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療的方法為何?療程為何?除可止痛外,是否有預防復發的效果?雷公藤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療效?有哪些副作用?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形成,按中醫理論而言,是因為外界的「風、寒、濕」三種異常的「氣」,侵犯人體的經絡,留存在肌肉關節間,影響局部的氣血循環,導致關節腫脹、變形、疼痛等症狀。科學研究認為針灸會刺激腦內啡的釋出,來抑制疼痛的產生。臨床上發現,每個穴位有其獨特的功效,除止痛外,也可以治療、治癒疾病,且使疾病不再復發,除非患者不加保養、愛護而再度損傷。
依病患症狀取穴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針灸方法,是依據經絡理論,取穴依證型的不同分為局部性與全身性,可搭配適當的補瀉手法以增強效果。局部性的取穴法,在發病的關節四周,相應的經絡附近選穴,如在膝關節可取針犢鼻、陽陵泉、委中等穴。在腕關節則取合谷、腕骨、陽池等穴。全身性的取穴法,視患者全身的陰陽氣血狀況來選取,如氣虛時選用足三里、合谷;陰虛時選用三陰交、血海等穴。另外,對於尚未被侵犯的關節也要在適當的穴位上針刺,以疏通經絡的氣血循環,如此相互配合使用可增加療效。
針灸的療程一般為三個月,每週施針2~3次,每次留針20分鐘左右才會見到療效,過程中還可搭配服用中藥。針灸因為能疏通病患的氣血循環,提高自我修復的機能,促進疾病的康復,所以不僅可以止痛,還有預防復發的效果,但病患尚須配合下列保健養生觀念:平時患部不可以碰冷水、不吃生冷的食物,並且要從事適當的運動以增強氣血循環,才不容易復發。
成因與風、寒、濕三者有關
類風濕性關節炎簡稱為「RA」,是一種以關節炎病變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會導致關節內襯腫脹發炎,影響身體許多不同的關節,且會持續數年。它的症狀輕重不一,通常在第一次發病後的兩年內是治療的黃金時期,但患者常忽略或輕視,以至於使關節周圍的組織損壞,如軟骨、骨骼、肌腱與韌帶等。
在中醫的觀點而言,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痺證」的範圍。中醫聖典《黃帝內經素問.痺論第四十三》提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說明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成因與風、寒、濕三者有關,因為痺有阻閉的意思,也突顯本病主要是因為經絡阻閉、氣血不行所致。
中醫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時,會根據病患的體質與症狀表現,決定用何種方法,如因為內在氣血循環瘀阻不暢,會應用活血化瘀、溫通血脈的藥物調治數個月;若是因為經脈氣滯不通,則使用針灸選取適當的穴位來操作,必要時可再搭配艾灸來溫化寒凝;若是出現關節退化連粘時,會選用傷科手法來活絡關節。
服用中、西藥應間隔1~2小時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患常同時求助於中醫與西醫,中西藥是否可一併服用的問題困擾很多人,因兩者藥性可能會相沖,或是產生加重的效果,建議是隔開1~2小時,一來避免藥物間的相互作用,二來可使中藥或西藥各展所長,應可使療效提高。
對於季節的不同,在中藥選用上的考量是次要的,因為中醫在治療任何疾病時,都會透過望、聞、問、切的方法找出病因與病理機轉,然後遣方用藥。季節的因素,不一定會影響主要的治療藥物。
藥效強烈、毒性生猛的中藥─雷公藤
雷公藤首見於三千年前的中藥書籍《神農本草經》,當時稱莽草,是現今衛茅科雷公藤屬植物─雷公藤的根及莖,它的化學成分相當複雜,性味苦、辛、涼,歷代醫家多將它歸類在去風濕藥,然而它對人、犬、豬及昆蟲的毒性很大,超量用藥(生嫩芽數個)可致中毒甚至死亡。
大陸使用雷公藤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已有十年以上歷史,有雷公藤片的製劑上市,由於口服後,經由肝臟的解毒,在體內作用後會由腎臟排出體外,所以過量、長期服用會導致肝、腎中毒,是最大的副作用。有相關研究,利用電離子通透皮膚的技術,將藥物直接塗抹在受損的關節處,導入適量的電離子,使雷公藤直接由該處的皮膚吸收,但目前仍屬研究階段。
因為過量、過久的敷貼含雷公藤成分的藥膏,會刺激局部皮膚,可能導致過敏、潰瘍等副作用,所以,中醫師常強調,雷公藤是免疫抑制作用強烈的中藥之一,它的有效性對人體而言也等於毒性,所以要遵循醫師指示,不可隨便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