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專欄 李昱 生病了,不承認行不行?

生病了,不承認行不行?

出處/ 2008年1、2月合刊號/第257期 
撰文/
瀏覽數 : 3526
收藏 瀏覽數 : 3526
生病了,不承認行不行?

甲先生任職公家機關,個性木訥、不善交際,許多煩惱往肚裡吞。有天,他突然感到莫名恐懼,覺得同事特別注意他,要打小報告陷害他。甚至不敢出門,深怕有車要撞他。在家也常聽到無中生有的聲音,內容多是鄰居對他的指責。這種情況持續半年,甲先生才去精神科就醫。

醫師仔細問診,安排抽血檢驗與神經學檢查後,診斷他是罹患「精神分裂症」,需服藥且定期到門診追蹤治療。甲先生起初接受治療,病情穩定後,就自行停藥。不到半年,幻聽與被害妄想等症狀又出現,再回醫院接受治療。甲先生一直不承認自己生病,覺得很沒面子,也常懷疑是不是醫師誤診。

所謂「生病行為」,是指一個人身體不適後,會推敲為何生病,進一步尋求各種幫助的歷程。然而,過猶不及、有病不醫,或小病到處「逛醫生」,就可稱為「異常生病行為」,分為「確認生病型」與「否定生病型」。

「確認生病型」病人深怕有病沒得到妥善醫治,遍訪名醫,做各種身體檢查,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精神科常見此類的病患,如:慮病症、疼痛症、轉化症、偽病、詐病、慮病妄想症等。

「否定生病型」患者各科可見,往往延誤病情,甚至生命難保。例如:心肌梗塞或高血壓患者服藥順從性差;腎衰竭患者怕洗腎而不承認生病;中風病人罹患「認覺缺失症」,對肢體癱瘓無力毫不在乎;精神分裂症、妄想症,躁鬱症等患者因缺乏病識感,拒絕治療及服藥。此類病患都會造成治療上與家屬的困擾,醫師應仔細評估,努力衛教,且安撫家人,如此病患才能改善病情,轉危為安。 

甲先生屬「否定生病型」,住院治療後,醫師為他安排深度心理治療,幫助他宣洩生病的苦痛,循循善誘使他瞭解生病不可恥,唯有勇敢接受它、與它和平共處,配合醫師治療、認真吃藥,才能有效控制病情。甲先生接受專業建議,各種症狀都已穩定,目前在日間病房做復健治療,工作能力與社交技巧都在逐漸進步中。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