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人物報導 溫馨公益情 最愛大笑的乳癌志工吳雅倩》堅信面對,就不會恐懼

最愛大笑的乳癌志工吳雅倩》堅信面對,就不會恐懼

出處/ 2010年6月號/第283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601
收藏 瀏覽數 : 3601
最愛大笑的乳癌志工吳雅倩》堅信面對,就不會恐懼

罹患末期癌症的消息,往往讓許多人對求生感到灰心,但若撥打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的「愛波專線」,電話那頭用爽朗聲音回答各種諮詢的人,可能就是最愛大笑的志工吳雅倩,開朗的態度,很難讓人聯想,她其實是癌細胞轉移到骨頭的第四期乳癌患者。

 

曾祖母也是乳癌患者的吳雅倩,高中時就發現胸部長了一塊東西,而且愈長愈大,那時醫師認為是脂肪瘤、割除即可,每半年進行追蹤,所以她也沒太在意這件事,直到升大學後才去做唯一一次的追蹤。不過,對於醫師觸診檢查,她形容:「感覺很羞赧,心想要摸,自己摸就好,幹麻給醫師摸?」後續就沒再追蹤。

 

38歲那年摸到胸部硬塊
不想父母擔心,一路堅強應對

因為胸部動過刀,加上自己屬於有家族史的罹病高危險群,因而吳雅倩一直對乳癌有警覺,想到時就會自己檢查乳房。

 

38歲那年,她突然又摸到胸部有個地方硬硬痛痛的,正值經期,以為漲痛是月經造成,心想:「觀察一個月看看!」沒想到,之後去做全身按摩,按摩師一摸就提醒,胸部的硬塊可能不對勁,最好趕快檢查。於是她到醫院接受穿刺檢查,後來又做了切片確認,這時她心裡已經有數。

 

或許早有心理準備,吳雅倩對罹癌不感覺恐懼,能夠接受事實。未婚的她反而較擔心父母無法接受,所以一直都自己就醫、決定了治療方式才告知,因為她認為自己最瞭解自身情況,不希望父母擔心。

 

以發現新大陸的心態
面對治療時重重考驗

從確診到接受治療,吳雅倩常以發現新大陸的心態去面對,她原本胸下感覺疼痛,後來才知道癌細胞病兆其實在乳頭,切除的方式也隨之不同。治療時,她一直沒積極去問罹癌的期別,只因她不時想到醫師的話:「什麼期別不重要,不治療一樣會死!」後來是從自己用藥改變才知道,乳癌已從原本的第二期變成轉移到骨頭的第四期。

 

或許是年輕有體力,吳雅倩慶幸自己治療的副作用不會太大,而且她認為難過也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為什麼不好好善待自己?因此,她沒有因生病而苦惱到吃不好、睡不好,相反的,生活的口訣是:好好睡、好好過、照醫師的話去做。

 

除了正統的西醫治療,如同每個癌症病友都會做的事,吳雅倩也曾尋求另類療法來確保生命延續。曾在結束西醫療程後,花大錢去找一個宣稱可治癌的中醫,五天份的水藥就要花費五千元,價格太高,只去了一次便做罷。此外,還練氣功。她指出,雖然這些行為不見得有直接療效,但練氣功讓她維持好精神,也是不錯的養生方法,所以持續至今。

 

在飲食方面,吳雅倩沒給自己太多設限,最大的改變是維持每天喝精力湯、吃五穀飯的習慣。病友協會的姊妹告訴她,不要讓飲食成為癌症病友的迷思,飲食原則跟健康人一樣「少油、少鹽、均衡」即可。尤其接受化療的過程,體內細胞正跟癌細胞打仗,更需要充足營養來恢復元氣,但那時往往食慾很差,她感謝病友協會提供撇步,教導她如何有技巧地吃下食物。

 

不認為自己機會不大
信任現代醫學能讓她重生

罹癌至今兩年,吳雅倩的心得是:「面對它,就不會恐懼。」比如第四期乳癌存活率是25%,她不認為自己機會不大,反而是信任現代醫學有方法,能讓她更趨近那25%。

 

另一方面,年輕就罹癌雖然較有體力抗癌、但也較容易復發,吳雅倩認為這些資訊現在都很清楚,最好的方式就是善待自己、持續接受治療,給自己重生的機會。

文未完,全文請見紙本雜誌。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會員登入可線上瀏覽全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