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遭遇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子女如何協助父母提高防詐騙意識?又該怎麼下載防詐App,並定期評估認知功能,避免因失智而落入詐騙陷阱?若父母不幸受騙而憤怒、悲傷、自責、愧疚,又該怎麼幫助他們走出陰霾?
據警政署統計,2024年全台詐欺受害人數達13萬2445人,65歲以上長者高達9335人,占約7.05%,其中以「投資詐欺」最為猖獗,被害人數高達4737人,幾乎占一半,其次為「猜猜我是誰」與「假冒公務員」詐騙,這兩類型的長者受騙占所有被害人的30%以上。另據數發部調查,60~69歲年齡層收到詐騙訊息的比例最高,詐騙集團往往利用長者的「資訊落差」誘其誤入圈套,讓人疏忽掉入陷阱。被詐騙的對象不乏有金融專業背景、已退休的大學教授或銀行主管,有些誤信詐騙集團投放臉書的廣告,加入投資群組而被誘騙匯出積蓄,甚至「抵押房產」貸款,繼續投入資金,最後還不出貸款,房產被拍賣,財屋兩失;有些詐騙集團則假冒檢察官、警察,以民眾帳戶遭冒用從事不法犯罪,要求民眾協助辦案而匯款自證清白或協助追查金流,連資深藝人都受害。
1不定期分享詐騙案例
提高父母防詐素養
當長者被詐騙,子女自然心疼、不捨,益群法律事務所合夥人謝青樺律師在台北地方法院擔任調解委員,處理過不少詐騙和解案,呼籲要幫助長者免於詐騙,需透過各種「識詐教育」培養防詐素養,提高防詐戰鬥力。
她以自身為例,會積極建立親友團的LINE 群組,不定期分享各式詐騙案例(例如:兆豐銀行退休雙碩士高管被騙3200萬元、國民奶奶譚艾珍被詐騙集團以協助檢警辦案為由騙了98萬元等)、防詐資訊、4不1要防詐原則(不要貪心、不要好奇、不要驚慌、不聽從指示操作ATM、有事要告知家人)等資訊,讓周遭親友隨時獲取真假難辨的新舊詐騙手法及案例。
謝青樺指出,上述做法是為了叮囑長者提高警覺性,無論是(1)看到陌生的LINE訊息或簡訊,顯示「點連結」掌握最強黑馬股投資、算財運、幫寵物或孫子比賽投票等;(2)自稱好友,表示急需借錢等;(3)線上購物後,收到Email通知載具異常、要求輸入信用卡資訊;(4)接到自稱是檢察官、健保署打來的電話,表示長者的身分證、健保卡遭冒用、涉及洗錢,需協助警察製作筆錄、追查金流;(5)收到來路不明的包裹,表示貨到付款,要收取價金等,都能夠沉著冷靜的應對,像是直接掛掉電話或切斷訊息,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向銀行、公務機關求證,快速識破詐騙詭計。
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理事、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則提出「不急、不信、不給」的防詐騙做法,晚輩多一分耳提面命的關心,就能提高長者識詐、防詐的警覺,避免誤入陷阱而不自覺。另外,長者的認知功能、情緒控管、聽力、視力等功能,會隨著年紀增長明顯退化,解讀複雜訊息的理解力、辨識力降低,不一定能牢記孩子的叮嚀,尤其獨自在家的長者,突然接到詐騙訊息,可能一時緊張而亂了方寸,或想藉由投資幫子女增加財源而誤入陷阱。建議晚輩可準備斗大的防詐提醒,貼在家中明顯處,有警惕、踩煞車的作用,避免父母被詐騙集團牽著鼻子走。
2定期評估父母的認知功能
避免因失智而受騙
李俊宏醫師協助檢警偵查詐騙案經驗豐富,發現不少晚輩獲知長者落入投資圈套相當驚訝,「父母對於投資一向精明,怎麼會沒有辨識能力?」原來他們從未察覺父母因年齡漸長,認知功能已出現異常,等到積蓄被詐騙一空,才驚覺長輩疑似失智!
為了保護長者免於被詐騙,謝青樺律師建議密切留意父母有無失智症徵兆,最簡單的評估是跟他們玩「認知水果」的遊戲,可用實體水果或打開手機裡的水果圖檔,讓他們看三種不同的水果,接著聊聊其他事情,幾分鐘之後,再請他們說出水果名稱,如果發現記不起來,身為兒女就該提高警覺,儘早帶他們前往神經科或精神科進行評估、檢測及治療。
李俊宏醫師建議民眾可點連結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602&pid=15101,加入「國健署HPA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的好友,進行「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檢測。若有異狀,可向醫師諮詢相關治療;若長者是三高族群、有家族失智遺傳病史,更應將認知功能評估納入定期健檢項目,每兩年評估一次,以及早發現與治療。有些晚輩反應長者排斥失智評估,李醫師建議將其納入綜合性健檢項目中,有助於提高長者的評估意願。
3增加陪伴、減少父母獨處
幫其下載防詐騙數位App
長者缺乏陪伴,易被詐騙集團盯上。李俊宏醫師表示,國內研究發現,老人被詐騙的時間通常在早上9點,因子女上班後,長者獨自在家、無人陪伴,易受到詐騙集團噓寒問暖的話術影響。晚輩可藉由增加陪伴與活動的時間,多關心長者的交友狀況及人際網絡,也可善用住家附近的長青學院、日照中心及鄰里活動中心的互助資源,減少長者獨處時間。有人在旁邊關照,即使長者接到可疑電話,也能即時阻止。另外,可替長者下載防詐騙App、加入防詐達人LINE聊天機器人,能幫助他們在第一時間針對可疑訊息進行比對,避免誤入詐騙陷阱。
認識2款防詐騙APP
防詐騙App 1》Whoscall(象卡來)
專為使用者辨識陌生來電號碼,並提供簡訊、釣魚網站、個資外洩示警及截圖搜詐的全方位守護App,同時支援iOS與Android平台。
防詐騙App 2》趨勢科技防詐達人
提供使用者判斷各種形式呈現的資訊,包含廣告、彈出視窗、簡訊或訊息對話的圖片或螢幕截圖、網址、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簡訊和電子郵件內容是否為詐騙的App。若存在安全風險,立即提出警告和建議的行動。iOS與Android平台皆支援。
▼如何將「防詐達人」加入LINE群組?
Step1:打開LINE 的「主頁面」,在「搜尋欄」輸入「防詐達人」。
Step2:直接點選「趨勢科技防詐達人」,再點「加入好友」
Step3:選擇「聊天」,跟著畫面引導使用。
BOX:當父母被詐騙,家人如何協助穩定情緒?
當長者被詐騙,除了報警處理,李俊宏醫師提醒,家人安慰受騙的長者時,需有同理心、包容心,站在他們的立場理解遭詐騙的心情,以下作法可協助其減少自責感,避免影響生活作息。
鼓勵主動對話:如果情緒沒有出口易胡思亂想,但長者被騙多半覺得很不光彩,常悶著不談,可鼓勵長者開口聊聊,能有效紓解憤怒、低落或負面的情緒。
專業輔導陪伴:若長者過於自責或憂鬱,可視情況求助專業心理輔導或正統宗教開導,抒發情緒與壓力。
接受治療:受騙的長者易憤怒、悲傷、自責、愧疚,若精神狀態不佳已影響睡眠與作息,可至神經科或精神科求診,在醫生幫助下,搭配藥物治療,以改善情緒、緩解壓力。
圖片來源:富爾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