等形式呈現,當失眠問題持續出現,最好儘早治療……
2021-03-11

調查:越少和孩子一起運動的父母越憂鬱,春節連假和孩子去運動吧!

許多春節活動受疫情影響紛紛取消,不少家庭取消出遊活動。根據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指出,父母與孩子共同運動天數越少,其憂鬱指數的比例越高。專家建議,藉由運動可以緩解疫情的緊張情緒,也增進親子關係。
2021-02-02

親子運動有哪些好處?孩子能學到什麼?給親子關係哪些正面能量?

康健人壽與董氏基金會舉辦「玩轉動,拋出好心情」親子康健身心計畫,鼓勵親子一起運動,也發現親子共同運動有助於親子關係增溫、紓解壓力,並能提升體適能與肌力!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