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預防",共有200筆資料

50歲前越早保健大腦,預防中風與失智效果越好

夜晚氣溫驟降易讓血管突然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增加中風、心臟病風險。董氏基金會提醒,填寫大腦保健評分表可掌握中風或失智風險,50歲前及早保養,能讓中風或失智風險降一半。越早養成健康習慣,效果越好。
2025-02-18

二次中風更兇猛,哪些徵兆要警覺

急性腦中風讓當事人、家人心慌不已,更令人擔心的是,一旦中風過,二度中風的比例很高,失能程度會更嚴重,死亡率也跟著提高。預防再次中風,該怎麼做?
2025-02-03

樂齡族預防肌少症、肌無力,只吃蛋白質還不夠!

「肌少症」是長者健康的隱形殺手,其特徵包括肌肉質量減少、肌肉功能降低,造成行動力下降、跌倒、骨折機會增加,甚至導致失能;很多人知道蛋白質是合成肌肉的原料,但提醒大家:光是攝取足夠蛋白質卻缺乏運動,無法有效增肌!
2024-10-24

保存骨本、訓練肌肉,擁有逆齡人生

65歲以上民眾,約每7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肌少症盛行率男性為23.6%(約45.8萬人),女性為18.6%(約43.8萬人)。擊退肌少症及骨鬆症的作法是「增加及保存骨本、訓練肌肉」,平日扎實養護,才有本錢對抗老化造成的流失。
2024-09-21

常覺得疲勞、頭痛?試試每天與人連繫互動來改善孤獨感!

近期新北市及高雄市皆傳出60多歲獨居者在家驟逝,鄰居發現不尋常而報警的消息。據內政部2023年統計,全國65歲以上長者獨居之住宅戶數達52.9萬宅,十年間漲幅近九成,連帶引發令人擔憂的社會問題「孤獨死」……
2024-09-05

憂鬱症狀恐加速老年人記憶力衰退,多做互動性活動能活化腦力

憂鬱症和記憶力衰退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研究指出,憂鬱症狀與老年人的記憶衰退有高度雙向關聯。老年憂鬱並非正常老化,其患者更易失智。別只久坐看政論節目、追劇,日常多做互動性活動,有助於減緩記憶力衰退。
2024-09-04

有憂鬱症的女性比男性更易患心臟病,從「心」體貼媽媽

周末將迎來母親節,還在思考要準備什麼禮物或安排帶母親去哪裡吃飯嗎?比起禮物或美食,不妨先關照媽媽的身心健康。研究指出,女性得憂鬱症的比例是男性的2倍,有憂鬱症的女性比男性更易罹患心臟病。
2024-05-09

老人斑還是皮膚癌?曬過頭小心老得快還會致癌

適度曬太陽有助於身體合成維他命D,但過度日曬不只會加速皮膚老化及形成斑點,還可能將自己暴露在罹癌的風險中。面對這些斑斑點點,究竟該如何分辨哪些是曬斑、老人斑,還是皮膚癌?哪些人是易罹患皮膚癌的高危險群?又該怎麼做,才能預防皮膚癌?
2024-04-16

邦克列酸(米酵菌酸)食品中毒如何預防?

寶林餐廳發生多人食品中毒及死亡案件,至4/7累計通報34例,其中33人採檢邦克列酸呈陽性,現場食材、刀具、砧板未檢出毒素,但廚師手上驗出致病毒素。餐飲場所如何控管環境,避免食安悲劇?民眾又該怎麼避免食品中毒?
2024-04-08

老年人有腸胃疾病易感到孤獨和憂鬱!3招關心父母、增互動

農曆新年將至,親友團聚時,如果長輩表示身體不適,除了關注生理狀況,也要留意社交、人際互動,是否有孤獨感與憂鬱情緒,特別是有消化系統疾病的年長者。因為研究發現,有腸胃疾病者孤獨感較高,與憂鬱症高度相關。
202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