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親子之間 國小教養 孩子常擅自拿人東西,如何防止他一錯再錯

孩子常擅自拿人東西,如何防止他一錯再錯

出處/ 2010年5月號/第282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619
收藏 瀏覽數 : 3619
孩子常擅自拿人東西,如何防止他一錯再錯

當孩子為了滿足欲望,明知別人的東西不能拿,卻仍抱持「不會被識破」的僥倖而一再行竊時,父母怎麼及時關心、導正觀念,教他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讀小三的瑋傑常未經同學允許,擅自帶走別人的玩具或漫畫。最近甚至有幾位同學向老師反應,他直接從同學的抽屜或櫃子拿取東西,老師只好打電話告訴瑋傑的父母,請他們管教他的不良行為。

 

父母疏忽
恐讓孩子養成壞習慣

當孩童無法控制欲望,總不經別人同意而拿走他人財物、侵害他人權益,也因此養成偷竊的壞習慣,父母該怎麼辦?親職教育講師汪詠黛指出,「孩子不可能不犯錯,但父母能否及時發現?是否教導他正確觀念?」

 

人性都有黑暗的一面,為了滿足欲望,明知偷竊不對,仍難免有「這次不會被識破」的僥倖心態。若父母不夠關心孩子,未能即時發現並糾正他的錯誤,等同縱容,將導致他一錯再錯。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副教授林慧芬也表示,「不能期望孩子天生就懂得是非觀念、能自我約束,孩子需要不斷被提醒。」如果孩子明知偷竊不對、也沒有物質匱乏的問題,卻改不掉持續偷竊的行為,可能得考慮兩個面向:

1.是否有情緒問題,以偷竊作為宣洩出口,必要時最好尋求心理諮商協助。
2.是否受壞朋友影響,以偷竊來展現膽量或尋求認同感,此時,父母也要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教導其分辨損友與益友。

 

難解狀況題
專家指點處理之道

分析國小孩童的偷竊行為,多半先偷家裡的財物、再偷班上同學的財物,若錯誤行為未被矯正,甚至膽子愈來愈大,去偷社區商店等。以下是疑似偷竊的常見行為,聽聽專家建議如何處理最恰當。

 

狀況1:書包裡總有
來路不明的文具

佩怡的書包裡常多出新的彩色鉛筆、偶像照片,她告訴媽媽:「同學借她的」。沒多久又多了新的鉛筆盒,這時媽媽愈來愈感到不對勁……。

應對方法》通常國小階段的孩子,手邊可用的金錢額度有限,只要父母沒有疏於跟孩子互動,蠻容易發現他多了哪些物品、是否能夠負擔?不過,父母也別因自己懷疑,就立刻做出判決,應先詢問孩子、聆聽他的回應。

若孩子說是跟同學借的,可詢問他:「你很需要這個嗎?為什麼跟人家借?跟誰借?」最後提醒借東西要趕快還。如果孩子說「撿到的」,引導他以同理心思考,「如果今天最愛的東西掉了,一定也希望別人可以拾獲還他」,教導孩子,不屬於自己的物品,就算不是刻意取得,也不應占為己有。

提醒》勿以惡小而為之。雖然文具用品不昂貴,但父母可從中瞭解孩子的價值觀,必要時給予導正。

 

文未完,全文請見紙本雜誌。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付費會員登入可線上瀏覽全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