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中醫養生 固本袪邪、中西合璧,治療氣喘有一套

固本袪邪、中西合璧,治療氣喘有一套

出處/ 2016年11月號/第354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184
收藏 瀏覽數 : 4184
固本袪邪、中西合璧,治療氣喘有一套

好久不見的叔公知道品妍有氣喘,熱心的送了添加粉光參和黃耆的茶飲,提醒她每天喝一杯,氣喘就不會發作。只是,喝粉光參黃耆茶,真能改善氣喘嗎?

氣喘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發炎的疾病,病程長且容易起伏不定,因此許多人會求助中醫,希望能調理體質,遠離氣喘。

「氣喘」在中醫屬於「哮喘」的範籌,哮、喘其實是二種不一樣的病證,「哮」是指吐氣有氣鳴聲、胸悶,而「喘」則是指呼吸困難,甚至張口抬肩、鼻翼煽動。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陳萍和表示,不管是感冒咳嗽、哮證或喘證,都屬於呼吸系統方面的問題,從中醫角度而言,只是疾病病程的深淺不同。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林文勝指出,哮喘的病因可分為「內因」及「外因」,內因指的是病患本身體質的問題,外因則是中醫所說的「外邪」,「內因」、「外因」跟現代醫學所說的「基因」及「過敏原」等不謀而合。

調理肺脾腎三臟腑
讓氣喘不作怪

雖然基因遺傳是氣喘的病因之一,但不表示有過敏體質的人一定會發作,林文勝醫師認為只要後天調理得當,還是可能讓氣喘遠離。從中醫的理論而言,「腎」為先天之本,腎氣充足與否跟基因強弱及體質好壞有關,而「脾」為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只要將脾胃調理好,身體其它臟腑也能得到更好的養分。此外,氣喘跟呼吸系統有關,包括鼻子、支氣管、肺部等,也就是中醫所說的「肺」,因此,氣喘與肺、脾、腎三臟關係密切。

陳萍和醫師補充,中醫古籍說:「脾是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當脾胃運化功能失常時,就會產生不正常的代謝物,中醫稱為「痰濕」,如果堆積在呼吸系統就會生痰,導致咳嗽等現象。此外,氣喘患者病情常反覆難癒,久病又容易傷腎。因此,調理肺、脾、腎三個臟腑,是中醫治療氣喘的重要方針。

內外兼治
預防再次發作

中醫治療氣喘可分為急性期及緩解期,當氣喘急性發作時需先「解表」;平時若沒有明顯不適症狀,則以調理體質為主。陳萍和醫師解釋,「解表」是想辦法讓致病的邪氣找到出路、離開身體,這樣不舒服的症狀才能解除。一般而言,會以「祛風邪」為治療原則,但需四診(望、聞、問、切)合參後,才能區分病患的證型是屬於風寒、風熱或偏風夾濕型,進而準確的用藥。

此外,中醫治療疾病以「個體化」的概念為主,除了改善呼吸系統方面的問題之外,還會視病患本身的情況,搭配調理其它臟腑的中藥,例如:增進睡眠或舒緩皮膚癢等問題,達到臟腑陰陽平衡、內外兼治的效果。

林文勝醫師進一步分析,哮喘從病症的表現又可分為熱哮及寒哮,「熱哮」的症狀為痰較黃稠、口乾、脈博跳很快等,而「寒哮」則是四肢冰冷、痰稀白、脈博較慢。針對體質偏熱的患者,醫師通常會開「麻杏石甘湯」,而寒性體質則給予「小青龍湯」。不過,現代人常有寒熱體質混合的現象,一般人較難分辨,應遵循專業中醫師指示來服藥。

關鍵字: 氣喘氣喘中醫哮喘過敏粉光參黃耆
文未完,全文請見紙本雜誌。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付費會員登入可線上瀏覽全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