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治療與用藥 糖尿病怎麼防心肌梗塞、中風等併發症?ABC指標是關鍵

糖尿病怎麼防心肌梗塞、中風等併發症?ABC指標是關鍵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2023年9、10月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8554
收藏 瀏覽數 : 8554
糖尿病怎麼防心肌梗塞、中風等併發症?ABC指標是關鍵
研究指出,臺灣每年新發生糖尿病患約16萬人,其中因高血糖過世的人數持續下降,但因糖尿病誘發癌症、心臟病及肺炎等併發症而離世的人卻不斷增加(註1)。醫護界呼籲糖友定期觀察ABC指標,以降低心肌梗塞、中風、洗腎等糖尿病併發症威脅。
 
一名30多歲的女子因肥胖問題而被診斷出糖尿病,糖尿病初期不會造成身體明顯不適,她常時隔半年、一年才回診追蹤,血糖控制情形不理想,不僅醣化血色素數值(HbA1c)長期維持在9%以上(糖化血色素正常值4~5.6%,高於6.5%為糖尿病,建議糖友控制在<7%),也被檢查出巨量白蛋白尿。
 
遺憾的是,她並未提高警覺,下次回診又時隔一年,這次除了白蛋白尿外,她的腎功能也劇烈變化,腎絲球過濾率急遽下降至30ml/min/1.73m2以下(正常腎絲球過濾率約100~120ml/min/1.73m2),明明正值花漾年華,卻恐將洗腎。

「三大三小併發症」難逆轉
控制糖尿病ABC指標降風險

有些糖尿病友會因病情發展過程中「不痛不癢」,而忽略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表示,其實最危險的並非高血糖本身,而是血糖數值長期超標引發的併發症。常見「三大三小病變」,也就是「腦中風、心肌梗塞跟周邊血管阻塞」三種大血管病變;以及「腎病變、眼病變跟神經病變」三種小血管病變,一旦發生就「很難逆轉」,連帶會提升洗腎機率。
 
不僅如此,國際間也有多個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罹患癌症的比例,約為正常人的兩倍以上,蔡明劼醫師以大腸直腸癌為例,糖尿病患者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50%左右,且確診大腸直腸癌後的死亡率也高出50%左右。(註2)
 
為了從源頭協助糖友預防併發症,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自2002年就開始呼籲糖尿病友定期追蹤ABC三項指標,並建議將數值控制在下列範圍內:
  • A指標(A1C,糖化血色素):小於7%。
  • B指標(BloodPressure,血壓):低於130/80mmHg。
  • C指標(Cholesterol,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低於100 mg/dL。若患者合併心血管疾病,則建議低於70mg/dL,詳細數值需與主治醫師討論。(延伸閱讀:吃秋葵和山苦瓜能降血糖?吃粥或麵易讓血糖升高?)

僅一成糖友ABC指標皆達標 
建議從3管道盡快控制

根據「2018年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品管調查結果報告顯示,即便20年來各界努力宣導ABC指標的重要性,但除了藥物表現相對好的膽固醇控制,達標率達七成之外,糖化血色素和血壓控制達標率都不到五成,將三項數值都控制在良好範圍的患者比例僅有一成,顯示糖尿病照護「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註3)
 
2022年衛福部健保署推出「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鼓勵醫療院所組成糖尿病、腎臟病跨疾病整合性照護團隊,讓糖腎病友一次就診就能完成兩項疾病的追蹤及照護,希望能藉此提升糖腎共病患者的照顧品質。(延伸閱讀:糖尿病年輕化!快檢視是否為糖尿病前期)
 
到底如何將ABC指標控制在正常範圍內?需靠「藥物、飲食、運動」三方並進:
 
1. 藥物
 
糖尿病患者是否建立藥物使用的正確觀念,與服藥順從性有相當高的關聯性,而服藥順從性又與血糖控制息息相關。成大醫院糖尿病衛教護理師鄭巧雯分享,有些患者可能因門診的時間壓力,導致用藥上有疑問卻不敢詢問醫師,而擅自改變服藥頻率或劑量、甚至停藥。為了改善此困境,現在多數醫院、甚至診所都有設立糖尿病防治中心,讓患者每次回診都可以與糖尿病衛教師進行充分的溝通,表達自己在治療上遇到的難題,以獲得改善,進而培養良好的用藥習慣。
 
2. 飲食
 
鄭巧雯護理師提醒,糖尿病患者除了應依照國健署建議,均衡攝取全榖雜糧類、蔬菜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水果類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等六大類食物外;也需儘量避免攝取精緻糖或另外加糖的食物和飲料,改以原型食物為主;同時,多補充油菜、蘿蔔、木耳等高纖食物,或用高纖的全穀、玉米、燕麥取代部分白飯,因高纖食物較不易使血糖產生波動,對於穩定血糖較有幫助。(延伸閱讀:糖尿病、高血壓防洗腎 飲食怎麼吃、如何追蹤?)
 
3. 運動
 
有些糖尿病患誤以為積極運動就不用吃糖尿病藥物,對此,蔡明劼醫師澄清,停藥與否要由醫師判斷,患者不能擅自停藥。「運動」是作為藥物與飲食的輔助,可分成心肺運動跟肌力訓練兩種。一般來說,增加走路步數和加快走路速度,都能增進心肺功能且好執行;而居家徒手進行的肌力訓練,也很適合糖尿病友,除了可降低年長者肌少症風險外,肌肉量增加也可提升人體消耗糖分的能力,幫助降血糖。

糖尿病前期難察覺
適時健檢了解身體狀況

糖尿病衛教學會統整研究指出,臺灣每年新發生糖尿病患者數約16萬人(註1)。蔡明劼醫師強調,處於糖尿病前期(HbA1c數值介於5.7~6.4%)而不自知的人口很多,且一般有健保給付的健檢,多半仍以驗空腹血糖為主,沒有特別檢查「糖化血色素」,幾乎不會發現是糖尿病前期,呼籲民眾多重視血糖健檢的重要性。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現在也有即時性的連續血糖監測儀,能夠協助民眾了解自身血糖變化,而不必像傳統血糖監測一樣時常扎針,然而,目前除了第一型糖尿病及正處於懷孕期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可申請健保條件給付外,其餘民眾仍須自費進行。蔡明劼醫師表示,不論透過何種方式,多了解身體狀況是好事,能夠及早發現疾病並早期介入,更可提升治療效果。
 
參考資料
註1: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臺灣糖尿病及第2型糖尿病現況概述
https://www.tade.org.tw/upload/News/file/1571-3.pdf
註2: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920658/
註3:2018年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品管調查結果報告-綜論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0167390-N202306270011-00003
圖片來源/富爾特數位影像
 
❤️更多【糖尿病警訊、治療方法及飲食建議】,請看408期大家健康雜誌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