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提供給「憂鬱和失智長者照顧者」的指南書★
台灣60歲以上者約有31萬人罹患憂鬱症,而2018年底失智症人口已超過28萬人,為提供照顧者正確資訊、介紹兩種疾病如何辨識、治療與照顧。本書採訪多位照顧者,並由老年醫學與精神科專家、心理學家針對陪伴者會面臨的難題,給予建議及求助資源,讓陪伴者學習在照顧過程保有正向力量、紓解壓力,避免陷入照顧倦怠的漩渦。
博客來:https://reurl.cc/0xRvlo
金石堂:https://reurl.cc/r1AMkE
※結帳系統更新中,無法刷卡,可至上述平台選購或電洽2776-6133 #4
《給照顧憂鬱和失智長者的你》採訪多位在不同情境下陪伴憂鬱症或失智症長者的照顧者,包括照顧沒有病識感且拒絕就醫的媽媽;卡在照顧爸爸和女兒間,左右為難的三明治照顧者;親子關係疏離,努力用理性支撐照顧責任的女兒;沒有親屬關係卻不吝協助的照顧者;需同時照顧生病雙親,手忙腳亂卻轉而珍惜陪伴時光的孝子等,以個人經驗分享陪伴歷程,並由專家針對陪伴者會面臨的問題,從生活及心理照顧層面分別給予建議。
本書蒐集國內外文獻,摘錄近期研究內容,介紹憂鬱症及失智症的症狀、治療方式及促進老年心理健康的建議。同時提醒照顧者覺察身心變化,了解照顧倦怠3個階段可能有的反應,提供數種讓照顧者能自我檢視情緒的工具及求助資源。
本書特色
總編輯/葉雅馨,企劃/戴怡君,採訪撰文/黃嘉慈、黃苡安、李碧姿、鄭碧君
審訂者/陳質采(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大家健康》雜誌是國內知名的專業醫療保健雜誌,除了雜誌發行外,出版不少與醫療保健、心理勵志、公共衛生、運動生活等類別的優質好書。近期出版的《退休前必修的12堂課》、《退休,任性一點又何妨》、《幸福樂齡:高年級的人生課》、《老年憂鬱不是老化》、《擊退乳癌》、《男人的生命腺:攝護腺癌診斷與治療》、《蔬食好料理》等書,均是通路、讀者口碑推薦的暢銷好書。
《大家健康》雜誌編輯團隊,秉持用心製作每一本好書的理念,讓讀者從「悅」讀中,耕耘自己身心靈的健康。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www.healthforall.com.tw
☼大家健康雜誌粉絲團: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0779491111
避開照顧地雷,減少衝突
諮詢/蔡佳芬(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
撰文/黃苡安
要成為照顧者,須先了解憂鬱症及失智的症狀、以及照顧時有哪些地雷要避開,以免未來衝突不斷,更避免讓自己成為下一個被照顧者。
「當氧氣罩落下,先幫自己戴上,再為身旁的小孩戴。」
如同這段機艙廣播,在照顧憂鬱及失智長者前,請先安頓好自己的身心,才有餘力照顧他們。
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的診間,經常同時看兩名患者,一位是失智長者,一位是照顧失智者照顧到很憂鬱的家屬。她表示,「失智症照顧者有很高比率是憂鬱族群,且東西方國家皆然,這樣的結果令人心痛。」因此在成為照顧者之前,最好先了解憂鬱症及失智症有哪些症狀?照顧時應避開哪些地雷?將有助於減少衝突,避免自己成為下一個被照顧者。
先要了解疾病症狀,期待值要合理
失智症目前沒有藥物可治癒,不管再怎麼努力,只會愈來愈退化,照顧者期待越高,一定越挫折,而且容易與失智者發生衝突。例如有些家屬省吃儉用,花很多錢讓長者去做復健,長者卻不想動,家屬於是情緒爆炸,明明很愛他,卻破壞了彼此的關係。
而憂鬱症是情緒走不出來,「你要加油!」「想開一點!」這些鼓勵的字眼,在患者聽來,意思是「你都嫌我不好」。雖然動機是好意,但方法不對,要練習不要踩到這些小地雷。建議照顧者用邀請、開放式的對話,「我們一起去吃點東西。」「要不要去走一走?」傳達願意幫忙、陪伴、我們等你、不急的訊息。
陪伴憂鬱長輩,應表達同理、知道他現在很不舒服,避免用過度正向思考或含有評判的態度,他會覺得不被了解。
引導憂鬱長者表達感受,協助失智長者溝通想法
失智者往往不是他不想說,而是說不清楚。我們若要幫他,只能猜他想要做什麼,而這必須建立在你對他的充分了解上,當他說不出來時,你才可能幫上他。
例如:李奶奶每天傍晚都會站在家門口,說什麼也不肯進屋裡,原來李奶奶30年前是訓導主任,放學要在校門口看小朋友排路隊回家。於是孫女會對她說:「奶奶,今天是星期六,沒有上學,小朋友都放假喔!」她才願意進屋。我們對失智長者的背景越清楚,就越能協助患者表達,就越有辦法跟她溝通。
至於對憂鬱症長者的溝通,你可以回想一下,在你傷心難過時,有人安慰你:「說出來給我聽聽看嘛!說不定你講了,我就知道怎麼幫你。」當下你真能完整表達心中的難受嗎?
可以嘗試用舉例或引用自己的經驗,示範將自己的不舒服說出來,例如:「我有段時間也經常失眠,很煩很痛苦,睡不著就胡思亂想,我會喝一點熱牛奶,聽一些輕音樂助眠,有時有用,你可以試試看。」
可以用說故事的方式,一方面鼓勵憂鬱者說出需求或感受,另一方面分享自己處理困境的經驗。
回應憂鬱、失智長者的問題,各有技巧
失智者的問題經常會把家屬難倒,例如,「我的錢不見了!」家屬的反應通常是,「沒有不見!」「你自己收起來了!」宜採取不反駁不責備,並嘗試轉移注意力、問A答B、岔開話題的方式來回答。
但如果是「星期幾要看醫生?」這類的問題,開始時你要回答得比較簡單,而當他一再問起時,你可以回他「月曆貼在冰箱上,要去看一下喔!」讓他多做一件事,也轉移注意力。
憂鬱者的問題也常把我們難倒,例如當他說「我好想死!」時,我們當下腦海裡想的是,「糟糕!我該怎麼回答?」
這時可用同理的方式回應,「聽你這麼說,我想你心裡一定很難過」,回答他的感受,而不是想死這件事。他對你說這句話是在求救,你要做的是傾聽,表達你聽到了,「我有點擔心你,有沒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重點在於有傾聽回應,不讓他覺得「沒人要理我」。
ISBN:978-986-97750-7-6
叢書系列:健康樂活
規格:平裝/180頁/18開/17×23CM/普通級/雙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