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心理衛生中心",共有190筆資料

開學孩子賴床叫不醒?3個方法幫他調回生理時鐘!

開學了!長假中孩子的生活作息是否晨昏顛倒,擔心無法盡快恢復正常作息?或是擔心孩子們因為沉重的功課壓力,深夜才能入睡,影響身心健康?根據一篇2019年5月發表於《睡眠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採取調整睡眠作息的干預措施,可幫助夜貓族在三週內,顯著改善睡眠和清醒時間、早晨的工作表現、飲食習慣以及減少憂鬱和壓力。
2019-09-05

投資1元,可省下7元!多元有趣的運動方案能促進孩子心理健康

距離開學只剩下不到一週,孩子們的暑假生活除了參與課業學習的活動外,是否有陪伴或教導他們從事促進心理健康的活動,預備好面對新學期及隨之而來的各式壓力?根據2019年5月刊載於《科學日報》的一篇研究指出,支持促進兒童的心理健康措施,可以創造更健康的社區及確保經濟效益,以兒童馬戲技能課程為例,為孩子在馬戲訓練計劃中投入的每一塊錢,可省下未來可能花在心理健康成本的七塊錢!
2019-08-26

花過多時間玩電玩的女孩,社交能力較差?

暑假已經過了一半,孩子除了參加營隊、補習、旅遊外,是否也因通融讓孩子大大增加打電玩的時間?!根據一篇2019年4月發表於《兒童發展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孩子花太多時間玩電玩將影響其社交能力,尤其是10歲時經常玩電玩遊戲的女孩,其社交能力到了12歲時,會比不常玩電玩遊戲的女孩低。
2019-08-15

校門關比鬼門開還可怕?家長必學,讓暑假變期待的方法!

暑假到,網路上就流傳著一則笑話:「七月,比鬼門開更可怕的是校門關!」對許多孩子而言,兩個月的暑假是自由放鬆的時光;但對父母來說,卻可能增加了不少與孩子有關的壓力!根據英國調查,父母因為孩子而感到有壓力的次數,每天至少有六次,並表示自己每天將近40分鐘感到焦慮,每個月有八天感覺需要一點休息或自己的時間。
2019-07-31

情緒困擾和肥胖、代謝症候群有關聯?

心情不好的時候,你會吃「高熱量食物」排解壓力嗎?收入高低原來和肥胖有關連?根據一篇2019年3月發表於《肥胖》期刊的研究指出,收入較低的人可能更容易因為心理困擾而透過情緒化飲食紓壓,進而導致肥胖的現象。
2019-07-15

YouTube是最正向社群平台,常用Instagram則易產生負面情緒?

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爆紅的返老還童照片,不是拍照APP的新功能,而是來自於社群媒體Snapchat內鍵的濾鏡功能。社群媒體功能不斷推陳出新,已不僅只有發佈貼文而已,《2018年台灣網路報告》指出,民眾最常使用的網路服務應用前三名為「觀看網路影音」、「社群網站使用」及「通訊軟體」;其中,社群使用率更超過八成,主要為20世代族群使用。根據一項由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協會(RSPH)與年輕人健康運動(YHM)共同進行的研究發現,最易帶給年輕人負面心理健康影響的社群媒體是Instagram。
2019-07-02

學校週會玩團康遊戲,讓學生愛上運動!

你印象中的學校週會是什麼樣子呢?學生按照班級排排站,乖乖在台下聽著校長致詞、教官訓話,偶爾位上台頒獎的同學鼓掌?其實,妥善運用每個禮拜1~2次的週會時間,安排團體競賽活動,也能促進身心健康!目前全台有20所學校在這學期為同學安排「運動週會」,同學們在週會時間參與運動,例如:兩人三腳、跑攻城堡或跳樂動紓壓五招等,讓運動變得有趣、也增加了更多運動時間!
2019-07-01

面對考試及求職壓力大,花12分鐘幫助他人竟能紓壓?

面臨期末考與緊接而來的畢業季,多數大學生正處於高壓的情境中,但與其埋頭於考試準備及生涯規劃,感受強大壓力,不如起身走動、向周遭親友釋出善意!根據一篇2019年3月發表於《幸福研究期刊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的研究指出,心情不好時,與其專注於讓自己感覺更好的方法,不如祝福他人,能立即改善焦慮、增加快樂與幸福感。
2019-06-13

如何討女性歡心?研究:送花吧!

無論是情人節或母親節等重要節慶,「送花」常是大家表達心意的方式之一,不僅因為花所帶來的香氣令人著迷,花語也讓受贈者心花怒放。根據一項由北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發現,花卉有助壓力,即使和花卉生活幾天而已,也能顯著減緩壓力。
2019-05-20

玩電動或線上遊戲好紓壓?不同年齡上班族紓壓方式大不同!

忙碌的上班族,平常都靠什麼紓壓呢?根據董氏基金會匯整2018年上班族壓力及紓壓方式資料顯示,不同年齡層上班族紓壓方式有差異,舉例來說,年紀較長的上班族喜歡用「運動」及「宗教活動」方式紓壓者,而年輕的上班族則習慣用「睡覺」及「玩電動或線上遊戲」的方式來紓壓。不過,整體而言,大部分的上班族仍偏好靜態性的紓壓方式,像是「看電視、電影」、「聽音樂、唱歌」。
201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