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疾病保健 疾病預防 痔瘡會變成大腸直腸癌嗎

痔瘡會變成大腸直腸癌嗎

出處/ 2017年3月號/第357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4953
收藏 瀏覽數 : 44953
痔瘡會變成大腸直腸癌嗎

嚴重的痔瘡,會變成大腸直腸癌嗎?痔瘡和大腸直腸癌兩者的發病症狀都是出血、便祕,到底兩者有無關聯?該如何區分?90%的大腸直腸癌在早期都會被誤認是痔瘡,但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任馮盈勳澄清,「痔瘡」與大腸直腸癌無關,痔瘡也不會變成癌症,這兩者唯一相似之處,是痔瘡發病的症狀,例如出血、便祕,和大腸直腸癌的症狀很像,容易混淆。大腸直腸癌的患者常視出血症狀為痔瘡引發,因而未去檢查、延誤治療。

 

分析國內各大醫院大腸鏡受檢者的健診數據,發現幾乎九成以上的受檢者有痔瘡(分內痔或外痔),腸道內則可檢出息肉、憩室或腫瘤,其中腸內有息肉的比例極高,平均約每5人就有1人長息肉。

九成五的大腸直腸癌
是由腺瘤性息肉癌化而來

林口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陳進勛指出,痔瘡、腸息肉、大腸直腸癌三者中,只有後面兩者具有關聯性。「痔瘡」本身是血管叢及結締組織結構鬆弛膨脹的物理性因素所造成;腸內「息肉」是黏膜組織細胞過度增生所形成凸出於黏膜表面的隆起物;大約九成五以上的大腸直腸癌,是由腺瘤性息肉「癌化」轉變而來。(延伸閱讀:大腸癌有家族史者只占兩成,預防需破解5大盲點

此外,息肉和大腸直腸癌約有一定比例和遺傳、基因相關;其次,也和生活習慣、低纖高脂飲食、肥胖、運動等因素有關;但痔瘡純粹為後天生活習慣引起,無關遺傳,除非是同一家族內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相似,才會有多人罹患痔瘡的可能性。

大腸癌和痔瘡的區別
 
  痔瘡 大腸癌 說明
成因 血管叢及結締組織結構鬆弛膨脹的物理性因素所致,多為良性疾病。 肇因於癌細胞突變或由息肉轉變而來,多為惡性腫瘤。 痔瘡因腸胃門靜脈壓力過高導致;大腸癌為癌細胞長成的惡性腫瘤。
排便出血 糞便顏色鮮紅,會滴血或噴血。 糞便顏色暗紅帶黑,或混雜黏液。 痔瘡常出現肛門端血管出血。
排便習慣 一段時間會改變,症狀改善後又回到原樣。 突然改變、經常性腹瀉或便祕。 大腸癌是持續性症狀惡化,很難自行改善。
糞便形狀 完整條狀。 結塊或難以成形。 大腸癌會有糞便越來越細的現象。
生理反應 內痔不痛,外痔肛門口腫脹、發炎或劇痛。 體重減輕、常有便意。 大腸癌可能因腸阻塞或腫瘤生長快速,出現體重明顯減輕的現象。
貧血 若內痔嚴重,偶見貧血。 貧血。 兩者皆有貧血的可能。
頻率 排便會滴血,且伴隨疼痛感。 上廁所無疼痛感,也不會滴血。 痔瘡會因血管阻塞或感染產生肛門口疼痛,大腸癌嚴重時也會有疼痛感。

►延伸閱讀

及早發現大腸癌,4大篩檢法比一比

長期便祕是大腸癌警訊?宿便迷思大解析

大腸直腸癌不要拖,專家解答治療疑惑

預防大腸癌,吃葉酸有效嗎?

關鍵字: 腸癌痔瘡血便息肉內痔外痔腸道大便出血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