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腦中風讓當事人與家人心慌不已,更令人擔心的是,一旦中風過,二度中風的比例很高,失能程度會更嚴重,死亡率也跟著提高。預防再次中風,該怎麼做?
曾中風的人再度中風的機率不小,不少名人二度、三度中風,老牌藝人廖浚2018年二次中風、以一首《流浪到淡水》走紅的視障藝人李炳輝2019年二次中風、金鐘視帝「日頭哥」唐川於2021年二次中風,隔年肺部感染離世,過世多年的藝人趙舜,五年內也發生三次中風。
一年內再度中風約9~15%
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神經加護病房主任葉旭霖說明,據國外資料顯示,缺血性中風一年後中風復發率約9~15%,10年中風復發率提升為27~40%,他常叮囑中風病人一定要控制危險因子,例如:三高病人需積極控制三高數值、有菸癮、酒癮者需戒菸戒酒、心房顫動病人需定期服用抗凝血劑降低栓塞,避免二次中風。
臺大醫院神經部暨腦中風中心主治醫師、台灣腦中風學會秘書長蔡力凱表示,二度中風發生的原因相當複雜,除了牽涉到不可控的家族遺傳及老化外,亦包括可控制的慢性病史、生活習慣及藥物的交互作用等因素。規律服用抗凝血劑可避免心律不整引發腦中風,而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例如阿斯匹靈),可預防腦血管狹窄造成的二次缺血性腦中風,但使用這些藥物也擔負著若不幸出血,可能較難止血的副作用。
儘管如此,蔡力凱指出,適當服用藥物仍然利大於弊,只要找出致病原因,再依據病因正確服用藥物控制、使用特定藥物時遵守注意事項、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血脂等各項生理指數,注意有無異常出血,改變生活習慣,如戒菸、戒酒、減肥,仍可預防二度中風。
不規律用藥、未戒菸戒酒,提高二次中風機率
蔡力凱醫師最擔心患者輕忽致病原因,臨床觀察,不規律用藥、常跟醫師討價還價用藥顆數、有一搭沒一搭的戒菸戒酒、飲食不忌口的病人,二次中風的比例會比多吃一口不健康的食物就覺得不好意思的病人來得高,只要提高警覺,有心控制,仍可降低二次中風的機率。
第二次中風與首次中風症狀可能相似或者不同,病人有時難以察覺而輕忽症狀,以廖峻為例,在朋友家聊天,起身上廁所時突然頭暈,以為是貧血,後來因為說話、行動變得異常緩慢,緊急到醫院檢查,才知道是第二次中風。
葉旭霖主任表示,中風後有語言障礙或肢體無力的病人,較難發現身體狀況惡化,也不太能表達已發生第二次中風,需要家人、看護或親友協助觀察、記錄與判斷。若發覺臉部不對稱、嘴角歪斜、身體變得更無力、口齒不清等異狀,應即時撥打119送醫急救。到達醫院後,陪同就醫者需詳細告知醫師中風病人新、舊症狀的差異,以便協助醫師迅速做出正確診斷及治療。
▼延伸閱讀:九成腦中風來不及溶血栓,家人可做什麼助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