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疾病保健 骨科復健 人工膝關節如何評估要不要換?

人工膝關節如何評估要不要換?

出處/ 2003年9月號/第209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917
收藏 瀏覽數 : 4917
人工膝關節如何評估要不要換?

關節疼痛,常讓人寸步難行而備感艱苦,但是換上人工關節後,是否真能一勞永逸,讓人快步直行?

65歲的張伯伯雙腳一直不良於行,吃藥打針好幾年,現在都沒效了,近日受小兒子「慫恿」,連哄帶騙地將他帶往醫院進行人工膝關節手術,想不到效果奇佳,3個月後張伯伯已經可以獨自慢慢走路,小兒子也甚感欣慰,每每兄姐說到此事都不忘讚揚一番。

隨著生活型態改變以及醫學科技的進步,人類壽命普遍延長到80歲左右,高齡化社會來臨,常常看到一些阿公、阿媽不是撫著膝蓋喊酸痛,就是拄著柺杖慢慢行。這大都是膝蓋關節炎惹的禍。

事實上,一般人常常忽略膝關節的重要性。膝關節除了承受人體重量外,還要做各種追、趕、跑、跳、走等運動,不但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也是承受負載力最大的器官之一。在骨科門診中最常遇到的,就是膝關節疼痛問題。

破壞膝關節兩大元凶

台大醫院骨科主任侯勝茂指出,膝關節遭到破壞,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退化性關節炎所致,再來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就目前來說,退化性關節炎是置換人工關節最常見的原因,通常關節面的軟骨已嚴重破壞磨損,甚至變型,因而常常感覺疼痛,走起路來不甚方便;而類風濕性關節炎則因為類固醇使用,常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必要時也要置換人工關節。

「美國需行膝關節置換手術病例中,有80~90%是退化性關節炎所導致。」台北榮總骨科部骨折科主任陳威明表示,如果膝蓋酸痛輕微者,只要吃非類固醇消炎藥、打針、熱敷或減輕體重就可以減緩症狀,如果嚴重到保守治療都無效,甚至出現關節活動受限,甚至膝部內翻變型,影響到日常生活,就要裝置人工關節了。

「裝置人工關節幫這類病患很大的忙,」陳威明說:「除了改善老年人退化性關節炎症狀外,像風濕性關節在X光下呈現關節軟骨嚴重磨損,吃藥、清洗或矯正等方法已經達不到控制效果,就要靠換人工關節解決了。」

台灣1年置換8,000個

「裝人工關節是不是要把關節全部切除?」一般人可能這樣認為。其實不然!裝置人工關節只是把已經磨損的關節面切除,就像蛀牙太厲害時補不起來需裝牙套一樣,把人工關節鑲入,讓關節能恢復正常平滑的功能而已。

「人工關節可說是20世紀醫學的重大發明。國外在1960年出現第一台人工髖關節;1970年出現第一台人工膝關節,算算已經有30年歷史,台灣雖然晚了10年出現,但目前手術則已與先進國家同步。」陳威明進一步說:「以現在醫療技術來說,一個成功的手術如無併發症或不正常使用,人工關節應可使用10年以上。」

根據資料顯示,美國每年全人工關節置換案例超過20萬個;台灣方面,健保局統計一年也有8千個案例。可見人工關節置換術是一個普遍且接受度極大的手術。

雖然美國可由骨科醫師自行決定是否需要置換,不過在台灣,置換人工關節之前,必須先接受健保局審查才能進行手術,對病患多重保障,不同於美國的制度。

年紀愈大手術愈沒後患

台灣裝置人工關節的人愈來愈多,目前已經不是一個太困難的手術,而且手術時間不長,除了特殊案例外,通常1~2小時就可完成,但若是裝置後重新開刀較麻煩,需多1小時的時間處理。侯勝茂解釋,裝置人工關節之後,如果適應良好,一來免除疼痛的煩惱,二來也可以自由活動,好處不少!

至於哪些人最適合裝置?陳威明認為65歲以上年紀最佳。他建議太年經的人最好不要輕易開刀,除非有嚴重病情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產生,「愈早開刀關節壽命愈短!年輕人活動力旺盛,裝置人工關節後磨損率更快,往後若要重開,不但骨本變差,磨損率也會比第一次手術高。」也因為如此,醫師大都建議病人年紀稍長一點再做手術也不遲。

侯勝茂則認為年紀不是問題,只要是成年人即可,「小孩子之所以不建議裝置,是因為骨骼還在成長的關係。」他說。

現在流行小傷口手術

「但換一個角度想,如果關節對病人的人生、工作有重大影響,不管幾歲做人工關節手術都無妨,也就是說,若關節痛到不行,人生變成黑白的,那就要考慮動手術了。」陳威明手術最年輕的病例是14歲,這個年輕人已經坐輪椅5、6年了,希望能有一天可以行走,基於他的願望,陳威明於是替他動了手術,讓人生恢復色彩。

只要是手術,難免會有副作用,萬一傷口感染就要特別小心了。不過,陳威明指出發生比例相當小,「以榮總來說,感染率不到1%,和國外相近。」侯勝茂指出,「所有開刀手術都會有併發症,人工關節也不例外,術後脫臼,甚至神經受傷也有可能發生,因此,一定要找高明技術的醫師才有保障。」

現在病人基於愛美,開刀時都會要求傷口愈小愈好,侯勝茂指出,他從以前劃開15~20公分傷口,到現在已經可以只開6~8公分大小傷口,「傷口小也有好處--肌肉割痕少,復健時間較快。」他說。

復健運動要按時做

至於術後的復建工作,通常醫師都會教病人進行一套復健計畫,甚至製作VCD供病人了解、參考。陳威明則建議,開刀後3天要開始以助行器或柺杖練習走路,並在床邊做復健運動,術後5~7天就可以出院,而且快則3~6週、慢則到3個月左右,可以丟掉拐杖。

不過術後最好定期回診,約3個月時間,關節部位會感覺愈來愈自然,若有輕微酸麻、腫痛無妨,但若感覺強烈甚至出現紅、腫等發炎現象,一定要請教醫師才行。

使用人工關節一定有磨損之虞。人工關節不像人體自有的關節,磨損後可能會自我修復再長出;人工關節磨損後是不會再造的,坊間新產品有所謂「抗磨損」的說法,主要都是將人工關節經過一些處理,讓磨損率減到最低罷了。

最新產品一定最好?

一般來說,所謂新產品能進口台灣,都已經接受美國FDA通過使用測試,不過因為使用時間並不久,手術成功與否?能用幾年?都要視實際狀況認定。「千萬不要聽信一些誇大不實的廣告!」陳威明一再叮囑。

他還特別提醒,有些人工關節廣告甚至標榜手術後可維持30年,甚至50年之久,仔細想想,台灣人工關節歷史也不過30年左右,何來可維持30、50年?他指出這只是廠商利用實驗室人工關節的抗磨損率測試所推算出來的預估值,「究竟可不可以這麼久,誰知道?」他認為已經涉及「廣告不實」之嫌。

「一來台灣的醫生還沒有開過50年關節手術的經驗,再者,人工關節是否使用得久,與設計、材質及醫師技術都有很大關係,開刀技術不佳,往往2個月就完蛋;而且病人體重過重,磨損也很快,這都是耗損人工關節的重要原因。」

超過九成比例可使用10年以上

陳威明進一步解釋,只要體重不要過重,而且正常使用,90~95%以上使用壽命都會超過10年。

「人造的東西都會壞。」侯勝茂說明人工關節壽命之所以變短,原因仍在於「是否最適合」、「醫師經驗」及「有沒有好好使用」上。「即使有最好的材料,若使用不當也會影響壽命,病人若配合醫師指示,使用個20、30年,一般都沒什麼問題。」他說。

人工關節小檔案

材質:

1.塑膠類-傳統用高分子聚合物(即廣義的塑膠),有一定的磨損率。

2.金屬類-如鈦合金(Titanium)、鈷絡合金(Cobalt-Chrome)等,為了讓關節和骨骼緊密結合,防止日後鬆動,可以使用骨水泥(Bone cement)固定,目前可買到已做表面處理的人工關節,可快速讓骨頭長入。
使用壽命:正常使用狀態下,90~95%以上的病人使用10年以上沒有問題。

如何減少磨損率:

1.高分子聚合物照射γ射線,可降低磨損率。

2.人工關節磨出之小顆粒(partical)會造成骨骼溶解(osteolysis),若裝置金屬對金屬(metal-to-metal)或陶瓷對陶瓷(ceramic-to-ceramic)的人工關節,可減少磨損,不過由於較為昂貴,健保無法完全負擔,需貼補差額。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