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心靈活水 揮別憂鬱 孩子愁什麼?

孩子愁什麼?

出處/ 2003年10月號/第210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813
收藏 瀏覽數 : 1813
孩子愁什麼?

年輕不再和無憂無慮畫上等號,台灣七年級生每5人就有1人有嚴重的憂鬱傾向,自殺已成為國內青少年十大死因的第三位,青少年的憂鬱容易隱藏在哪些行為背後?父母又該如何察覺孩子為憂鬱症所苦?


愈來愈多青少年談論憂鬱,老把煩死了、快要爆炸了、不想活了或鬱卒掛在嘴邊。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在91年發表的「青少年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的相關性調查」中發現,七年級生每5人就有1人有嚴重的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同年高雄醫學大學精神科主任楊明仁等人進行的「台灣民眾憂鬱症狀調查」也顯示,15~18歲的草莓族是憂鬱症的高危險群,青少女出現憂鬱症狀的比例高於青少年,達25~30%。憂鬱情緒在青少年間悄悄蔓延,到底憂鬱是什麼?
簡單地說,憂鬱是一種不快樂的情緒,當不快樂的情緒強度增大(從小小不滿加強成大大的憤怒)、時間延長(從三、五天成為持續兩星期以上)、發生頻率增加(一星期一次增加為每天一次),就達到病態程度,也就是罹患了「憂鬱症」。一般而言,罹患憂鬱症,不論大人或小孩,整個人會變得和往常不一樣。常見的改變包括:

1. 情緒轉變:情緒變得不穩定、坐立難安、莫名無助、容易抑鬱寡歡、悶悶不樂。

2. 外在行為轉變:沉默、自言自語、無故發笑、傷害自己。

3. 生理狀況改變:經期不順、頭痛、手腳輕微顫抖、心悸、全身懶洋洋不想動、便秘、腹瀉,或是無故感到疲倦。

4. 生活習慣轉變:睡眠習慣改變(失眠、嗜睡、睡眠日夜顛倒)、飲食習慣改變(食慾不振或食慾大增)、性行為減少。

5. 人際關係轉變:社交量減少,完全不與他人互動。

6. 上學或工作狀況轉變:遲到早退、曠課曠職、注意力無法集中、學校成績一落千丈或工作績效不彰。

 

青少年包藏在叛逆糖衣下的憂鬱

台北市立療養院精神科顧問醫師胡維恆特別提醒,雖然青少年憂鬱症患者和成人憂鬱症患者的症狀大致相同,皆為總體能量下降,但青少年憂鬱症患者不像成人憂鬱症患者有成熟的控制力,可以累積憂鬱情緒或是抑制不對勁,因此可能會出現完全不同於能量下降的極端化表現,如具有暴力或攻擊他人的傾向,或者脾氣變得暴躁、易怒像刺蝟、情緒時常處於異常亢奮的狀態。

雖然青少年憂鬱症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性情變得陰晴不定、暴躁,或具有攻擊性及疏離感,與青少年時期的叛逆行為雷同,不過,一個單純經歷叛逆時期的青少年,固然脾氣暴躁、行為具攻擊性,他的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會一切如常,也就是說,會照吃照睡,這便是叛逆少年與罹患憂鬱症的少年最顯著的不同。

 

誰易身陷憂鬱漩渦?

憂鬱情緒每個青少年都會經歷,但不是每個青少年經歷憂鬱情緒後,都會罹患憂鬱症。什麼樣的青少年會罹患憂鬱症?台北市立療養院兒童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政雄表示,一個人會不會罹患憂鬱症可從三方面來看:身體、心理(人格特質)及外在因素。身體方面,醫學證實憂鬱症與人體大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有關。大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缺乏或失調的人,可能會罹患憂鬱症。心理層面,憂鬱症患者多數擁有傾向悲觀、封閉、抗壓力不好、自信心不足、過度追求完美,以及處理事情的彈性度低等負面的人格特質。至於外在因素,憂鬱症患者的生活環境經常變遷、人際關係遭受挫折、成長背景充滿壓力、人生目標與社會價值觀不斷改變等,都是影響因子。

上述身體、心理與外在因素是鐵三角關係,通常需要二個以上的因素出現問題,才可能造成憂鬱症。舉例來說,當外在因素不利,身體及心理兩個因素中必須有一個傾向負面,才可能導致憂鬱症產生。也就是說,當一個青少年經常轉學或遭遇到社會價值觀轉換太快的狀況時,若他身體健康(大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運作正常),卻擁有過於固執而不知變通及抗壓力低的人格特質,他將因感到徬徨、不知所措,而陷入憂鬱的情緒,憂鬱症便可能在此時或不久的將來入侵。反過來說,若一個青少年身體健康並擁有樂觀、抗壓力高的人格特質,那麼他很難單就經常性轉學等不利的外在因素,而產生嚴重而持久的憂鬱情緒,憂鬱症也就不太可能找上他。

據理推類,身體、心理及外在因素皆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孩子,屬於罹患憂鬱症的高危險群。若家族裡有罹患憂鬱症等精神疾病的案例,個性又抑鬱、悲觀、缺乏自信,加上身處不利的生活環境,包括容易疏於照顧的單親家庭或寄養家庭,父母常吵架、常遭家人或鄰居欺虐,或是學校課業壓力過重、同僚關係出現危機等的孩子,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最高。

 

網路成了逃避現實困擾的避風港

近幾年便利性讓網際網路成為一波無法抗拒的浪潮,使用網路已成為青少年,甚至是國小學童普遍具備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長時間使用網路會因電磁波效應,降低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時常待在室內,也減少接觸陽光的機會,而坐太久也容易造成血液循環不良,這些都不利憂鬱症的治療,陳政雄提醒。根據調查,相對於完全不使用或是適量使用網路者,沉迷網路的青少年罹患憂鬱症的機率較高。沉迷網路的青少年多藉由網路來逃避生活中其他層面的適應不良,如害羞、缺乏自信、憂鬱或人際關係受挫。

面對憂鬱症盛行率持續攀升的情勢,家中有慘綠少年的家長,著實要細心觀察孩子在生活中各個層面的變化,多花時間耐心地傾聽孩子的心聲,站在孩子的立場來了解孩子的想法。當孩子因罹患憂鬱症,情緒承受困擾時,大都無法體認到這是一種精神疾病,家長若可以及早發現異狀,理性輔導,讓孩子在非強迫性的情境下就醫,對於青少年憂鬱症的治癒,將有正向的幫助。

 

家長是第一線的救生員

青少年憂鬱症患者的家長,在孩子對抗病魔的過程中扮演吃重的角色。除了陪同孩子看診,去除孩子的恐懼感之外,家長也要鼓勵孩子建立良好的服藥及就醫習慣,不過,門診卻發現,有時排斥就醫的竟是家長。

許多家長會擔心,以藥物控制病情會產生副作用,於是經常在病情看似好轉的情況下,私自讓孩子停藥,甚至不再就醫。陳政雄強調,並不是全部的抗鬱藥品都會導致呆滯或行動緩慢等副作用。雖然多數患者在服用抗鬱藥物後,症狀很快就能改善,但病情要完全穩定下來,通常要持續服藥3~6個月。是否停藥得由看診的醫師來判斷,家長私自讓孩子停藥,將影響治療的成效。當醫師確定停藥後,為了不讓憂鬱症復發,家長最好偕同心理諮商師,培養孩子的自我檢視習慣及危機處理能力。
若治療病症的時間不幸拉長,家長會逐漸感到心力交瘁,這時不妨利用參與支持性的諮商團體活動的機會,藉以紓緩看護工作的龐大壓力,進而繼續陪同孩子走出病症的陰霾。

目前在台灣,高中、國中學生自殺的新聞時有所聞,甚至國小學童也以上吊或是跳樓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當人們感嘆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悲劇時,多數家有自殺傾向孩子的家長,並不清楚孩子出事的原因,往往以孩子的課業壓力過重或是人際關係遇到挫折為由,來替旁人及自己的猜想解套。事實上,隱藏在青少年自殺案件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孩子的心理生病了。也就是說,在自殺行為出現前,孩子們早已遭受憂鬱症或其他精神方面疾病的嚴重折磨。不幸的是,鮮少家長注意到孩子的苦惱,並及時帶孩子求助精神科醫師,因此錯失預防與及早治療的良機。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