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健康加油站 影視異想 孩子依賴「表情符號」傳達心意,會不會影響溝通技巧?從《表情符號電影》看青少年的溝通危機

孩子依賴「表情符號」傳達心意,會不會影響溝通技巧?從《表情符號電影》看青少年的溝通危機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6214
收藏 瀏覽數 : 6214
孩子依賴「表情符號」傳達心意,會不會影響溝通技巧?從《表情符號電影》看青少年的溝通危機

表情符號是現在人打字聊天常用到的圖案,儘管以此為主題的《表情符號電影》,上映時評價兩極,但不少家長帶孩子觀賞這部電影時,不免也開始擔心:孩子過於依賴手機或網路上的通訊軟體,會不會影響溝通技巧?

 

《表情符號電影》將手機應用程式中的表情符號全部擬人化,每個符號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情緒,可以做出獨特的表情。然而,不同於其他符號只能做單一表情,主角吉恩卻擁有各種截然不同的情緒表情,迫使他被劇中的反派腳色追殺,不得不踏上尋找解決方法的道路,和另外兩個夥伴一起穿梭在各式App之間,展開一場冒險!

 

不知道要說什麼就傳貼圖?
專家憂容易出現溝通障礙

儘管不少影評將此劇情評為了無新意,但導演很巧妙的將通訊軟體的生活化和手機貼圖的盛行融入劇情中,讓人不得不正視,在貼圖和表情符號氾濫的現在,青少年的溝通能力,是否也跟著受到限制?就像片中吉恩的主人Alex在收到暗戀女孩Addie傳來的簡訊時,因為苦惱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最後只傳了一個表情符號一樣。

 

在手機盛行以前,沒有表情符號這種東西,只能靠文字來溝通互動,因此,不少爸媽會擔心小孩太依賴貼圖,導致他們在與人面談和溝通上有些困難。臨床心理師呂謂正不諱言,這樣的現象的確可能造成未來年輕人在表達能力上受到限制,尤其是在上下輩分的相處上更為明顯。

 

呂謂正心理師指出,就像國文課所背的成語和諺語,手機貼圖和火星文也都是為了抒發情感而存在,後者甚至發展成年輕人才看得懂的俗語。唯一不同之處就是成語、諺語、格言是經過幾百年的歷練才形成,不管是古人所寫的經書,或是戰國時期從將軍口中說出的名言,這種千錘百煉的過程,和一夜成名的貼圖產生強烈對比。

 

用貼圖要看對象
有些人就是不喜歡

浩均在大學時很喜歡用LINE聊天,為了更快速的回應大家,他收集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流行貼圖,有搞笑的、可愛的、貼近生活的、KUSO的、惡搞的,讓他在和親友線上聊天時,都能很快地秒回,也漸漸養成了他用貼圖回應訊息的習慣,畢業後進入職場工作,使用貼圖回應的習慣還是改不過來。某一天,公司的資深前輩在群組裡PO了一張自己剛出生的孩子照片,浩均覺得小孩很可愛就傳了一張笑臉貼圖,沒想到對方卻誤以為他在嘲笑自己,產生了一連串的誤會,甚至讓浩均因此成了辦公室的邊緣人。這讓學生時代人緣就很好的浩均很難接受,不懂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

 

呂謂正心理師認為,很多企業會推出可愛的貼圖,這些貼圖在橫向溝通上確實能帶給雙方一點樂趣,但面對不同的階級和年齡層,例如面對主管、老闆或年紀很大的長輩,貼圖可能帶來反效果,畢竟雙方沒有達成這個傳播形式的共識和默契。

 

表情符號歷經很多演變,從一開始用標點符號組裝成表情,到後來出現簡單的笑臉、哭臉,一直到現在出現動態的貼圖。不可否認,在跟親友聊天時,偶爾來個貼圖,確實有畫龍點睛的「笑」果,可以為雙方帶來一些喜感和默契;但若是面對職場上的高階主管或老闆,建議還是以正式的文字訊息來溝通!以免像上述的浩均那樣被誤解,可就欲哭無淚了!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