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心靈活水

> 揮別憂鬱

改善失眠、經常社交,減少久坐 能預防憂鬱症

劍橋研究指出,「每晚睡7~9小時」可降低22%憂鬱症的風險;其他降低憂鬱症的作法為「從不吸菸」20%、「經常性的社交連結」18%、「規律運動」14%、「減少久坐行為」13%、「健康飲食」6%。下回當長輩傳來問候圖,請友善回應,這類社交互動能幫長者遠離憂鬱。
2024-01-03

AI輔助心理治療能改善憂鬱及焦慮症狀!

ChatGPT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程式推出後,引起AI風潮。研究發現,使用人工智慧語音助手(Lumen應用程式)來進行心理治療,可彌補無法即刻真人心理治療的需求,有助個案從情緒中抽離,聚焦事件,患者的憂鬱和焦慮症狀可獲得改善。
2023-08-16

在團體社交中被孤立?可能與憂鬱症狀有關

進入後疫情時代,逐漸恢復面對面的人際互動,但疫情期間有憂鬱、焦慮症狀者大增,回歸社交互動,要多注意親友的情緒狀態。研究指出,有憂鬱症狀者花較少時間社交互動,而憂鬱症狀愈多,其團體互動占社交總時間的比例就愈小。
2023-02-14

緊張不安、有壓力,調節呼吸真能平復情緒嗎?

農曆春節將至,是否因過年前要趕工作、要採買年貨、準備年夜飯、返鄉時可能塞車,及回家後被親戚拷問近況等事感到煩心?當感到壓力、緊張不安時,不少人會「深呼吸」減緩焦慮感受,調整呼吸真會影響大腦運作、平穩情緒嗎?
2023-01-16

不斷查看選舉新聞?當心引發壓力、焦慮及身體健康問題!

九合一選舉即將到來,身邊有親友長時間關注選情新聞而情緒大幅波動?請適時提醒對方暫停或減少觀看新聞,避免影響心理健康。研究顯示,有「不斷查看新聞」強迫性衝動的人,更易產生壓力、焦慮及身體健康問題。
2022-11-14

憂鬱情緒篩檢後 即時追蹤與治療更重要

十月是世界心理健康月,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則是台灣的憂鬱症篩檢日,是2000年起董氏基金會結合相關醫療單位共同發起呼籲,提醒民眾正視自己的心理健康,時時篩檢情緒並適合尋求專業協助。研究指出,憂鬱情緒篩檢後,能及時追蹤與診療的患者比例偏低,需更強化基層醫療篩檢與治療間的整合服務,讓憂鬱患者適時診斷與治療。
2022-10-12

擔心新冠確診而不安焦慮?提升心理防疫力這樣做

面對疫情與生活變化帶來的衝擊,心理健康更需被重視,臺灣心理健康聯盟在世界心理健康日(10月10日)前夕,舉辦「心理健康,人人有權」記者會,建議提升心理防疫力的方法,呼籲中央與地方政府增加心理健康促進預算,邀請各團體行動,鼓勵全民關照心理健康。
2022-10-09

對人際關係不滿意的青少年較憂鬱孤單 親密家庭關係能幫孩子減少壓力

董氏基金會調查指出,青少年對人際關係「不滿意」者,常感到壓力,且「有明顯憂鬱情緒,需主動尋求協助」的比例高於對人際關係感到滿意者。另外,與父母親關係為「親密」的青少年,感到快樂的比例高出關係「不親密」者近2倍,提醒青少年及早做憂鬱情緒篩檢,檢視情緒與壓力狀態,善用免費的線上諮詢平台促進心理健康。
2022-10-04

父親節關心爸爸!男性有心理健康問題多不說?4面向提升求助意願

父親節即將到來,不妨主動給予男性親友關懷與問候,特別是可能有心理健康困擾卻選擇隱瞞的男性!研究顯示,男性比女性更不願意為心理健康問題求助,而4大看法及經驗會影響男性是否求助。
2022-08-01

即便染疫,5招讓心情放晴

不少人看到快篩出現兩條線時頓時混亂緊張,不安的情緒塞滿腦袋。目前快篩陽即確診,確診者要進行7天居家照護、會不會害家人染疫?不舒服可到哪看診取藥?疫後有無後遺症?到底確診新冠,怎麼降低憂慮?
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