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周邊親友不約而同提到,黏人的下背痛令他們十分苦惱,有時痛起來像刀在剮,坐立難安、寸步難行。他們嘗試各種療法,只求不痛,然而,不痛就表示沒問題嗎?下背痛就像發燒,不是疾病,是症狀,病因從肌肉韌帶拉傷、姿勢不良、脊椎關節炎、坐骨神經痛,到婦科或內科疾病,甚至腫瘤轉移都有可能。假如治療只求不痛,麻醉藥也能達到效果,況且疼痛是種指標,貿然止痛,問題沒有解決,疼痛當然可能再發,甚至延誤病情診斷。因此,下背痛來襲時,除了緩解疼痛,疼痛背後傳達的嚴肅警訊,更要留意。
像為什麼會下背痛?緩解下背痛該看哪一科?求診時,如何描述有助醫師診斷?假如背痛一再復發,需不需轉診,如何與醫師討論?中西醫如何治療下背痛?這些疑問,本期都有詳實報導。
此外,「下背痛簡易自我檢查流程」亦根據疼痛的位置、症狀,明確地分類造成下背痛的病因,貼心地提醒您哪種下背痛輕忽不得。看來,接受疼痛,對健康產生警覺,找原因、找對策,尋求專業協助,健康才能穩固不搖。
相較於隱隱作痛或錐心刺骨的下背痛,許多疾病悄無聲息,高血脂症正是其中之一。估計台灣,每5個成人就有1個有血脂異常的問題,由於初期沒有症狀,少了疼痛的提醒,容易忽略,一旦發作常常引爆中風、腦出血、心肌梗塞等致命危險。該如何預防?哪些人屬於高危險群?血液常規檢查多久做一次?飲食及運動要注意什麼?「緝拿高血脂」,陪你一起經營健康。
炎炎夏日,加上限水政策,食物不潔引發的腸胃或傳染性疾病時有所聞,孩子抵抗力弱,該如何強健腸胃?自製清熱消暑的藥膳甜點,提升小兒食慾及強化脾胃功能,一舉兩得。
除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也需要活水滋潤。6月酷暑,何不暫放壓力,遠離煩囂,探訪苗栗頭份,讓秀麗的田野風光和濃濃的膨風茶香,洗去炎夏煩躁,在樹蔭下品嘗多汁香甜,果肉細緻像棉花的高接梨,豈不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