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5歲、已婚的企業老闆娘,因為工作忙碌,常常一忙起來,連喝水、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少喝水、加上經常憋尿,久而久之,該名老闆娘從3年前開始,每回漲尿時,會陰部上方的恥骨就會疼痛、還常受頻尿、急尿感所苦,就連晚上睡覺時,也因頻頻起床上廁所,嚴重影響睡眠。原以為是泌尿道感染,但吃藥後,症狀沒有改善。後來,經醫師確診為「間質性膀胱炎」後,施以6個月的膀胱內玻尿酸灌注、並注射肉毒桿菌毒素A,症狀才大幅改善。
自1908年德國醫師Nitze確認以來,「間質性膀胱炎」至今在泌尿學上仍是「謎」樣般的疾病。安南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許齡內提到,間質性膀胱炎的成因眾說紛紜,包括膀胱黏膜缺損、神經反應異常、身體免疫能力失衡、壓力性因素、先天基因異常等,但現在醫界普遍認為,間質性膀胱炎應該是由許多不同的原因造成。
正因病因不明,像上述老闆娘被誤診的案例,其實並不少見!間質性膀胱炎經常被誤診為細菌引起的膀胱炎,患者常會吃了一堆抗生素,症狀仍不見好轉,之後才被確診。檢查若發現膀胱壁已出血,黏膜表皮甚至出現缺損,並排除其他疾病,如泌尿道感染、膀胱結石、膀胱腫瘤、子宮內膜異位、膀胱過動症等,才可確診。
臨床上,間質性膀胱炎患者會在膀胱漲尿時,感覺下腹疼痛,而在排尿後症狀消除;且會有明顯的頻尿、急尿及夜尿症;但尿中無任何明顯的白血球或是細菌。
間質性膀胱炎好發於35歲以上的女性,且根據許齡內醫師觀察,這幾年間質性膀胱炎的發生率有節節攀升的趨勢,已由十萬分之一增加為千分之五,在美國甚至有高達12%的婦女已出現早期間質性膀胱炎的症狀。
間質性膀胱炎
非手術治療有哪些
最近研究顯示,許多間質性膀胱炎病人的膀胱黏膜出現功能異常。正常的膀胱表層黏膜細胞可以分泌一種多醣蛋白,稱為「GAG層」,目的是為了防止尿中有毒的物質以及鉀離子滲入膀胱表皮下方。如果這層膀胱黏膜保護層受到破壞或是功能不良,在膀胱漲尿時,尿液就會滲入黏膜下方,刺激黏膜下的神經纖維,因此病人可能會感覺漲尿或是膀胱疼痛。
基於這種自體保衛的機制,病人便會去排尿,減輕尿液繼續滲入黏膜下的傷害。而當大量的鉀離子滲入膀胱壁時,會激發膀胱疼痛反應,造成膀胱不穩定的收縮,進而產生膀胱疼痛或是急尿的症狀,目前臨床常用的膀胱內玻尿酸灌注,就是藉由改善膀胱表皮層的缺損來緩解患者的症狀。
許齡內醫師提到,根據美國泌尿科醫學會制定的規章,間質性膀胱炎分為六線治療,包括調整生活型態、口服藥物、膀胱內藥物灌注、膀胱水擴張、神經電刺激、膀胱表皮下肉毒桿菌毒素A之注射,倘若上述方法都不見成效,才會進行膀胱切除合併尿路分流手術。
其中屬微創處置的方式為「膀胱內藥物灌注」,其中較為有效的膀胱內藥物有抗凝血劑肝素(Heparin)、玻尿酸、sodium pentosan polysulfate(PPS, Elmiron)、DMSO、紅辣椒素等。
醫師會將藥物加在5毫升的生理食鹽水裡面(濃度需控制在25000單位/10毫升),並在膀胱排尿後,在尿道裡面放入一個小的導尿管,將殘尿引流乾淨後,慢慢的將10毫升的溶液灌入膀胱內,將膀胱表層浸泡約2小時左右,讓膀胱表皮得到修護。
由於過程中不會感到疼痛,因此患者接受度不錯。倘若在間質性膀胱炎初期就使用此療法,約有2/3的病人症狀獲得改善。且膀胱的容量在灌注之後,也可以顯著增加,減少頻尿困擾。不過,如果病人有服用抗凝血劑,或是有明顯的出血體質,則不適合此種藥物做治療。
比較麻煩的是,每個星期得進行2~3次的膀胱內藥物灌注,而且必須持續至少12週,才能徹底改善膀胱表皮保護層,使膀胱表皮細胞能重新分泌正常的GAG保護黏液。
避免攝取高鉀、酸性食物
有助減緩「間質性膀胱炎」症狀
除了依靠藥物治療,許齡內醫師強調,要改善間質性膀胱炎的症狀,保持心情愉悅也很重要!不少研究已指出,憂鬱及焦慮會使膀胱表皮生成速度變慢、促進神經性發炎,並讓疼痛感加劇。此外,多喝水也可減少泌尿道感染及便祕的發生。
飲食方面,患者應盡量減少攝取酸性飲食,如蘋果、葡萄、桃子、柳丁等水果,以及高鉀性食物,像是香蕉、楊桃、草莓、柳丁等。透過改變飲食習慣來控制間質性膀胱炎,對不少患者來說是很大的挑戰,但只要持續不氣餒,結果往往都是值得等待的。
近期一篇針對間質性膀胱炎患者進行的調查顯示,50%的患者自述,酸性、酒精性、含碳酸性飲料、咖啡、茶等會加重他們的疼痛感。假如吃了會引起症狀加劇的食物時,建議可喝大量的水稀釋尿液。
最後,許齡內醫師提到,間質性膀胱炎的處理是需要耐心的,等到病況穩定後,膀胱內藥物灌注的次數就可減少,或者只在病況惡化時,再給予幾次補充治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