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健康加油站 新聞專區 小時「中二病」,大時變「社二病」?擔心孩子白目難相處,該怎麼辦?

小時「中二病」,大時變「社二病」?擔心孩子白目難相處,該怎麼辦?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6102
收藏 瀏覽數 : 6102
小時「中二病」,大時變「社二病」?擔心孩子白目難相處,該怎麼辦?

你聽過「中二病」嗎?在日本宅文化中,這個詞已經成了描述叛逆的青春期少年,最常見的流行用語,特別是在近幾年的動漫創作裡,更是將「中二病」詮釋得淋漓盡致。不只青少年、青少女,成人版的「中二病」又稱為「社二病」,想要避免孩子出現「中二病」、長大後變成「社二病,家長可以怎麼做? 
 

「中二病」一詞源自於日本,意指正值青春期的中學二年級生,總是想要表現自己,卻做出讓人覺得白癡、無言的舉動,成為現今網路流行用語。不過,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民眾經常聽到的「中二病」,其實不是一種病,青春期除了會有生理上的第二性特徵變化、心理上的同儕認定以外,腦部的前額葉還在不斷地修修剪剪中,所以才會導致發生焦慮、憂鬱、憤怒等負面情緒的邊緣系統十分強勢,自然情緒就會搖擺不定。

老人家常說「年少輕狂」,其實指的就是這個階段,在醫學上也被稱為人生的最大(或第二)風暴期,因為通常這些青少年會自認為長大了,卻不知道自己的思想仍然很不成熟。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青春期其實並不侷限在14~18歲青少年而已,從10歲開始到25歲的輕熟男、輕熟女也都包含在青春期的範疇。

除了中二病,還有另一個衍伸出來的詞彙──社二病,形容進入社會後2~3年,開始習慣工作環境,而產生誤以為自己很有人生經驗的錯覺。大部分的社二病都會有點自我感覺良好,像是頻繁使用自己業界才通用的專業術語,擺出一副「這是常識吧?」的不屑態度,常令旁人覺得傻眼。
 

避免孩子中二病
不妨找「良師益友」做溝通橋梁

你以為中二病是因為人際關係有障礙的緣故?恰恰相反!楊聰財醫師提到,正處青春期的孩子們很在意跟朋友之間的關係,他們想要尋找的是在團體中被接納和被在乎的感受,不管是混幫派或是聊八卦,這都證實了青少年對關係的倚賴。

若你家孩子也出現了中二行為,楊聰財建議,「良師益友」是父母能給他最好的幫助。畢竟有時候,父母的關心可能會讓孩子覺得很煩,但同樣的一句話套在年齡相仿的大哥哥或大姊姊身上,他們就很容易聽進去。

楊聰財就非常慶幸有一位大哥哥能成為孩子們的家教老師。這位當時在台大讀書的家教,除了在課業上給予兒女們很好的學習榜樣外,也會分享很多經驗,常變成他和孩子之間的潤滑劑。

在《青年的四個大夢》一書中,作者吳靜吉也語重心長地提醒父母,要把孩子看成是一位成年人,將傳統由上往下看的那把尺放下,改以平等式的對話,尊重孩子、聆聽他們的感受。楊聰財醫師補充,就像養馬一樣,除了要讓牠自由奔馳在草原上,也要限定牠可以活動的範圍,所以父母要留意孩子周遭的朋友,並且鼓勵他們邀請朋友到家裡做客,透過吃飯的禮儀和談話的內容,就能知道這幫朋友是難得的情誼,還是只是酒肉朋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