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元氣生活 運動休閒 戒「沒動力」藉口,看大忙人怎麼動起來?

戒「沒動力」藉口,看大忙人怎麼動起來?

出處/ 2005年7月號/第229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444
收藏 瀏覽數 : 3444
戒「沒動力」藉口,看大忙人怎麼動起來?
很多時候不運動的原因,說穿了就是不想動,但懶惰蟲上身,健康也可能一點一滴的流失。看企業界、體育界名人與專家教你如何克服懶散,重新啟動運動列車,往健康的路上出發!
 
 
想運動卻提不起勁,很多人的理由來自於「懶」!但這可不是藉口,許多企業家承受更大的壓力,但空閒時並非癱在沙發椅上不動,而是藉由運動健身抗壓,你同樣也做得到。
 
科技來自於人性 也造成惰性
 
WHO調查,2003年有2000多萬人因「久坐不動」導致慢性病死亡,去年人數更攀升到5650萬人,兩年間增加3000多萬人,上升幅度達六成;WHO甚至統計,到2020年比例會超過七成!
 
這麼驚人的數字還會讓你「不想動」嗎?
 
「科技文明帶來方便,也讓生活型態變得很靜態。」財團法人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紀政認為,科技文明如一般家庭的遙控器、無線電話、保久型食物等,都會讓人更懶散。想看什麼,手指一按就有;嘴饞時,伸手就抓到零食;肚子餓,微波冷凍食品就行了;上下樓靠電梯、出門有轎車,身體不用太多勞動。
 
不過,在企業界卻有愈來愈多人了解運動的可貴,除了打小白球,他們還從事其他運動。
 
健康無價 企業家醉心運動養生
 
統一及台塑兩大集團董事長高清愿和王永慶,每天都會來一段「毛巾操」;全球最大高爾夫球代工廠復盛公司董事長李後藤雖年過70,每天仍會游上1500公尺,因而擁有好體力;台積電新任總執行長蔡力行年近55歲,以前是建中籃球校隊的他,即使工作再忙還是想辦法上健身房。
 
也有人愛好登山,像統一集團總裁林蒼生、總經理林隆義及光寶董事長宋恭源等,甚至還有中部企業家組成「磐石會登山隊」向玉山攻頂。
 
企業家讓自己有運動的念頭,不但精神奕奕,工作也更有效率。你還有懶惰的藉口嗎?
 
羚羊紀政「走」出健康人生
 
紀政親身感受到運動的好處。她提到,運動可以強化腦部運作,增強免疫力,甚至改善婦女更年期症狀、減低學生課業心理壓力,讓不快樂的學生比例降低。
 
在她身上有一長串的「運動史」。民國66年,紀政學成回國擔任田徑協會總幹事時,一直想普及全民運動,路跑是她當時積極推動的項目,當風氣漸起之後,她又發現健走讓身體更健康,自己也身體力行,竟把困擾20多年的尿失禁毛病治癒,走樣的身材也在3個月內瘦10公斤、6個月瘦20公斤,「減肥後身輕如燕的感覺真好!」她滿足地說。
 
為了維持體重,紀政控制飲食和運動,雖然也有惰性,但想起自己出現在新聞上那「虎背熊腰」的畫面,還是靠意志力撐下去,「我知道只要第一天中斷,第二天、第三天……也會跟著中斷。」她自豪地表示,當下定決心再出現螢光幕前,會是瘦下來的身影時,運動習慣直到現在都沒有停止過。
 
每天她花一小段時間在跑步機上,過程中用80%快走、20%慢走的方式,從30分鐘延長到1小時。她曾因工作疲累,連動的慾望都沒有,後來想到趴在跑步機面板上健走,這種方法至少不覺得累,又可達到運動目的,持續下來的結果,紀政在跑步機上1小時可走7公里。
 
藉由團體氣氛 不動也得動  
 
如果自己克服不了惰性,可藉助「團體」的力量,例如參加減重班,萬一有惰性也會在團體氣氛帶動下「不得不做」。目前醫院減重班都有相關課程,強調利用運動加飲食控制達到減重目的。
 
以今年邁入第13期的台大醫院減重班為例,除了集合營養科、復健科醫師,還加入精神科及健康教育室(即護理室)。復健部主治醫師陳思遠解釋,體重過重者有些可能是家庭因素、憂鬱等情緒障礙導致暴食,必須由精神科醫師另外治療。
 
減重班主要幫助學員建立整體健康概念,培養運動習慣,減低心血管危險因子,增加心肺耐力。陳思遠指出,一定比例的過重者患有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狀動脈引起的心律不整。
 
體重過重的學員運動前需先進行運動評估,檢測是否有慢性病,並利用踩腳踏車瞭解自己的最大體能後,體育老師才會規劃、訓練學員做運動,使減重過程不致發生傷害。
 
很多人發現,參加減重班3個月確實可讓體重減輕10%左右,不過「半年後」才是關鍵時期,陳思遠認為,畢竟上課時間有限,結業後得靠自身控制,效果差了許多。當然也有人靠毅力克服懶散,去年參加減重班的蔡勝寶就是成功的一例。 
 
蔡勝寶今年58歲,以前常說工作忙沒辦法運動,身高165公分的他體重暴增到87公斤,去年退休後參加減重班,結業時降了3公斤,半年後更降到67公斤。他說,結業後的日常飲食還是會注意熱量攝取,美食當前「忍耐到要發抖」頂多只是「淺嚐」,加上每天固定做柔軟操1小時、走路1小時,有空打打球,下雨天或時間太晚則在家做柔軟操,才能一直維持身材。
 
找伴戰勝懶散 運動更長久 
 
很多人聽過運動「三三三」原則,其中提到運動至少要維持30分鐘,有些人因而誤以為運動非得持續才有效果,乾脆偷懶不動。事實上根據研究,即使走路5分鐘、爬樓梯5分鐘,對健康都有幫助,也就是說,運動3次、每次10分鐘,跟一次運動30分鐘的效果是差不多的。而且運動最大的好處不是減重,而在於維持健康,瘦的人也不能不運動。
 
動與不動,關鍵還是在於自己。紀政建議平常要找機會動,健走是很好的方式,1分鐘走120步就夠了,她秀出身上佩戴的計步器,並說:「我也要求同仁戴著。、」她常常和同仁比賽誰走的路多,以季為單位計算「步數」,沒有達到標準就會被罰清掃。
 
「運動也可以不用花錢。」陳思遠認為,開車到特定地方運動是不實際的做法,減重班學員閒暇時會找伴一起「走路」,從台大醫院走到台灣大學,別人眼中4公里的漫漫長路,他們走得輕輕鬆鬆,後來「走路」反而成為生活習慣。
 
人要動才會健康,紀政強調:「活得好一定要動,久坐不動才會致命。」陳思遠則說:「克服懶散,最重要的是自己有撥出時間的念頭,找個方便運動的地方,有伴一起做,才能長長久久!」
 
 
招對付懶散,動力燒起來
 
1. 冥想運動情境:沒有運動動機的人,可先在腦中想像運動的情境,例如跑步的路徑、會做的運動等,讓自己覺得至少已花一些心力在運動上。
2. 與自己約定:每天設定短時間動一動,即使沒有到室外,也可以在家裡做柔軟體操,或者規定使用踏步機時才能看電視。
3. 讓孩子當自己的健身教練:如果小孩在學校參加體育校隊或社團,會知道基本的運動訓練,請他們做你的健身教練最適合不過。
4. 讓運動變享受:到風景優美的地方,邊運動邊欣賞景色,或是運動時聽聽音樂。也可以找同事相約運動提高興致,尤其跟有活力的人在一起,互相討論和運動有關的事,也會鼓勵你運動。
5. 佩戴計步器或經常測量體脂肪:愈來愈多人隨身戴計步器計算運動量,不妨跟家人、朋友或同事比賽,例如一星期若達到7萬~10萬步,或體脂肪減少,就給自己小小的獎勵。
6. 記錄過去所有運動的事項:回頭看過去累積的紀錄會有成就感,也更有動力做運動。
7. 不要做太難的運動:太複雜或難度太高的運動只會讓人更不想動,最好從簡單的柔軟操開始。(本文由編輯部編譯整理)
 
減重班知多少?
 
條件:年滿18歲,BMI值≧24就可參加,通常BMI值≧27的人優先錄取。BMI值的算法為:體重(公斤)/身高的平方(公尺²)。
時間:通常3個月為一期。
課程:從「營養」和「運動」兩方面著手。飲食以1000~1200大卡為準;運動時間則安排1~1.5小時,如有氧舞蹈、健身操、太極拳或健身器材輔助等項目。
回診:3個月及半年後要回診2次,檢查是否復胖,通常胖2公斤以下是可接受範圍。
以台大醫院為例,減重班一期收40名學員,學費約1萬元。課程每週2次,每次半天(含午餐),午餐時間由營養師給予飲食指導,包括介紹減重飲食計畫、如何吃減重餐,甚至直接進廚房觀看食物配置情況,熱量控制在1200~1400大卡;運動方面則有體育老師帶領,除了說明如何增進體適能、運動與養生關係,也實際進行運動。
結業時醫院會讓學員回診做心血管評估及體重測量,再做運動測驗,檢視心肺耐力變化。回診時的掛號、抽血、體脂肪測量、運動檢測等費用需自行負擔。
關鍵字: 運動健身減重減重班瘦身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