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邁父母親最近總是鬱鬱寡歡,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趣,還常忘東忘西。是憂鬱還是失智?該去看醫生嗎?還是只是正常老化?
臺灣步入高齡化社會,人口老化越趨嚴重,醫界統計推估,全臺約有31萬名老人有憂鬱症的困擾,但大多未被及時治療,究竟該如何判斷家中老人是否得了憂鬱症?
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蔡佳芬說,老人憂鬱症與成人憂鬱症的差別在於,成人可以主動且明確地指出自己有情緒的問題,有些人甚至會主動表明自己需要治療;但相反的,老年人較無法清楚且主動地表明自己憂鬱的情況,因此常被忽略。
有些老人憂鬱症患者會不斷地抱怨身體的種種病症,家人往往只注意到他們抱怨的部分,帶去看內外科卻一無所獲,忽略了憂鬱症的存在,導致延遲了憂鬱症的治療。
舉例來說,一個老人憂鬱症的患者,會抱怨自己最近記憶力出了問題,身體功能衰退,但未提到最近心情如何,而家人認為記憶變差是正常老化現象,不會懷疑老人得了憂鬱症。天主教耕莘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葉炳強說,老人比較不會因憂鬱而就醫,因為許多家屬不知道心情不好影響生活功能是心理疾病所致。
外表看來雷同
憂鬱、失智怎麼分
老人憂鬱症和失智症經常被搞混,對此,蔡佳芬醫師說,兩者在病發的前期都常出現記憶力衰退的問題,且有些老人失智症的前期也會出現憂鬱的情況,因此觀察到家中老人有任何憂鬱症狀時,一定要就醫檢查,千萬不要自行判斷。
蔡佳芬醫師也說,老人憂鬱症患者的情緒變化很大,因為憂鬱症的形成時間很短,可以在兩個禮拜內從沒事變成重度憂鬱症。相反的,失智症是緩慢形成的,因此當家人發現時,往往已經有段時日了。
葉炳強醫師則表示,失智症的主要症狀是原本熟悉的事情或功能開始退步,例如煮飯、買菜等工作,但這些過程與變化都是緩慢而細微的,不易觀察出來,因此常被忽略。比較明顯、容易觀察的失智症狀反而是病人會開始忘記事情,一直重複問同樣的問題,而這個症狀恰巧也是憂鬱症病患會出現的。
老人憂鬱症v.s老人失智症
憂鬱症患者反應 |
失智症患者反應 |
「我最近記性好差,什麼都記不住,我會不會是生病了?」 |
「我沒有忘記啊,我都記得」,但事實上他不記得。 |
醫生問診,常答「我不知道,我都不記得了。」 |
認真回答醫生的每一個問題,但都答錯。 |
情緒變化大、明顯。 |
情緒變化不明顯。 |
家屬可以明確知道,且清楚指出某段時間情緒不穩,記性變差。 |
家屬無法指出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開始多久了。 |
憂鬱症持續惡化
恐增加罹失智症機率
很多人認為憂鬱症治不好,所以也就不治了,蔡佳芬醫師澄清說,經過統計,以現在的醫學技術,有2/3以上的憂鬱症患者,只要接受單一治療藥物就能夠痊癒。因此,憂鬱症的治癒率是很高的,只要發現家中老人有憂鬱情緒,一定要盡早帶到醫院治療。
然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老人憂鬱症與失智症關係密切。葉炳強醫師說,憂鬱症患者若病情持續惡化,的確有可能增加得到失智症的機率。蔡佳芬則提醒,憂鬱症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有些失智症患者早期會只出現憂鬱症的症狀,讓人看不出其實背後隱藏的是失智症。單純的憂鬱症通常都能治癒,但失智症是無法治癒的。當發現憂鬱症一直治不好時,要當心,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前兆。
服藥、光照、運動等
對治療憂鬱症都有幫助
蔡佳芬醫師說,目前治療老人憂鬱症的藥物療法是使用抗憂鬱劑,抗憂鬱劑有很多種,很多人誤以為這些藥物會壓抑情緒,其實是作用於腦部,調整腦的分泌物質,達到治療的效果。
值得提醒的是,無論是何種抗憂鬱藥物,都不會立即見效,必須連續服用超過6至8週,才會開始出現效用,許多病患或家屬在這之前就放棄了治療,非常可惜。
許多家屬會問,除了提醒長輩聽從醫生指示按時吃藥,定期回診,還可以替憂鬱的長輩做些什麼?蔡佳芬說,治療憂鬱症不只有藥物有效,多運動、多曬太陽、多接觸音樂等藝術活動也是很有效果的。家人也不需要在老人的飲食上面做限制,吃得均衡及可,若一定要補充營養品,只要補充維他命B群即可,不用刻意吃什麼。
1分鐘,檢測失智症
極早期失智症量表(AD-8)
注意:「是,有改變」代表你認為在過去的幾年中有因為認知功能(思考和記憶)問題而導致的改變。 |
是,有改變 |
不是,沒有改變 |
不知道 |
|
1 |
判斷力上的困難:例如落入圈套或騙局,財務上不好的決定,買了對受禮者不合宜的禮物。 |
|
|
|
2 |
對活動和嗜好的興趣降低。 |
|
|
|
3 |
重複相同的問題、故事和陳述。 |
|
|
|
4 |
在學習如何使用工具、設備、和小器具上有困難。例如:電視、音響、冷氣機、洗衣機、熱水爐、微波爐、遙控器。 |
|
|
|
5 |
忘記正確的月份和年份。 |
|
|
|
6 |
處理複雜的財務上有困難。例如:個人或家庭的收支平衡、所得稅、繳費單。 |
|
|
|
7 |
記住約會的時間有困難。 |
|
|
|
8 |
有持續的思考和記憶方面的問題。 |
|
|
|
總得分 |
|
|
|
計分標準:是=1分、不是=0分、不知道=不計分
總分2分(含)以上即建議就醫。
資料來源:臺灣臨床失智症學會
*若想檢測自己或家人是否有憂鬱症傾向,也可上網填寫「臺灣人憂鬱症量表」或「簡式健康量表」,評估自己或家人的心理健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