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熟齡照護 照顧家人 爸媽鬱鬱寡歡,不看醫生怎麼辦?

爸媽鬱鬱寡歡,不看醫生怎麼辦?

出處/ 2017年10月號/第364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2026
收藏 瀏覽數 : 12026
爸媽鬱鬱寡歡,不看醫生怎麼辦?

當家中長輩突然變得鬱鬱寡歡、經常失眠,已經到了該看醫師的地步時,老人家卻礙於面子,怎麼都勸不聽!該如何讓爸媽願意到精神科就診?子女溝通時,又該避開哪些錯誤的回應地雷呢?


一名80多歲的獨居婆婆,長時間無人說話,開始變得憂鬱。小孩一年才回去幾次,發現婆婆不太對勁,帶她就醫。回家服藥後,依舊悶悶不樂。後來在國泰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邱偉哲建議下住院,接受治療,住院期間護理師照三餐問候,醫師也三不五時來查訪,一段時間後,變得比較有笑容。

邱偉哲醫師說,其實住院治療時使用的藥物跟門診藥物差不多,但不同的是多了醫療人員的關心,病情也就好轉。有些患者住院後,家屬經常探視,病情也有了起色。

老人憂鬱普遍晚就醫

很多人覺得老人家是大人,感覺不舒服自然會說,其實老人家也像小孩,心情不好不見得會說出來。小孩有些優勢,不講話時,媽媽會緊張地帶他看醫生;但老人家不講話,兒女會覺得只是心情不好,容易忽略,若老人常哀哀叫,兒女則會覺得煩,覺得是「無病呻吟」,也未必會重視。

很多時候都是久居國外的家屬回台探視時發現,原本熟識的親人狀況差很大,才提醒在台灣的家人帶老人家去看診,延誤了黃金治療時機。若是獨居老人患有憂鬱症,缺乏外出看醫生的能力,就醫時間普遍更晚。

為何老人不願說出心中鬱悶?

人年紀越大,越不容易把內心的感觸說出來,壓抑久了,就容易不開心;面對老年憂鬱症,醫師認為「說出來最重要」!

不願意說出真相的老年憂鬱症患者,可分為以下兩類型:

1維護尊嚴型

在很多家庭中,爺爺是家中的王者,自尊心非常強,有些年輕時在職場上不可一世,老了不再有人勤獻殷勤,導致心理出現很大的落差。若想帶悶悶不樂的長輩去看精神科醫師,很多老人家覺得「憂鬱症是精神病」、「我沒有發瘋」、「我又不是孝維(閩南語:瘋子)」,因而排斥去看精神病醫師。典型的老一輩對憂鬱症有負面的刻板印象,他們要維護尊嚴,不覺得自己有問題,頂多只願承認身體不舒服。

面對自尊心很強,不願看診的老人家,邱偉哲醫師建議要給他臺階下,可以告訴父母,今天來看醫生是為了改善失眠、胸口不舒服或是頭痛等身體不適;也可帶家屬去看其他科醫師,由其他科醫師來建議「換醫生」。以國泰醫院為例,內科八診就是精神科,所以其他科醫師要轉診,都直接跟病患說到八診去找醫師,患者就這樣不知不覺走進精神科門診,沒想到卻看好了!有時病人還會說「八診醫生很厲害」,建議其他有相同症狀的病人也到八診。有的醫院則是把精神科改名為「身心科」,病患接受度較高。

2無法溝通型

有些長輩覺得自己沒病,不願踏進診所或是醫院,讓子女覺得很難溝通。臺中榮民總醫院一般精神科主任莊凱迪說,憂鬱症患者有85%會失眠,不妨告訴爸媽「我們去醫院看失眠」,這樣大部分的人都願意。像有家屬就這樣連哄帶騙把爸媽帶到診間,但爸媽不開心地質問「不是要看失眠,怎麼跑來精神科?」莊凱迪醫師連忙回答,「我就是看失眠的醫師」或「失眠就是精神科在看」,才讓老人家安心不少。

莊凱迪醫師還有另一個方法,就是告訴老人家「不舒服是神經衰弱引起」;他解釋,有些老人家可以接受神經衰弱,但不能接受憂鬱症。邱偉哲醫師也建議,老年憂鬱症患者常伴隨身體不舒服,家屬可以告訴長輩,是因自律神經失調或是失眠等問題而去醫院看診,不要講到「精神」這兩個字,長輩比較願意看診。

有些病人一直不願意出門就診,直到憂鬱症嚴重影響生活、非常虛弱,而被家人強行帶到醫院,或因其他疾病住院,精神科醫師才有機會接觸到患者,其實只要接受治療,病情就會改善很多。

很多病人排斥住精神科病房,邱偉哲醫師說,曾有個阿婆本來不願住進精神科病房,但住院一次後卻非常喜歡,因為很多人會跟她噓寒問暖,不像她在家裡都是一個人,此後還主動跟醫師說要住院。

陪伴老年憂鬱症患者
家人避免這樣做

錯誤方法1》告訴患者不要想太多

很多家人很熱心,甚至當起醫生,開始「治療」病人,告訴病人不要想就會好,莊凱迪醫師說,憂鬱症患者就是沒辦法控制自己不去想,家人越說不要想,患者越覺得自己無能、糟糕、沒用,壓力就更大。有時憂慮是因為身體疾病,如小中風等所引起,並非單純的心理問題,最好還是由醫師給予治療建議。

 

錯誤方法2》說患者想不開,才生這個病

莊凱迪醫師說,病患要的是不帶批評的陪伴、支持與鼓勵,不能暗示生病是他自己造成,甚至怪他「你就是想不開,才生這個病」,事實上多半是「生這個病才想不開」。

憂鬱症患者常會自責,覺得自己拖累別人,如果家人常說「你為何不看開點」,患者會覺得是自己的錯,以致造成別人困擾、拖累別人。

 

錯誤方法3》要患者改變,給一堆建議

家屬最愛建議「你要這樣做才會好」,莊凱迪醫師說,這些都是沒有必要且不好的關心,有些家屬甚至企圖改變患者的作息,例如硬要他白天不要睡,晚上才能入睡,但患者就是晚上睡不著,只好白天來補眠,他無法控制自己入睡的時機。患者其實很需要有人懂得他的無助與無奈,家屬不要急著給建議。

不要急著要求憂鬱的老人家改變思維與生活方式,他需要的是理解、包容與共鳴,等到情緒改善後,行為自然會改變,家屬太著急反而容易搞砸。

 

錯誤方法4》強迫患者出門運動

很多人以為憂鬱症患者多出門走走,心情自然會好,如果患者不去就大吵一架,但莊凱迪醫師說,憂鬱症發作時,患者會沒有力氣,沒辦法出門走走,應該讓他好好休息。也有人硬把患者拖去運動,他說,我們不會叫骨頭斷掉的人去運動,面對較嚴重的憂鬱症患者也應如此,要先讓患者休息,待患者體力恢復後,才陪他一起去運動。 

 

陪爸媽去看診,別一問三不知

當家屬陪憂鬱的長輩到醫院就診,醫師最常問的是:(1)長輩吃飯吃得好不好?(2)睡覺睡得好不好?(3)有沒有出去走走?很多家屬會回答:「我白天上班,不大清楚老人家白天的狀況」。邱偉哲醫師建議由比較了解病患生活作息的人陪伴就醫,較能協助醫師準確判斷。

邱偉哲醫師分析,醫師問的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藏有大學問,從中可得知老人家會不會自己煮飯,還是媳婦餵食;如果老人家可以自己煮、自己吃,問題不大嚴重;最怕的是,連餵食都不願意吃,就很麻煩。

他進一步解釋「魔鬼藏在細節裡」,問老人家吃什麼,也可看出老人家的生活品質,可了解病患有沒有人照顧、白天是不是一個人在家、身體機能好不好等。假如老人家說「三餐我都自己想辦法」,可能病患自己住,容易孤單寂寞;假如老人家說原本會出門買菜,最近都是熱冰箱裡的剩菜來吃,表示病患憂鬱到不想出門;若老人家說「我不餓」,可能代表沒食慾或根本吃不下。

此外,醫生會問患者「為什麼要來看診?」很多人會答說,女兒、兒子叫我來,這樣回答者,代表他和子女的關係還不錯。有時狀況敏感,例如兒子往生,或兒子不孝、會偷錢等讓老人家煩心,病人就不一定會說實話,但病人不說實話,醫生就很難對症下藥。陪同看診的家屬,若聽出患者隱瞞了某些事,可在病患離開診間後,再進診間告訴醫師。願意面對問題,老人家會恢復得快一些。

研究顯示,憂鬱症會慢性化,甚至好不容易改善後又復發,專家也建議,要把憂鬱症當作是「長期控制的慢性病」來看待,因此,預防勝於治療,莊凱迪醫師建議家人在老人家還沒有憂鬱之前,就「先預防孤單」。不是要勉強父母參加活動,而是要找父母有興趣的活動,例如帶爸媽去參加社團,或培養固定去公園、郊外走走的習慣,或定期安排親友間的聚會等。

在飲食方面,補充缺乏的營養素,對於改善憂鬱症也有幫助,孩子不妨準備富含omega-3深海魚油的食物給爸媽吃,一來補充營養,二來爸媽收到子女的關心,也會開心。最後,提醒子女,如果爸媽有老年憂鬱症,別再給他們壓力,不帶批評的關心與陪伴,一起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都能讓爸媽再展笑顏。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