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疾病保健 疾病預防 夏季腎結石旺季,如何預防?端午節,腎臟病友該怎麼吃粽子?

夏季腎結石旺季,如何預防?端午節,腎臟病友該怎麼吃粽子?

出處/ 2005年6月號/第228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728
收藏 瀏覽數 : 3728
夏季腎結石旺季,如何預防?端午節,腎臟病友該怎麼吃粽子?

炎炎夏日,大量水分隨汗液流出,排尿量和次數相對減少,若水喝得不夠,不僅會提高尿液中代謝廢物的濃度,增高腎結石的機會,也會加重腎臟負擔。到底「一般人」、「腎結石病友」、「腎臟病友」該怎麼從飲食來呵護腎臟?而端午佳節即將來臨,腎臟病友又該如何選擇粽子,才不會吃出問題?

 
「多排尿」比「多喝水」重要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教授兼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一般人常問若要預防結石、腎病,每天要喝多少水才夠?其實正確的說法是「要排多少尿才夠」。勞動量大的朋友,雖然流汗多,若排尿少也沒有用。

  
如何評估排尿量夠不夠?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營養師蔡淑玲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觀察尿液的顏色,以「無色無臭」最優。她建議,在冷氣房工作的人,覺得口渴一定要喝水;如廁後、睡覺前,記得補充水分;每個人身體的代謝機能不同,尤其腎結石患者,睡前一定要多喝水,因為夜間結石的結晶濃度高,體內更需要水分來協助新陳代謝。

  
林杰樑表示,平均1分鐘要1cc以上的尿液,才能促進體內新陳代謝,並排除體內的有毒物質,所以每天至少須排尿1500cc以上。而患有動脈硬化、痛風、結石者,更需要多喝水,以降低血管栓塞、痛風、結石的發作機率。

  
不同的腎臟病變,對水分的需求也不相同。林杰樑解釋,如果是腎盂發炎要多喝水;若是尿毒升高引起水腫,那就得「限水」。由此可知,並非腎臟症的病人都要多喝水,有些病人反而是水喝太多排不出去,引起肺部積水或心臟積水。

 

蔡淑玲特別提醒,若腎臟病人不管喝多少水都尿不太出來,而有四肢水腫、易喘的症狀,必須趕快就醫以對症下藥。如果到腎病後期尿不出來,需要嚴格控制水分,一天容許喝水的量,是前一天的尿量再加500~700cc的水。

 

補充鈣或維他命C易引發結石?

造成腎結石的因素很多,包括遺傳、新陳代謝異常、感染、藥物影響,以及飲食習慣等。在飲食方面,蔡淑玲說,食物太鹹會增加尿液中的鈣,如果沒有水將鈣排出來,鈣會像沙子般沉澱,一旦結合草酸、磷酸就會變成結石,這跟珍珠的形成有點類似。

 

既然鈣是結石的主要成分,對於需要補充鈣質的人而言,每天應補充多少鈣才不會過量?林杰樑指出,一般人一天鈣質需要量是1公克左右,腎臟病友的腎功能不好,維他命D代謝不佳,無法吸收鈣,因此易缺少鈣,骨質也不好,醫生通常會仔細評估,讓他們補充適量的鈣片。

 

至於日常的飲食,蔡淑玲說,如果一般人適量攝取鈣質,不會造成結石,但在「異常狀態」下,例如把牛奶當開水喝,或是日常飲用的水是硬水(地下水),還有胃潰瘍的患者長期服用制酸劑,就有可能助長結石。

 

網路上盛傳:「菠菜含有大量的草酸,而豆腐含有鈣,兩者一起吃容易結石。」蔡淑玲說這是無稽之談,因為兩者會在腸胃道結合,所以不會進入血液,反而菠菜或豆腐單獨吃的時候才怕過量。

 

此外,坊間也流傳:「吃太多維他命C會得腎結石?」林杰樑表示,天然水果當然沒問題,但是有些愛美的小姐吃過量的維他命C,結果引起草酸血症。建議每天安全攝取量是1000毫克。

 

那些藥物或食物可溶解結石?

林杰樑指出,泌尿系統或腎臟的結石若小於0.5公分,大部分可以自然排出來;0.5~0.7公分端看結石的形狀而定,通常圓形較容易排出;如果大於0.7公分,就不可能排出來。

 

若結石卡住,剛開始會有劇痛感,但這種痛會隨時間而緩減;假如病人未經醫師診斷,自行食用化石草,會誤以為結石化掉了,因此失去治療先機。不管結石是排掉或是打掉,都要追蹤到石頭完全消失,否則代價就是腎臟壞掉。

 

林杰樑強調,想要遠離腎結石,一定要多喝水、不要吃太鹹的食物、不要攝取過多的蛋白質。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物資匱乏,當時的人反而較沒有結石的問題;現代人飲食習慣西化,普遍營養過剩,肝腎反而容易負擔過重。至於蛋白質的攝取量,一般人1餐1碗飯配1個蛋,蛋白質就已足夠,通常一天需要4份優質蛋白質,而1份蛋白質約1兩。

 

很多人以為喝啤酒可以排結石,蔡淑玲解釋,沒有一種食物或藥物可溶解結石,喝大量的啤酒等於是多喝水,如果結石比較小,有可能因此排出。

 

腎臟病患吃肉粽優於素粽

端午佳節即將來臨,蔡淑玲提醒腎臟病友要注意粽子的食材。如果需要限制蛋白質攝取量,其實吃一般的肉粽反而比素粽優,因為腎臟病友要選擇品質好的蛋白質,素粽裡面的花生、鹹的菜脯品質較差,吃進去反而會產生比較多的含氮廢物。

 

再來,蔡淑玲比較擔心粽子的「熱量」問題。她建議腎臟病友如果這餐吃粽子,下一餐可能要改吃清淡的冬粉湯來平衡一下;不過,腎臟病友還是要忌口,粽子頂多吃一顆就好。


  
為了降低粽子的熱量及蛋白質,營養師也發揮創意利用西谷米取代糯米,做成「草莓餡水晶粽」。蔡淑玲說,營養師經常需要設計符合節令的衛教宣導和餐飲建議,他們從「水晶月餅」得到靈感,用西谷米這種低蛋白質的食材來製作粽子,這對腎臟病友來說是挺不錯的點子。不過,蔡淑玲還是提醒民眾,端午節吃粽子要有所節制,不可以照三餐吃,因為粽子本身熱量高,沾醬熱量也很高。

 

真空包裝避免赭麴污染

喧騰一時的「寶路」狗飼料事件,因為內含「赭麴毒素」導致狗兒腎衰竭死亡。林杰樑曾檢驗160多名洗腎患者,發現患者血中的赭麴含量偏高,他懷疑這些洗腎患者已有赭麴中毒現象,他們除了尿蛋白指數偏高,並無其他症狀。林杰樑進一步研究發現,長期攝入赭麴毒素,可能導致腎衰竭。這篇研究已發表於美國腎臟醫學期刊。

 

至於哪些食物可能產生赭麴毒素?林杰樑指出,五穀雜糧、蔬菜、中藥材、魚乾等食物中,都可能有產生赭麴毒素的黴菌,尤其是處理不當的咖啡豆與中藥材,一般烹煮過程無法將赭麴殺死,必須超過攝氏300度以上的高溫,才能將其破壞。他提醒,赭麴造成的發黴在外觀上不易察覺,民眾要避免食用來源不明的咖啡豆與中藥材,盡量選擇真空包裝的食品,而開封後要放入冰箱(攝氏4度以下)低溫保存。

 

不過,民眾也不必過度恐慌。蔡淑玲表示,食用生鮮食物是最好的選擇,這樣就能避免食物遭到赭麴污染;沒有真空包裝的咖啡比較容易出問題,不過,本來就不建議多喝咖啡。

 

怎麼吃藥不傷腎?

過量的止痛藥會累積在腎臟,造成間質性腎炎、泌尿道腫瘤,並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風及胃潰瘍的機會。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教授兼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這些病例在腎臟科門診並不少見,而且無法回復正常狀況。因此,除非醫師指示,最好不要同時服用兩種以上的複方感冒藥或止痛藥物,如阿斯匹靈和普拿疼。止痛藥物混用容易加強藥物副作用,增加肝腎中毒的機率。

 

林杰樑建議,最好使用單一成分的藥物比較安全。服用消炎藥或止痛藥期間一定要多喝水,至少一天要喝超過2000~3000cc的水,才能將藥物毒素代謝出體外。

 

另外,國外研究顯示,亞熱帶地區的人吃止痛藥造成的傷害較嚴重,可能是因為當地氣候炎熱,服用者流汗多、排尿少,導致藥物中的毒素難以充分排出。林杰樑認為,一天至少要排尿7~10次,有些小朋友發燒時會嘔吐腹瀉,尿液變少,也會使藥物無法代謝出體外,因此必須攝取更多水分。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