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網路書店 書籍 幸福樂齡:高年級的人生課

幸福樂齡:高年級的人生課

想擁有快樂,無憂的第二人生?
想要「懂老」、「防老」?老後人生如何規劃?
透過名人的精彩故事,為你提供老年生活的藍圖參考。

 

定價380元
優惠價 79 300

人生,愈老愈有味!12個來自各界的名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從年輕到老後,一樣可以自在、有夢想,活在當下,享受當下。

★本書透過各界名人,包括:孫越、謝孟雄、黑幼龍、沈燕士、陶傳正、張金堅、楊志良、陳益世、林靜芸、葉金川、譚艾珍及陳焜耀等人物的精彩人生故事,分享自在生活、豐富生命、老而無憂及老而自得的人生思維。

本書是高年級必須的人生課,也是適合各世代閱讀的好書
①已退休的長者或準備退休的上班族閱讀,可以學得提升熟齡生活品質的經驗。
②年輕世代閱讀,提早「懂老」,更能將心比心,尊重身旁長者有「被需要」的感覺。

《大家健康》雜誌是國內知名的專業醫療保健雜誌,除了雜誌發行外,出版不少與醫療保健、心理勵志、公共衛生、運動生活等類別的優質好書。近期出版的《預約膝力人生》、《蔬食好料理》、《享受跑步,這樣跑才健康!》、《最美好的時光》及《蔬食好料理2》等書,均是通路、讀者口碑推薦的暢銷好書。

《大家健康》雜誌編輯團隊,秉持用心製作每一本好書的理念,讓讀者從「悅」讀中,耕耘自己身心靈的健康。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www.healthforall.com.tw
☼大家健康雜誌粉絲團:www.facebook.com/healthforall1985

策畫序    活在當下,老而無憂、老而自得!       賴進祥
出版序    「變老」是人生必經的旅程                 姚思遠
編輯後記   三隻猴子                                          葉雅馨

孫越
年老,是一種祝福!

謝孟雄
用心生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黑幼龍
怕代溝而誤會,學習溝通與傾聽!

沈燕士
做人經商,到老都可學習士大夫的風範

陶傳正
愈活愈年輕,別讓自己閒著!

張金堅
老年生活,從減法開始

楊志良
老了,不代表「廢了」!

陳益世
正向思考,堅持才有力量

林靜芸
想更美麗,養生比整型更好!

葉金川
生命就是一場驚喜的派對!

譚艾珍
照顧者要懂得抽離角色

陳焜耀
不要停下腳步,繼續保持活力!

孫越
年老,是一種祝福!

1930年生,本名孫鉞,知名演員。曾主持公共電視節目「孫叔叔說故事」,而被稱為「孫叔叔」。1989年召開「只見公益,不見孫越」記者會,宣布退出商業演出,全心投入慈善活動,成為許多公益團體的終身義工。

孫越的演藝生涯,獲得諸多獎項肯定,其中1983年,是他演藝事業顛峰,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2010年,則獲頒金馬獎特別貢獻獎。1981年,他受洗成為基督徒,1983年,參與宇宙光發起的「送炭到泰北」的活動,從此開始獻身於傳播福音及公益活動。

1984年4月20日,在六龜拍攝電影《老莫的第二個春天》時開始戒菸,並擔任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志工至今日。2011年,政府肯定他對社會的卓越貢獻,特別頒贈景星勳章。最近三年,他在好消息電視台主持「孫叔唱副歌」節目,分享人生哲學。

「人生像是時序裡的四季,每個季節都可以各展其美:孩提時像春天的希望、青壯年像夏季的熱情奔放,中年像秋天的豐收,到了老年就像冬季裡的暖陽,每一個季節都有它優美獨特之處。用積極樂觀的態度來邁向人生終點,享受人生可讓生命豐富而沒有遺憾。」

許多長者面對年老、生病、死亡和孤單,常會問「活著還有什麼意義?」、「生活還有什麼盼望?」已87歲的孫越,生命對一般人來說,或許已到冬日,但對他而言,卻是剛到「唱副歌」階段,他自認這段時間,就像一首歌中最精華、最容易被吟詠的部分。

這幾年,孫越受邀演講,最常談的就是「活化老年」的議題,老年的心理問題容易被忽略,卻需要被重視。臺灣面對快速的高齡化現象,全臺65歲以上的人口約445萬人,保守估計,7%有輕中重度憂鬱症,也就是約有31萬名老年人罹患不同程度的憂鬱症。面對老年憂鬱症的盛行,孫越提醒,這可能是整個社會環境造成,我們需要正向面對,也需要更多的親友願意去陪伴協助,讓老年人積極就醫,才能讓這疾病不至於釀成悲劇。

孫越說,「人生中有許多事不見得盡如人意,透過轉念,在不如意中把它變得越來越好,是我們可以做到的。」要珍惜身邊人,積極生活,正向面對老年是應有的生命態度。

接受生命
度過「好玩」的餘生

孫越這些年,許多時間經常進出醫院,他的心臟裝了4根支架,肺部因肺腺癌、肺阻塞,不時令他難受,但他仍活躍在公益及傳播福音的工作上。他覺得年紀漸長的老年人,要懂得接受生命,度過「好玩」的餘生。

他說,有朋友認為退休後,時間變得很多,但生活卻過得很無聊,不知道該做什麼才好。於是他就建議朋友,不妨就帶上一杯咖啡(茶也可以)和一本書吧。

「很多人喝咖啡,拿起杯子就猛往嘴裡灌,一杯咖啡沒幾口就喝完了。可是在歐洲,我們不時會看到老年人坐在咖啡館,拿起小小的咖啡杯,小小的啜上一口,跟對方聊個幾句,再慢慢的啜口咖啡,這挺有情趣的。」放慢生活的腳步,細細的品味咖啡與人生的滋味,這才是老年人有的閒情逸致。

那看書呢?「看書就像吃東西對身體的重要性一樣,是我們補充心靈養分的重要方法,看書沒有年齡的限制,無論你年紀多大,都很值得看書。可是許多人老了以後只看電視,不看書,還說自己年紀大了,眼睛花了,所以沒辦法看。現在醫學進步,找個醫師或驗光師配付眼鏡,不管是看遠看近,配個多焦鏡片就解決。我們在日本坐地鐵或坐電車,常看到他們老老少少人手一本書。」可見年紀大或是眼睛不好,都不是不看書的好理由。

孫越認為,「老年歲月的快樂與否,完全取決於自己是否有所準備。只要願意重拾年輕時的興趣與理想,將它帶到老年生活中,敞開心胸,學習並培養新的興趣,老年生活絕對不會枯燥無聊。」

不要嫌老沒用
偶爾失誤,沒什麼大不了

有人覺得老是一件可怕的事,孫越認為,可以用享受的態度來面對老年,就不會覺得「老」是可怕的事了。  

他說,「生命的體會,每個階段都不一樣。年輕有年輕的玩法,老年有老年的玩法,就算年紀大了不能四處跑,也可以試著閉上眼睛,嗅嗅空氣的味道,是不是很像過去某次旅行聞到的氣味,然後回想那次旅行的美好經驗。」

「有人常嫌自己老了沒用,其實年紀大了以後,隨著身體反應與年輕不同,不免就會有些以前不會出現的失誤。」他舉例自己曾有一次錄影前,想倒杯水,桌上擺了幾個杯子都很漂亮,一時不知道要選哪個,於是就請辦公室一位較有鑑賞力的女孩子挑選,挑了許久,最後選了一個杯子。沒想到,他竟順勢莫名做了把杯子放進背包的動作,結果杯子已有水,搞得背包都是水。孫越當場愣了一下,但把背包的水倒出來,然後坐著大笑,周遭的人也就跟著笑起來。

從這例子,看出孫越其實用幽默化解了尷尬,有些老年長者若發生同樣的事情,會生氣或遷怒身旁人,讓旁人情緒變得很不好;另有些老年長者,可能會怨嘆自己很沒用,連點小事都忘東忘西。而孫越一笑帶過,還變成趣事。

孫越說,「人老了以後,會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像我明明知道杯子裡有水,可是等我選了杯子,竟然不自覺就把它倒進背包。背包進水了,就把水倒出來,擦一擦就好了,沒什麼大不了的。」……文未完,請閱讀本書。(採訪整理/葉雅馨、楊育浩、蔡睿縈)

策畫序
活在當下,老而無憂、老而自得! 

文/賴進祥(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國際間通常以聯合國的定義看待人口老化問題,把65歲以上者視為老年人口,再依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界定人口老化程度,比率達到7%為「高齡化社會」,如果提高到14%是「高齡社會」,一旦攀升到20%以上,則被稱為「超高齡社會」。
全球人口老化趨勢日益嚴重,預計再13年,即2030年,將有34個國家要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個人就有1位老人。台灣情形尤其嚴重,我們預計在2018年,也就是今年度就會進入「高齡社會」,到2026年更要步上「超高齡社會」。我們從「高齡社會」一直到步上「超高齡社會」,期間僅32年,遠比法國歷時156年,美國歷時92年要來得短,甚至比日本的35年還要快,成為另類台灣奇蹟!
面對驚人的人口老化速度,很多人都還沒做好心理調適,於是退休後整天隱居家裡,朋友不再往來,生活失去重心,渾身多處不對勁,充滿負面情緒,就算碰到好事情,同樣高興不起來,讓老人憂鬱症因而找上門。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2015年公布的資料,老年人口罹患憂鬱症的比率約占7%,以台灣2017年2月底的戶籍登記,65歲以上長者313萬3,699人推估,罹患不同程度的老人憂鬱症約21萬9千多人,但就診比率不到十分之一。
為幫助老年人逐漸走出陰霾,悠哉、自在度過晚年的生活,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特別與董氏基金會合作,推動「老而無憂,老而自得——老年人憂鬱症防治宣導計畫」,除了規劃老化體驗、關懷長者等活動外,並決定要出版《幸福樂齡:高年級的人生課》一書,邀請12個各界的名人,暢述人生精彩的故事。這些人的年紀,最年長的87歲,最年輕的61歲,他們也將分享對老年的看法及生活的安排,他們的用心,令人感佩。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發表一篇有趣文章,篇名叫做「常想一二」,內容寫道:

朋友買來紙筆硯台,請我題幾個字,讓他掛在新居客廳補壁。這使我感到有一些為難,因為我自知字寫得不好,何況已經有很多年沒寫過書法了。朋友說,怕什麼!我都不怕,你怕什麼?我於是在朋友面前,展紙、磨墨,寫了四個字「常想一二」。
朋友問,是什麼意思?我說,我字寫得不好,你看到這幅字,請多多包涵,多想一、二件我的好處,就原諒我了。看我開玩笑的態度,朋友說,講正經的,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回,「俗語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們生命裡頭不如意的事情占了絕大部分,因此,活著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不如意的,至少還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樂的、欣慰的事情,我們如果要過快樂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
朋友聽了,非常歡喜,抱著「常想一二」回家了。幾個月之後,他來探視我,又來向我求字,說是,每天在辦公室勞累受氣,回家之後看見那幅「常想一二」就很開心,但牆壁太大,字題得太小,你就再寫幾個字吧!我對於好朋友,一向有求必應,於是為「常想一二」寫了下聯「不思八九」,上面又寫了「如意」的橫批,中間隨手畫一幅寫意的瓶花。
沒想到過幾個月,我再婚的消息披露報端,引起許多離奇的傳說與流言的困擾,朋友有一天打電話來,說他正坐在客廳我所寫的字前面,他說,想不出什麼話可以來安慰你,唸你自己寫的字給你聽: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接到朋友的電話,使我內心很感動……。

最後容我以「常想一二,不思八九」送給讀者,虔盼大家有所感悟,並祝大家諸事如意,遠離老人憂鬱症的陰影,迎向快樂而自在的人生。

 

出版序
「變老」是人生必經的旅程

文/姚思遠(董氏基金會執行長)

在臺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之際,老年照護是必須重視的一環,如何讓民眾「懂老」、「防老」,進而「活躍老年」?董氏基金會近年在菸害防制中心、心理衛生中心及食品營養中心三個單位的衛教上,亦針對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提出相關有益的建議。

而《大家健康》雜誌除了定期刊物的出版外,過去幾年也規劃發行了《隨心所欲:享受精彩人生》、《心的壯遊》、《最美好的時光》及《隨遇而安》等書,經由這些年長有歷練的受訪者或作者所分享的人生經驗及老年生活的安排,不管是旅遊、健康管理及生命終點看待等,都為讀者提出一些好的想法。

此次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出版《幸福樂齡:高年級的人生課》一書,透過孫越、謝孟雄、黑幼龍、沈燕士、陶傳正、張金堅、楊志良、陳益世、林靜芸、葉金川、譚艾珍及陳焜耀等各界名人的精彩故事,分享老而無憂,老而自得的人生思維。

「變老」是人生必經的旅程,但「恐老」是不少人在此旅程中所擔憂的,如何讓自己有快樂、無憂的第二人生?就以書中最年長,已87歲的孫叔為例,他真是一位相當有智慧的人生導師,不論過去在菸害防制的路上,見到他的堅持與公益價值,在老後人生的經營上,更是我們的榜樣。他認為,學習永遠不會晚,不要嫌老沒用,偶爾失誤,沒什麼大不了,當年紀漸長,就要懂得接受生命,度過「好玩」的餘生,去享受人生,讓生命豐富而沒有遺憾。這些是他人生淬鍊過後的精髓,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揣摩。

《幸福樂齡:高年級的人生課》一書的出版,期望經由我們報導,編輯整理後,讓讀者更能吸取菁華,獲得更多人生啟發,尤其在未來退休,或是老後人生的規劃上,有更好的藍圖參考。

 

編輯後記

三隻猴子

文/葉雅馨(大家健康雜誌總編輯暨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


我的爸爸常說,老了就該學學日本東照宮裡的那三隻猴子(一隻捂著耳朵、一隻捂著眼睛、一隻捂著嘴巴),它本象徵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

而他解釋:這是老天爺特別的安排,老伙呀(台語)聽力漸漸變差是要我們不該聽的不用聽那麼多;視力漸弱是叫我們凡事不用看得這麼清楚,差不多就好;不該說的不要嘮嘮叨叨固執有意見,要多配合年輕人……。

說得好玩,卻裹著勸慰及自在的生活態度。

有幸身旁有許多80幾到90幾歲的長輩,一路來除了受他們多所照顧提攜,陪他們一起漸漸變老的過程,常有許多生活哲學與智慧,讓我體會怎麼老而自在、老得好。

我的媽媽每次去新光、台大醫院看診或復健就會說:怎麼到處都是年紀大的人呢,老人真是個社會的大問題!也讓我常常想這個事:這或許是個問題,但不也反映了一個事實,拜科技醫療之賜,人類的壽命延長了,也是一種進步的象徵吧!

除了照顧,還有許多健康與亞健康型的老人家,就像我身旁的許多長者,除了規律去醫院拿慢性處方簽,或處理特定的疾病,有非常多的時間是享受著一般的生活──閱讀、看電視、回憶往事、論述一下政治、吃過午餐想一下晚餐吃什麼……關心周遭的朋友晚輩……。怎麼生活精彩有樂趣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於是有了出這本書的構想,活躍老年不只是一個口號,許多長者的實際生活故事就是很好的範例,重點不在幾歲,而是怎麼生活,所以在寶佳公益基金會的合作方案????,把這本書的出版列為首要。

《幸福樂齡:高年級的人生課》一書,透過大家熟悉的人物分享精采的過往故事、目前的生活、未來的規劃及對「老」的看法。有次訪問當時67歲的作家王溢嘉,他提到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活到80、90歲應該非常普遍,就看剩下的人生要怎麼過。他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念,「以前我們會分幼兒期、兒童期、青春期、壯年期及老人期等,但人生對我目前來說只有三個時期:童年期、青春期、成熟期。65~75歲是老人的童年期,這時要懂得玩及學習如何開始過老人生活。75~85歲是老人的青春期,更不要設限。85歲以上則是老人的成熟期,此時可看淡生死。」

將老年分為「童年期」、「青春期」、「成熟期」,似乎是老年生活更有層次的三階段形容。本書特別安排12位的受訪者,分布在這三階段裡。

孫越是書中最年長的一位,87歲的孫叔已進入老年的「成熟期」,不只在生活上充滿智慧與喜樂,對生死更豁達的哲學,這是此年齡超然的生命態度。應該在「童年期」的葉金川,似乎快速跳到了「青春期」,卻也有「成熟期」的生死看待,熱愛生命、享受生活,夢想錦囊中滿是有趣的挑戰與冒險。

書中屬於「青春期」年齡階段的有謝孟雄、黑幼龍、沈燕士,他們都是退而不休的企業領導人,像謝孟雄重視人文教育,喜歡學校生活,持續授課教導學生;黑幼龍有著年輕的心,常與年輕世代分享人際溝通;沈燕士則是帶著自身企業的研發團隊,不時接受媒體訪問,解說自家產品。他們都是熱在青春的長者。

而處於老年「童年期」的陶傳正、張金堅、楊志良、陳益世、林靜芸,甚至還準備要進入「童年期」的譚艾珍及陳焜耀,都是懂得「玩」老的人。陶爸依舊活躍於舞台劇,不讓自己的老年生活閒著;張金堅則持續看診、開刀,期許做到自己倒下為止;楊志良依然不改性格,為百姓發聲、為高齡者服務;陳益世則努力將企業打造成年輕一代的家園;林靜芸雖是整型醫師,但努力教人養生;而譚艾珍則透露了照護長輩的思維與心理調適;至於陳焜耀像是一個極地超馬的冒險家,年齡愈長愈勇於挑戰。他們持續豐富精彩的生活,懂得安排,讓人生更有玩味,不會被一時不愉快的憂鬱情緒所擾。

這本書適合給已退休的長者或準備退休的上班族閱讀,因為可以習得提升熟齡生活品質的經驗;也適合年輕世代閱讀,提早「懂老」,更能將心比心,尊重身旁長者有「被需要」的感覺。

老年,應是一生最福氣的階段,許多事也會因自己的想法、行動而轉變,千萬別小看自己的影響力。有幾次陪爸爸去中崙市場買菜,他親切與熟識的攤販寒暄,有個年輕的魚販特別叫我爸爸「少年吔」,我爸則叫這年輕人「歐吉桑」……他的生活圈帶給許多人歡樂,看似平凡,卻是長者給周邊人溫暖的時刻。

我相信「懂老」是一門學問,「體會老」則需要世代的理解。感謝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賴進祥董事長及本書所有受訪者,一起完成《幸福樂齡:高年級的人生課》一書,傳播更多快樂與對生命的期待

ISBN:9789869295482
叢書系列:悅讀精選
規格:平裝 / 208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