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專欄

「坐」得好可以訓練核心肌群,但怎樣才算是良好坐姿?

老一輩的人常說:「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只是關乎禮節,還影響了身體健康!尤其坐著的時候,椎間盤壓力會增加,倘若坐姿不正確,就容易造成椎間盤突出;反之,良好的坐姿不僅可以減緩脊椎壓力,避免腰酸背痛,還可以訓練到深部核心肌肉。但究竟良好的坐姿該是什麼樣子呢?
2018-07-09

椎間盤突出、脊椎長骨刺,如何減緩疼痛?

前些日子有位朋友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彎腰做事就會有小腿疼痛現象,做了核磁共振掃描(MRI)後,發現是椎間盤突出。出現上述症狀時,醫師有時會解釋是椎間盤突出或是長骨刺,不論哪一種都有可能壓迫坐骨神經,引起腿部痠、麻、痛等症狀。
2018-07-09

如何挑對椅子,減緩「椎間盤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經痛?

市面上的椅子何其多,甚至還有不少標榜符合人體工學的椅子,同樣都是坐椅,價格也因差了十萬八千里,到底該如何挑選才對?其實,挑椅子時,最重要的就是椅子的高度和椅背的角度。另外,久坐的上班族常有的坐骨神經痛,也可以透過簡單的伸展操來緩解!
2018-07-05

用心「玩」生活,解放身心更幸福

美國有句俗諺:「只工作不玩耍,聰明的人也變傻(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由此可知,玩,可不是小孩的專利,如果只顧著工作不玩耍,大人可能會越來越緊張,憂鬱。該如何在生活與工作之間找到平衡?不妨試著為生活創造一些樂趣,例如:搜尋最新的活動與展覽,參加手作或烘焙課,動手玩玩具,回想小時候的夢想,揹起行囊去旅行……。勇敢嘗試新事物,藉由各種不同的經歷,發掘熱情,就能與自己的內在開心對話,同時解放身心。
2018-07-03

親子變身故事主角去冒險,讓想像力創造無限可能

聽爸媽說故事是孩子成長過程最棒的學習,也是親子共處時最溫馨的互動!在爸媽的懷抱中聆聽故事,能直接為親子情感加溫,創造美好回憶,若同時能引導孩子隨著故事的劇情,變身為主角,加入身體動作的練習,更能開啟無垠的想像力!
2018-07-03

美國建築巨匠在日本打造的「建築傳奇」!

法蘭克洛伊萊特被譽為「最偉大的美國建築師」,日本著名的帝國飯店,其中兩座即由他所設計……
2018-07-01

用心關懷,給父母幸福到老!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的人口占全年總人口數的7%以上,可稱為老人國,而現今臺灣65歲以上的人口已占總人口數的11.32%,且未來還會持續攀升。你知道這群約264萬的老年長者,最擔心哪些問題嗎?
2018-06-27

有慢性病的銀髮族,可以做哪些運動?

能持續運動是很好的習慣,尤其對熟齡族、慢性病患等特殊族群,運動更有助於健康,然而,這些人靈活度不比一般人,運動時須特別小心,要視自身的體能狀況而定。另外,運動的強度也因生理情況和外在環境而異,最好透過專業的檢測、或逐量增加以瞭解體能極限。
2018-06-25

老人常見的3種慢性病,該如何避免藥物副作用?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器官的退化和免疫力的下降,讓銀髮族在疾病與用藥上,比青壯年人複雜得多,統計顯示,臺灣65歲以上老人平均患有2種疾病,每日使用4種藥物。其中,又以糖尿病、高血壓和骨質疏鬆症佔最多數!當服用的藥物種類繁多,該如何避免藥物之間產生交互作用?服用藥物時,又該有哪些注意事項?
2018-06-25

憶孫越

孫越在上月初因病離世,讓人不捨,也令人懷念……孫越是華人演員的典範,對華人社會貢獻良多,也是盡心付出的公益表率!孫越,長我四歲,但我隨同仁口,也稱他「孫叔」。他是一個樂觀,坦然看待生命的人。2008年前,還未接任董氏基金會董事長時,那時已多次在公眾場合遇過孫叔,和他交談,總是無比歡心,他總能把快樂和喜悅帶給人群。之後到了基金會,有更多機會接觸孫叔。
201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