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疾病保健 心臟血管 中風後復健,別忘了身心平衡

中風後復健,別忘了身心平衡

出處/ 2016年12月號/第355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5383
收藏 瀏覽數 : 5383
中風後復健,別忘了身心平衡

平日喜歡和朋友帥氣喝兩杯的阿義,兩年前冬夜中風了。雖然家人不斷鼓勵他把握黃金復健期多運動,但阿義很排斥到醫院復健,覺得在眾人面前舉步唯艱、手無舉筷之力很丟臉,所以每次都匆匆而回,情願自己在家邊摸索邊復健,但效果卻愈來愈差。

阿義因為怕看到別人同情的眼光,病後再也不和老朋友聯絡,走出家門也總是板著一張臉,不和人打招呼。他心想,「等我恢復正常,再和老朋友見面吧;等我能自己拿筷子的那一天,再約人吃飯吧……」。不過,新來的物理治療師卻告訴阿義:千萬不要凡事都「等到身體恢復原來狀態」才做,畢竟復健是3年、5年,甚至更久的事,愈不動,肌肉愈萎縮,相反的,愈是過著正常的生活,復健的效果愈好。

阿義聽從建議,開始認真復健,情況轉好後,開始去社區的小山散步。一年多後已完全不用家人攙扶,可自己一拐一拐走出家門。和老朋友恢復聯絡後,每周的聚會形式改成一起去爬象山,爬完再一起去吃健康山蔬,現在阿義已經成為朋友群中的「不倒英雄」,開心又自在。

衛福部社家署多功能輔具資源整合推廣中心主任,同時也是陽明大學ICF暨輔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李淑貞指出,美國的中風病人每天復健練習時間長達兩個半小時以上,病人也會在其他時間繼續獨自練習,或是參加5~10人的團體班一起做活動。「只要確實大量練習日常生活功能性活動,加上動作正確,就會恢復得比較快。」

一般中風病人只要勤快的在生活中復健,李淑貞說,在一個月內便有可能在街道上步行,其步行速度甚至能在標準綠燈時間內通過馬路。「一般美國復健醫院的統計,達成此目標的比例都在八成以上,尤其是第一次中風的病人,復原成效不差。」(延伸閱讀:照顧臥床者,到哪租借電動床?)

復健不是排定時間才做
而是生活中自發性練習

李淑貞主任提醒,臺灣民眾中風後最錯誤的觀念,就是對「積極復健」認知不足,以為只要在物理治療師或職能治療師安排的時間內,認真進行復健就算完成任務,事實上,中風後的復健是指在生活中無時無刻、大量重複練習,努力從事各種日常活動;換言之,要隨時能動就動,千萬不要依賴,要在日常活動中訓練。(延伸閱讀:大病後別一直躺著休息,不想永久臥床就要盡快復健)

舉例而言,中風者住院時,不論臥床時的翻身、從床上起身、下床站立及移動、自行進食、說話、閱讀或聽音樂、洗澡、如廁、穿脫衣物等,最好都在安全的情況下盡量自己嘗試,做不到時,才由別人部分助力完成,如果只限縮於排定的時間做復健,時數和強度都不足,很難在出院時就恢復到接近正常的八、九成狀態。(延伸閱讀:中風者從住院到返家,如何掌握復健契機?)

復健後生活可自理
是理想的復健目標

臺中榮總腦中風復健衛教資料也顯示,中風病人經過半年內的積極復健(最重要是前3個月的黃金恢復期),有七、八成可恢復走路的能力(其中,下肢訓練後可自行走路者約八成五,能上下樓梯者約二至四成),五、六成可獨立執行日常生活功能,四成上肢功能恢復良好,完全恢復者約一成五至兩成,僅有一成七的病人需要人協助大小便。

臺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柯宏勳也提醒,是否「完全恢復動作」不應是中風病患的唯一復健目標。事實上,只要復健後患者的生活足以自理,不影響生活品質,也是理想的復健結果。譬如:「能獨力進食、取物、上廁所、洗澡,或能不靠別人上下階梯、出門購物、和朋友相聚交誼,就算動作慢一點、吃力一點,還是比臥床或只敢在家裡繞圈子有意義多了。」(延伸閱讀:3技巧,幫臥床家人防褥瘡)

雖然復健應把握關鍵黃金期,但不論肢體或口語、智力及小肌肉的復健,都應該在專業治療師的協助下進行。李淑貞主任指出,理論上,復健不應該引起很大的疼痛,如果做完復健,隔天感覺很痛,可能是不小心拉傷了。「跟運動一樣,復健前必須先暖身再開始,才能避免受傷;復健過程也不要一下子就過快、過猛,應在專業人士陪同協助下,循序漸進的活絡肢體。」

更重要的是,在醫院學會復健方法後,回到家要找機會重複練習,而不是只有治療師陪同才做,這樣復健量不夠,效果不好。過程中如果有任何不確定或是沒把握的地方,回診遇到治療師,一定要詢問,才不會做錯動作而導致受傷。(延伸閱讀:5技巧幫行動不便的中風者,恢復生活功能)

復健要身心配合
並非盲目動身體

臨床上,有不少認真復健的患者,早上去醫院的復健中心運動,下午又被家屬帶去私人復健診所運動或接受其他民俗療法,如同上班族一樣,一整天都在做復健。柯宏勳職能治療師說,「以急性期來說,積極復健不是壞事,可是肢體過度運動、拉扯,或是力道控制不好,容易受傷,也曾聽聞過度積極的患者反而受傷的案例。」

柯宏勳常鼓勵患者,不要把全部的時間都拿來做肢體上的復健,而是身心相輔相成,一邊訓練肌肉和骨骼動作,一邊調整心理的狀態,維持跟親人朋友的互動,經常聯絡並維繫感情,讓自己在身心健康的情況下進行復健,而不是像去復健中心「上班」,或像機器人般每天只重複單調枯橾的訓練。尤其是慢性長期的患者,應考量回歸生活的面向。

之前曾有患者堅持在自己沒有百分之百恢復健康前,拒絕跟親友連絡,柯宏勳提醒,如果復健需要二年,這二年間患者都不跟親友聯絡,心理受傷的程度可能大過於肢體受傷的情況。長期下來,家人可能被情緒不佳的患者口出惡言罵跑,親友故舊也可能疏遠,身心失衡反而影響復健成效。(延伸閱讀:愛就是忍住不出手,如何鼓勵爸媽好好復健)

柯宏勳強調,要讓復健產生最好的效果,適度的頻率和強度很重要,過多或過少都會帶來負面效果。「重要的是和生活結合,讓生活無處不是復健,才更容易看到效果。」

「事實上,不只是患者需要被教育,家屬或照顧者也要學習如何正確的協助患者。」李淑貞主任說,有些患者常抱怨「孩子不孝順,都不幫我」或是「另外一半都不照顧我」。家屬需要慢慢跟患者溝通,或是由專業人員介入開導患者,讓他了解盡量自己動手做,能避免功能退化,且保有自主性,是為身體負責的最佳做法。

當然患者可能很難立刻改變,家人要多點耐心。面對患者抱怨,照顧者也要懂得釋放心理的負面情緒。若看到患者復健有一點點成果,例如:從自己拿著復健湯匙吃飯,原本灑滿一桌子飯粒,如今只掉兩三粒,就表示訓練有用。此時,家屬也要不吝於給患者鼓勵,增加患者復健的動力。(延伸閱讀:3技巧,幫臥床家人防褥瘡)

中風病人想拿刀切水果,該阻止嗎?

臺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柯宏勳提醒家屬,在照顧中風長者時,要注意溝通技巧,尤其是在語氣上要更委婉正向,避免觸及病患能力不足或讓他暴露弱項,但如果病人個性好強執拗,例如中風後仍堅持要自己用小刀切蘋果,或走路不肯用助行器或拐杖,又該如何溝通、化解危機呢?

柯宏勳認為,溝通的技巧在於表達的語氣及態度。假設中風病人在家裡想切水果,不要先想「他根本做不到」,而是先想「他可能遇到什麼障礙」。畢竟,絕大部分中風病人都消極得不願自己動手,如果病人願意自己操作,要先給予正面肯定與鼓勵,再想想是不是改變操作器材,提供切水果的安全輔具,或是改變操作的方式,讓病人可以在家中參與他能力所及的事物。

「家屬在照顧病人時,與其負面的阻止某些行為,不如找出轉移病人更感興趣的居家活動,例如挑戰過去不曾接觸過的運動或休閒方式。」這樣能幫助患者更快達到生活自理的目標。(延伸閱讀:換鼻胃管、尿管、傷口處理有困難?有醫療照護需求,都可申請居家護理醫療服務)

◆延伸閱讀

申請「喘息服務」這樣做,別讓自己累垮了

善用「長照四包錢」,家庭經濟不垮台

家人失能,長期照護方案怎麼選?

關鍵字: 中風中風復健復健中風康復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