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事,各種煩惱、壓力及不滿足,卻會讓幸福感降低。即時轉念及做些小改變,會發現幸福就在你身邊。
天災、人禍不斷,面對各種煩惱、壓力跟不幸,許多人覺得生活不幸福!究竟怎麼做才能感到幸福、快樂?如何才能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感?
生活中的創傷
讓心蒙上陰影
情感的傷害、人際關係的惡化、工作不順利、股票賠錢等,大大小小的煩惱充斥在生活中。萬芳醫院臨床心理師陳恩誠表示,只要是超出自己預期以外的壞消息,都可能形成「創傷」,而這些就是生活中不幸福的來源。例如:認真工作卻被公司資讉、談戀愛被劈腿,這些都會形成心理創傷。
面臨創傷時,如果沒有正確的認知跟處理,負面情緒一直累積,久而久之可能會造成更大的不幸。當負面情緒出現時,正確的處理態度能有效跳脫不幸的思維,避免惡性循環。
提升睡眠品質
有助增加幸福感
門診裡常有因睡眠障礙而來求助的個案,陳恩誠表示,現代人忽略如何讓心理、大腦平靜下來,心情沒有關機,所以睡不好。如果睡眠品質不好、愈睡愈累,身體休息、修復的時間不夠,怎麼可能覺得幸福?台大醫院輔助暨整合醫學中心藝術輔療師郭育誠也認為,睡前要把腦海裡的事情拋開,把負面的情緒跟念頭,從心裡告別,才可改善睡眠品質。
郭育誠建議,睡前可在腦海裡跟煩惱的事情告別,想像它們被拋開的情景,對睡眠會很有幫助。例如因畢業論文而睡不著覺,可以想像自己跟電腦、畢業證書等壓力源道別,在腦海裡多練習幾次,就可暫時忘卻這些煩惱,睡個好覺。但如果是身體的問題造成睡眠品質下降,則最好盡快到醫院求診。
失敗後換個角度嘗試
從不同地方找回信心
郭育誠認為,生活就像蹺蹺板,總有起落。遇到挫折時,最怕大腦像跳針一樣,一直浮現失敗的情景,就會陷入更深的愁苦中。因此,學會從失敗、挫折中跳出來是很重要的課題。
以前的教育是鼓勵人們對受挫的人說:「再試一下」或「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卻可能造成一錯再錯的局面。以正向心理學而言,則鼓勵受挫的人換個角度嘗試,從不同地方得到信心、成就感及幸福感。
不執著追求完美的100分
80分也值得鼓勵
除了面對挫折、不幸之外,幸福感也可靠自己主動創造。陳恩誠指出,人每個階段都有發展的主要目標,例如年輕時追求最基本的「安全跟生理」需求,也就是生活、經濟要有安全感。年紀漸長則追求「愛與歸屬」的需求,這時就該結婚或找伴。到了中年以後對於「被尊重」的需求會更明顯。如果能循序漸進在每個階段都得到滿足,就會有幸福感。
不少中年人想換跑道,正是在原來的職場得不到滿足,無法產生幸福感。盡力讓每個階段圓滿,就會感到幸福、愉快,但如果沒辦法事事如意,又該怎麼辦?陳恩誠提醒,這時就該停下來想想:「我是不是過度貶抑自己的成功,放大失敗?」、「我是不是標準訂太高了?」例如:曾有個案房屋貸款700萬,他努力賺錢,好不容易還了400萬,卻還是不斷煩惱自己怎麼還欠300萬?如果他換個角度,想想自己幾年內就還了400萬,就會為自身的成就感到滿足。當我們無法做到100分時,不坊先要求自己做到80分,稍微降低標準,這樣過得較幸福。
自己能掌控的人生
較易產生幸福感
此外,每年都可以為自己訂立幾個不難達到,卻有點挑戰性的目標,例如:吃10家美食餐廳、存錢出國散心、交2個新朋友、成績進步5名等。這些目標只要成功了、滿足了,就會有幸福感。
郭育誠則認為,多用右腦思考,多一些想像力,鍛鍊腦部的平衡感,不但不用花錢,也能讓大腦分泌腦內啡,感覺更輕鬆、愉快。例如:利用右腦的想像力,讓心中的感覺在畫紙上盡情奔放,是件自己能掌握,又有成就感的事。而工作勞累時,做做白日夢,放鬆一下也會覺得幸福。
其實幸福感是可以靠自己創造跟追求的,試著去接受人生的快樂跟憂傷,換個角度面對煩惱跟壓力,很快就會發現,原來幸福並不遠!
2步驟轉移負面情緒
遇到挫折該怎麼辦?停一停,審視一下,適當抒解後,負面情緒也會隨之遠離。
1. 思緒先喊停:當我們遇到挫折時,注意力會變得愈來愈狹窄,看到資源愈來愈少,就會感到害怕。因此當煩惱出現時,先讓情緒暫停一下,調整一下呼吸、聽音樂、看看風景、喝杯溫水,都是轉移注意力的好方法。
2. 審視資源:心情平靜下來後,仔細審視有無資源可利用或這個挫折帶來什麼影響、有什麼方法可補救。當遇到創傷時,即使問題無法解決,如果能讓情緒獲得抒解,適時的哭泣或找人傾訴,也能讓不幸的感覺漸漸遠離。
2招向壞心情說BYE-BYE
遇到挫折、失敗時,難免會伴隨負面情緒,簡單小動作也能擺脫不愉快,台大醫院輔助暨整合醫學中心藝術輔療師郭育誠提供2招擺脫負面情緒的好方法:
1. 冷暖流動的知覺:負面情緒如果一直在腦海裡停滯不去,很難跳出不愉快的思維。利用曬太陽、泡溫水澡、到戶外吹吹風等方式,藉由冷暖及流動的知覺,可將負面情緒代謝出去。另外,光照會經由視覺,傳達到松果體,命令大腦釋放多巴胺,會讓心情感覺愉快。
2. 人形繪畫系統:先畫一個人形外框,接著在身體不同部位塗滿各式各樣顏色,例如:頭部塗上紅色,手部塗滿藍色,藉由色彩來面對自己內在的感覺。在繪畫時形狀跟顏色會促進負面情緒的流動,不安的情緒會被代謝出去,心情會感到安穩。
如何讓生病的家人
增加幸福感?
當家中有人罹患重病或碰到難以承受的意外時,常會讓全家都陷入不幸的狀態。台大醫院輔助暨整合醫學中心藝術輔療師郭育誠及太太長期在安寧病房照顧病患及家屬,對於生命的失落有很深的感觸。
郭育誠提醒,對於重症的病患來說,過多的言語激勵,對他們反而是種沉重的負擔。陪伴他們最好的方法就是心靈散步,例如用繪畫的方式讓病患回顧生病中美好、幸福、珍貴的情景,或者說出心中的掛念。
曾有一位癌末的老爺爺住在安寧病房一段時間,相當想念家中的兩隻貓咪。郭育誠跟著他一起用畫筆畫了兩隻貓,也跟他一起聊貓咪,利用繪畫讓他跟過去美好的生活產生連結,對病人有安慰的作用。
至於病患家屬,首先要照顧好自己。郭育誠通常會建議他們暫時離開悲傷的情緒,到花園或戶外走一走、看看雲,做些自己覺得舒服的事。而寫張鼓勵自己的小紙條或在紙上畫個愛心,也可增加生活及心靈的力量,這些雖然是很簡單的小方法,卻讓能心靈得到養分跟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