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左至右)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台灣活動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賴東明、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常務理事李龍騰、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台北榮總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蔡佳芬,提醒民眾傾聽與陪伴時用適當的話語,支持患者。
以往提到憂鬱症,大家或許都覺得「男性比較不會向外求援」,不過今年三月,董氏基金會針對國人憂鬱症認知程度進行網路調查卻發現,男性比女性更不會隱瞞自己有憂鬱症;且自覺經常憂鬱的年齡族群以12~18歲青少年比例最高,佔了三分之一。
憂鬱的男性
比女性更不會向外求援?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此次的問卷採網路線上調查,在2643份問卷中,男女比大約3:7,其中填答問卷的男性中,有21.8%表示不會隱藏自己的疾病,女性則僅有14.5%表示不會隱瞞。
不過,葉雅馨主任坦言,由於問卷是透過網路進行,而通常會使用網路、電腦等可以與人際互動產品的民眾,原則上不會是憂鬱症患者,憂鬱症患者也不大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緒及感受,所以可能和門診實際情況有些微出入。
就臨床經驗來說,願意到醫院求診憂鬱情緒及憂鬱症的男女比為1:2,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醫師分析,這可能跟男性通常比女性更不願意分享自己的狀況有關,且年紀越大越不願意,所以都會藉由酗酒、抽菸等行為來減緩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問卷也發現有1/3的青少年(12~18歲),每周會有5~7天陷入憂鬱情緒,比例遠高於其他年齡層,研判應該跟賀爾蒙分泌或考試、升學等壓力來源有關係。
憂鬱症醫療支出
在2030年將躍居首位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表示,早在2013年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就曾針對憂鬱症認知程度進行調查,當時僅有三成五的民眾能分辨憂鬱情緒及憂鬱症的不同,然而本次調查已有高達六成一的民眾可以清楚分辨,民眾對於憂鬱症認知程度明顯上升,顯示憂鬱防治的推廣已有顯著成效。
能分辨憂鬱症的人變多了,就診人數也開始增加。姚思遠說,憂鬱症的醫療費用預估在2020年時將成為醫療支出的前三名,到了2030年將躍居首位,這是相當令人擔憂的事情。
憂鬱症病患數
國內外大不同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常務理事李龍騰醫師指出,其實在一般的門診中,可以看出不少的憂鬱症潛在病友,只要醫師對憂鬱症都可以有基礎的辨別能力,或許在門診時,就可以有效預防憂鬱情緒加重。
根據近代憂鬱症社區樣本跨文化的研究結果顯示,亞洲地區與歐美地區的研究相比,亞洲的重度憂鬱症盛行率較歐美低,歐美約是亞洲的3~5倍;但是相對的,會尋求協助的比例,歐美是亞洲的1.5~2倍。因此,家屬該如何提高警覺,成為憂鬱症防治中最重要的一環。
發現、陪伴
勝於後期治療
雖然憂鬱症沒有明顯症狀,但生活習慣的改變、情緒的轉換都是可以見微知著的關鍵點。葉雅馨主任提醒,青少年在家裡如果開始改變生活,例如:情緒起伏變大、改變興趣,就可能是憂鬱症的前期;賴德仁醫師也說,憂鬱症患者不大懂得如何紓壓,所以會出現自殺傾向或是負面情緒大於正面情緒時,就該注意。
倘若身旁有憂鬱情緒的人,建議掌握「傾聽」、「支持」、「陪伴」、「轉介」四大要點,陪他度過憂鬱情緒。葉雅馨主任強調,傾聽比說更有效,讓憂鬱症患者把想說的都說出來,可以比較輕鬆,而傾聽的人也不要加入自己的價值觀反饋給患者,以免適得其反。
憂鬱症一點也不可怕,可以透過運動、培養興趣來重新調養自己的身心狀況。台灣活動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賴東明也建議,可以透過參與社會活動、讓情緒有更多的空間及彈性,避免憂鬱情緒找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