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疾病保健 心臟血管 擔憂心肌梗塞,哪些指標可檢測身體是否發炎

擔憂心肌梗塞,哪些指標可檢測身體是否發炎

出處/ 2017年12月號/第366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5078
收藏 瀏覽數 : 5078
擔憂心肌梗塞,哪些指標可檢測身體是否發炎
如何知道身體是否處於發炎狀態?有哪些發炎數值,可透過抽血來檢測?常聽到「C-反應蛋白」和「同半胱胺酸」,到底是指什麼?本文教你檢視5個常見的健檢數值,揪出體內的未爆彈!
 
57歲的吳協理不菸、不酒,平常也會跑步健身、維持標準身材。有一回因工作熬夜一整晚,正要入睡時卻感覺心絞痛,送醫後被診斷為心肌梗塞。雖然在緊急手術後幸運地撿回一條命,但醫師卻驗出他血中「CRP濃度」高達20mg/L,證實發炎程度偏高。吳協理不解,明明自己平時三高數值都很正常,為何還會心肌梗塞?究竟在發病前,有什麼指標可以預測呢?
 
心肌梗塞沒有專屬慢性發炎指標
但可借急性發炎指標來監測
 
有三高狀況的人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但像陳協理這樣,三高數字正常卻突然心肌梗塞的案例,實在少見。從他的CRP看來,或許體內早已處在長期發炎狀態,卻一直都沒有被發現。究竟,能不能及早檢測出體內發炎情況,及早防治呢?
 
什麼是「CRP(C-反應蛋白)」?
 
CRP,全名為C-Reactive Protein,中文譯為「C-反應蛋白」,是目前普遍被用來評估「急性發炎」的一個指標。因為與心血管疾病關聯度高,近年來也被用來當成預測心血管疾病的因子之一。
 
CRP由肝臟生成,當體內發生組織損傷時,肝臟就會生成CRP這種物質,來修復身體。有人將它比喻為身體的「收屍隊」,顯示出身體修復的過程少不了它,因此,以CRP來評估急性發炎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不過,並非所有疾病都會誘發CRP產生,像是「全身性的紅斑性狼瘡」、硬皮症就不會。驗血時若CRP過高,肯定當時體內有急性發炎或大規模慢性發炎,但若覺得身體怪怪的,CRP數值卻正常,可能是以下情況之一:
 
1. 沒有急性發炎或大規模慢性發炎。
2. 不久前確實急性發炎,但已緩解,所以患者先前有症狀,但已驗不出來。
3. 有某些疾病,但從CRP測不出來,例如:全身性的紅斑性狼瘡、硬皮症、多發性肌炎、皮肌炎。
4. 體內慢性發炎,但驗血時規模較小,使用CRP驗不出來。如果想追蹤可加驗hsCRP(高敏感度CRP)。
 
 
令人失望的是,目前醫界尚未發展出有效的「慢性發炎」指標,上面提到的「CRP」等指標,是用來檢測急性發炎的指標。因為慢性發炎的規模大多比急性發炎小,發炎物質在血液中的濃度較低,需要更精密、敏感的測定方法,才能準確地檢測出來。所以,目前在實務上,會檢測出來的多半是患者曾發生過急性發炎,才會去量測這些數值,或者患者本人意識到,可以參考急性發炎的指標來追蹤病情。
 
不過,「借用急性指標」這方法,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至少可讓人警覺體內的慢性發炎已有點嚴重,需要更積極地注意。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過敏風濕免疫科醫師與自然醫學專家怎麼使用發炎指標。
 
 
5個常用發炎指標,檢測身體狀態
 
以下的數值為傳統醫學常用的急性發炎指標,在一般的驗血報告中都可以看得到,如果想長期監控體內發炎情況的人,可以定期到醫院、檢驗所或健檢中心追蹤,即便自費,單項也僅需數百元左右。
 
重要的是,要瞭解各項檢驗值的意義,這些數據只能呈現驗血當時的狀態,但身體是一直處於變動狀態的,一時數值合格,並不能作為健康的保證書。有時需要定期追蹤,才能掌握慢性發炎情況。深受慢性發炎所苦的人,可以與醫師討論定期回診的計畫,畢竟醫師才有專業能分析各種情況、找出發炎癥結、掌握控制進度。
 

指標簡稱

檢測原理

數字解讀標準

意義

ESR(紅血球沉澱速率)

發炎24小時後,開始分泌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使紅血球黏在一起,會使紅血球沉澱速度變快。

  • 50歲以下男性<15
  • 50歲以上男性<20
  • 50歲以下女性<20
  • 50歲以上女性<30
  • mm/hr)

建議用來參考,透過監測、比較發炎是否比之前好轉或惡化。

CRP(C反應球蛋白)

多數發炎後,都會由肝臟分泌此種蛋白,作用於發炎的收尾接段。

  • 正常數值是0。
  • 10~40→常見於輕微發炎、病毒感染、懷孕後期。
  • 40~200→常見於急性發炎或細菌感染。
  • 200以上→可能是嚴重的細菌感染或燒燙傷。(單位:mg/L)
  • 不是所有疾病都會產生CRP。
  • CRP<10為陰性,若想知道小於10的情況可加驗hsCRP。
  • 發炎後6小時會快速升高,發炎緩解後則急速下降,所以僅在發炎嚴重期才驗得到陽性結果。

hsCRP(高敏感度CRP)

原理也是驗CRP的濃度,只是可以驗出較低的濃度。可驗出0.04~10mg/L的CRP。

  • 正常的數值是0,但0.5~1尚屬常見、無風險範圍。
  • <1,低危險。
  • 1~3,中危險。
  • >3,高危險。

(單位:mg/L)

  • 當CRP為陰性,但其他因素令人懷疑有慢性發炎時,可用此指標追蹤。
  • 有研究用來監測三高患者,發現可預測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 可用hsCRP推估心血管疾病危險的指標(資料來源:AHA/CDC)

白血球數目

白血球異常增多代表身體正在發炎。

  • 正常數值為5000~10000。
  • >10000可能是發炎或感染。
  • <5000可能是慢性發炎、骨髓感染、重金屬中毒、照射放射線、吃太多藥或營養不良。

(單位:個/mm3)

此指標的參考價值高。

同半胱胺酸

這是人體消化動物性蛋白質的過程中,產生的中間代謝物質,數值高表示缺乏足夠的維生素來完成代謝過程。

  • 60歲以下女性<8
  • 60歲以上女性<12
  • 30歲以下男性<8
  • 30歲以上男性<12

(單位: μmol/L)

  • 此物質過高對心血管疾病而言,是危險因子,但可藉補充維他命B群來降低。
  • 腎臟病、服用藥物、酗酒都可能使其濃度上升。
 
 
臺大醫院副院長、小兒過敏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江伯倫分析,以上每個指標的特性都不相同,像CRP驗的是「濃度」,而濃度最常在急性發炎時突然飆高,並在結束時下降,所以多半用在急性發炎的檢測。
 
但是,有些人是體內慢性發炎的位置多,造成血液中發炎物質的濃度一直降不下來,但又未必發生像急性發炎那樣嚴重、來得快去得快的症狀;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濃度夠,也能使用上述方法測得。相對地,如果在急性發炎過後才去驗血,有可能CRP已回復正常值,而看不出異常。所以,這些指標都不是一次性的保證,對醫師來說,都只是發現發炎徵兆的第一道防線。
 
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提醒大家,看待這些數值的觀念應該是「只要有一個數值異常,就要積極找原因,不要以為只有一個紅字就忽略,它的背後可能是嚴重的慢性發炎或疾病正在形成。」
 
另外有一種是「局部慢性發炎」,像是(僅一或兩處)經久不癒的韌帶受傷,或是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潰爛等難痊癒的發炎,也不容易透過驗血來檢測。因為發炎物質已被全身的血液稀釋,驗出來的濃度通常不高,不能反應出局部的發炎規模。
 
BMI較高者
免疫系統調節能力較差
 
我們可以利用上述數值,監測和評估體內是否發炎,雖然這類檢測難以100%準確,但對醫師來說,至少有鑑別診斷的根據,可以協助有病症者找出病因、予以治療。至於尚未形成重大疾病,但有慢性發炎症狀的人,也可以藉檢測來了解體內的變化,輔助控制發炎規模。
 
另外還有一個基本數值,跟免疫疾病有很大的相關性,就是BMI(身體質量指數),這個指數只要計算就能得出,其計算公式為「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的平方)」。
 
江伯倫醫師解釋,據統計在SARS、新流感等免疫疾病發生時,出現死亡案例的人,都以BMI過高者居多。也就是BMI較高的人,在遇到發炎狀況時,會比BMI標準的人出現更嚴重的發炎反應,而導致不幸的悲劇發生。
 
儘管兩者間的機轉尚不清楚,但不少研究都已顯示,BMI高的人免疫調節能力較差,所以江伯倫醫師建議從改善生活習慣做起,尤其是已經有免疫疾病者,更需留意BMI水準,以營造更好的體內環境,減低發炎水平。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